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三十五章【1 / 1】

来盆猪头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几天温涛接连奉诏进宫,连同镇国大将军蔡斯、辅国大将军韩震以及兵部尚书赵衍共同商讨兵制改革的之事。战事初定,国家急需恢复生产,以应对将来可能再次发生的战争,所以暂时不会再对外举兵,但留守在北定国和西霖国边境的几十万将士现在却成了庆历帝最头疼的事,据户部推算,这几十万将士每年的吃喝用度、物资损耗再加上他们的军饷以及对阵亡将士家属的抚恤金、安置费将超过国库收入的一半,这还没有算上各级官员的奉银,国家的‘三节两寿’,皇宫的正常维护等等,若细细算下来又是一大笔开支,除去这些开支,一年到头国库余银将所剩无几,很难再应对任何一场天灾人祸,看似是国库没钱的问题,实则会动摇历国统治的根基。

庆历帝也感到情况极其严重,这段时间接连召见了一些重臣、各部大臣询问意见,户部尚书范斌提议,是否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赋税,来缓解当前的困难?遭到了丞相文仲的反对斥责,打仗时你们户部管老百姓借粮、借人、借钱,如今仗打完了你们还要抢,你们想让老百姓怎么活?造反吗?文仲一向强势,又是百官之首,说话不留面子,当时便见范斌脸上显出了尴尬之色。

庆历帝见状赶忙出来解围,笑道:“文相说的极是,老话说,老百姓就是天,没有老百姓咱们怎么活啊?吃什么喝什么?朕是天子,也就是老百姓的儿子,朕决不能不顾老百姓的死活。”随后又为范斌说话,道:“可是户部这个家也不好当啊,每天一睁眼,这么大个国家的一切花销他都得考虑着,没有钱他这个家怎么当?所以大家都要理解,今天是畅所欲言,大家随便说不论罪。”庆历帝意在提醒范斌,可以反驳文仲,但无奈迫于文仲的权势,胆小的范斌始终不敢还嘴。

议事房一阵安静,庆历帝看了看站在一旁的王忠便拿起书自顾地看起来,王忠意会,笑嘻嘻地说道:“各位达人有什么好的提议就说,一切还都由皇上做主不是。”

各位重臣、六部尚书皆低头不言,斜眼我看看你,你看看他谁都不敢先说话,文仲看了看半倚在龙椅上休闲看书的庆历帝,知道他在等着最终的结果,问道:“张大人,吏部每年发放的养廉银有多少?”

吏部尚书张宏答道:“每年都不固定,全国一共有一万三千五百个再编官员,各级府衙还有后补、轮值、致仕的官员,总共加起来有两万七千多人,每年需要发放的养廉银大概在三千万两左右。”

文仲思虑片刻,以命令的口吻说道:“后补、轮值的官员一律不再发放,致仕回家官员的子嗣倘若是再编官员也一律不许再发放,再编官员自我而下,薪俸和养廉银削减一半,这样每年能省出多少银子?”

张宏心算了一遍,回答道:“大概能省出两千万。”

“嗯。”张宏点点头,道:“以吏部的名义发布文书,昭告四海,一定要让老百姓也知道,好生安慰,告诉他们待日后再做补偿。”

“是。”

文仲又看向工部尚书李泽,问道:“李大人,工部还需建设什么吗?”

李泽回答道:“前两年军用和民用设施都已经建的差不多了,最多也就是维修的费用。”

“民用水利设施一定要完善,保障老百姓能够正常的劳作生产。”关于军用设施,文仲没有提及,看了一眼庆历帝,想到:“宫里正常的维修呢?”

“皇宫每年修缮都会专门的留出一些款项,无论如何都要保障陛下、各位娘娘和皇子的安全。”李泽不忘拍马屁地说道。

“嗯。”在李泽的工部文仲没有抠出钱,转而看向礼部尚书曹元,问道:“曹大人,虽说我朝是礼仪之邦,但除了‘三节两寿’之外,其他的礼仪性活动,依我看还是免了吧。”

“是。”曹元答应的痛快。

文仲又看向刑部尚书林华,也懒得再询问他的意见,说道:“林大人,刑部开支缩减一半,各项用度节俭一些,各级牢里就不要关这么多人了,穷凶极恶之徒杀了以儆效尤,普通犯人全部拉到农场劳作。”

“丞相···”林华刚要发言便被文仲抬手阻止,不服又无奈地拱手道:“是。”

文仲的强势做派令六部官员极为不适,虽然庆历帝刚才定了调子,可以畅所欲言不论罪,但谁又敢真的得最这位顶头上司呢,县官不如现管,见皇帝都没有意见,自己也只能遵从了。

“张大人,这下能省出多少银子?”文仲问道。

“刚才下官大致算了一下,差不多能有三千万两银子。”张宏答道。

文仲看了看依旧悠闲看书的庆历帝,拱手喊道:“陛下。”见庆历帝没反应,再次喊了一遍,依旧没有反应。

王忠伏身轻喊道:“陛下。”

庆历帝佯装反应过来,看到俯首的文仲,笑道:“朕看的太入神了,文相说到哪儿了?”

