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岭长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名留青史,乃是天下读书人共同的愿望,更是文人学士的一贯常情。
但能将这般憧憬看开的人却是少之又少。
与名诗绝句一起流传千古,是最简单,也最直接的方式。
就连云鹿大儒王甫,都不在乎面皮,以自身之名冠以题目。
可反观赵择。
虽然下棋之时,闲谈之余,他一直在与王甫斗气,但当涉及学问之际,他却是严谨细致。
他不关心自己会不会被后世记住,只希望这首诗文能够展现出它真正的价值。
这便是在世大儒。
当然了,也不能仅凭这点便认定王甫不如赵择。
赵择热爱治学,对待学问自然一丝不苟。
但王甫擅长治国,需要的便是机敏善变,审时度势。
不得不说,单论个人性情,这两位云鹿书院大儒,比方平安见过的所有人都要真实。
而言归正传,说回诗文。
这首劝学诗,并非方平安随意选择的结果,而是他冥思苦想所得。
前两日的方平安之所以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名篇,那是因为他太过拘泥感恩感谢。
俗话说得好,送礼便要投其所好。
赵择钟情治学,方平安以这样一首劝学诗,来表达自己与前者信仰相同,心念相通,绝对要比任何的感谢诗都再好不过。
将师道发扬光大,便是作为学生最好的回报方式。
另外,方平安也没有欺骗许慎,这首诗的确是他在今晨五更天时,听到鸡鸣才突然想到的。
“真是好诗,三言两语便能勾起人生往事。”
王甫仰头轻叹了声,神色中有无限遐想,“叔选,想当初你我年少之时,也曾这般点灯苦读。
“现在回想起来,所幸并未辜负大好年华。
“黑发白首,勤学读书,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