梅岭长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直到赵择开口,方平安才了解到,他沉思良久的缘由。
“你相助子重解开了心结,于情于理我都该还你这份人情。”
赵择顿了顿,神情郑重,目光坚定道:“但想必你也在子重那里听说了。
我这人,对待学问严肃,一贯坚守的原则不会轻易更改。
所以,恐怕要让阁下失望了。”
方平安转头与许慎对视一眼,两人皆是看出了对方目中的恍然。
赵择的话他听明白了,前者不是不想帮忙,而是不想因为自己相助了许慎,就破坏多年定下的规矩。
赵择和许慎一样,自从察觉了方平安的武人身份之后,便认为他不可能写得出好诗来。
关于这点,方平安倒也没什么好反驳的。
毕竟莫说不了解他的许慎和赵择,就是朝夕相处的许立,只怕也很难相信方平安会写诗。
虽然许慎和许立分别见识过了方平安的才智与记性悟性,但写诗却是与它们完全不同的东西。
不能一概而论。
“有诗,有诗。”
许慎急忙将收在自己袖中的,方平安的诗文信纸拿了出来,“老师,永宁他带了诗文来的。”
接过递来的信纸,赵择半信半疑地望了望自家弟子许慎。
许慎神色恳切地点头回应。
得到自家弟子肯定的回答,赵择方才低头将信纸上的诗文轻声念了出来: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当念完整首诗文,赵择明显一怔。
“好诗,真是好诗!”
俄顷,赵择不算老态的脸庞上,洋溢出了焕发的神采,“今生得见此诗,已是没有遗憾。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妙,太妙了!”
赵择的诗文功底显然要比许慎好上许多,只一眼,便找到了诗中精华所在。
这首七言绝句的后半首,乃是千古传颂的名句。
“对了,永宁。”
赵择一改之前称呼,惊喜地抬头问道:“此诗可有题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