文仲知道庆历帝是假装的,也就没再将此前的询问说一遍,直接说道:“臣等们觉得,国库开支最大的一方面还在兵部,兵部最大的开支便是留守在北定和西霖的几十万将士,若此事得不到妥善处理,陛下就是再节省也省不出多少银子。”

庆历帝点头同意,心想着还是文仲了解自己的心思,若此事由自己提出来,底下的将士们势必会怪罪自己,如今由文仲提出来便再好不过了,问道:“依文相之间,应当如何妥善处理?”

文仲拱手回道:“依臣等愚见,既然战事已定,边境便不需要这么多将士留守,首先将在战争中受伤的将士发放安置费遣散回家,其次,除主要关卡外,其余将士就近安置,由朝廷统一发放种子、更牛,闲时让他们参与劳作,自给自足,并且朝廷应给出承诺,三年不收税,五年不纳粮,以调动将士们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密切关注北定和西霖的动向,以外交手段尽量避免再次战争,给我们足够的恢复时间,如此一来,臣推测,不出三五年,国力必然恢复。”

“嗯。”庆历帝点头道:“朕觉得文相所言甚好,各位爱卿,你们觉得如何?”

“皇上圣明。”各位重臣、六部大臣俯首说道。

“虽然朕是一国之君,但此事涉及军事,朕也不能一个人说了算,吴忠,即可传旨六百里急报送往边境,令镇国大将军蔡斯、辅国大将军韩震火速进京,进京后连同温太尉一同进宫见驾,商议兵制改革之事。”

“是。”吴忠快步走了出去。

“啊。”庆历帝看到赵衍突然想起,道:“当然还有赵爱卿,你是兵部主事,主抓兵事,兵制改革你也要参与。”

“是。”

“好了,今天就先议到这儿吧,都回去用膳吧,朕也要节俭了。”

“陛下圣明,臣等告退。”

文仲抬眼看了一眼庆历帝,心想着此等军国大事为什么不让自己参与,毕竟是百官之首,想是刚才某些话触了陛下的逆鳞,正想着,庆历帝憋看了自己一眼,吓得急忙俯首随众官走了出去。

王忠走了进来,看到文仲一脸不悦之色,再看庆历帝,正定睛看着文仲,赶忙走了过来,禀告道:“启禀陛下,口谕六百里加急已经发出去了。”

“嗯。”庆历帝毫不在意地拿起书继续观看。

“陛下,奴婢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说。”

“奴婢刚才看到文相脸上似乎有不悦之色。”

庆历帝笑了一声,依旧看着书,问道:“你觉得文相此人如何?”

“文相忠君体国,刚才所奏之事,桩桩件件皆为为君为国,实在是国之栋梁,百官楷模,只是行事作风有些霸道了。”

“为国为君?”庆历帝略有所思地将书放下,说道:“前朝阉宦刘瑾也为国为君,到最后却想的是谋朝自立。”

王忠一听此言,慌忙跪下,道:“奴婢一生忠于陛下,绝不敢有一丝非分之想,况且前朝皇帝昏庸,怎能与我朝历代先帝相比?自太祖皇帝创建历朝,明君辈出,尤其是陛下,圣明贤德在前,英明睿智在后,奴婢就算有什么小心思也难逃陛下法眼。”

庆历帝听的满心欢喜,哈哈大笑,道:“不必紧张,起来起来。”

王忠道完谢起身,心蹦蹦直跳的厉害。

待蔡斯和韩震回到京中后,便和温涛、赵衍一起进宫,所议之事也基本按照文仲所奏安排,只是在细节上更加分工明确,经过几天的商议,四人共同拟定了兵制改革的规章条陈,庆历帝大为满意。

兵制改革基本议定,庆历帝专门留下温涛,拿出了火折子问他可知这是何物,温涛看了半天也不知道,只得如实回答,庆历帝亲自示范,温涛见有火苗从竹筒里冒出来,大为惊奇。

此时庆历帝才将火折子的来历说了清楚,原来是那对老夫妇依照刘亦彤教的方法制作了一批在当地集市上售卖,广受欢迎,当地知府也觉得稀奇便进贡了几枚,庆历帝见后大为新奇便让知府将那对夫妇请进了宫里询问来历,老夫妇说是京中一位温姓的贵人教给他们的,京中温姓贵人,除了温涛一家别无其他,于是便让画师按照老夫妇的记忆画了一张画像,庆历帝看画像是女子的年龄不大,又姓温,想必是温涛的子侄一代。

庆历帝让温涛带了一支回去,令他尽快找到此人并将其带进宫来见见,却没有将画像给温涛看看,温涛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温竹欣,拿出火折子一问,果然温竹欣认识此物,想来定是她教给那对夫妇的。

既然皇上点名召见,温涛自然不敢对温竹欣施以家法,想着下次进宫朝会时便将温竹欣带进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