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苏玉兰身上还戴着一朵大红花,一站到台上,整个内场好像突然亮堂了起来。
每个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台上的红色倩影上。
苏玉兰接过大队长的话筒,感谢了老支书和大队长还有公社的一些重要人员。
她简洁地总结了一下从下乡到高考的历程,随后感谢了乡亲的照顾。
说到最后,苏玉兰提起了这次高考的奖励,她的声音清脆,盈耳的声音透过话筒像是长了翅膀胡蝶绕着会场翩翩起舞:“承蒙各方的厚爱,这次高考给予了个人不少的奖励。这么多钱我受之有愧,所以我跟老支书和大队长商量过,决定把高考奖励所得,全部用建小学。我始终坚信知识能改变命运,所以希望我们公社八大生产队所有孩子都能接受教育,将来能更好地建设祖国。”
苏玉兰早就想过了,这些奖励她不能要。
就算要,也要把钱用到最有用的地方上。
建小学就是她目前想到唯一最有用的地方。
所以前几天她跟大队长去市里领取奖励的时候,就一同去找到之前给她批书本的书记员,找他去申请建立小学的资金,给他们生产队盖一所小学。
不然苏玉兰的一千元建一所学校是远远不够,但是她知道她的一千元只是一个铺垫,以后会慢慢好起来的。
因为他们清水市首次出了个省状元,还是苏玉兰这个新鲜出炉的状元亲自去申请的,所以市里很快把资金批了下来。
小学的选址也批了,就在他们胜利生产队的大路边上。
而知青宿舍里头还有人没有考上大学,留下的知青也纷纷自告奋勇,说要当小学的老师。
过了春耕之后,小学便会马上动工。
台下顿时一片寂静。
把高考奖励,全用来建小学?
好一会,才有人说:“听说,省里市里镇上给苏知青的奖励有一千元,这是把所有钱都捐出来建学校?”
“一、一千元?”从没见过那么多钱的村民顿时就懵逼了。
那得用多少个麻袋才能装得完?
“苏知青为了教育这事儿,真的又出钱又出力,等小学建好,我第一个给我家孩子报名!”
“对,我也要让我家孩子去上学!”
议论声过后,场内突然响起了阵阵掌声,大家无一不为苏玉兰的无私贡献而感动。
隐在人群中的陆志尧听着这雷动般的掌声,唇角弯了弯,他晲着台上的女人,灯光在她身上渡上一层金色,他瞬间觉得此刻的她比天边高挂的月儿还要明亮。
……
欢送会的第二天,便是准备上学的同志出发的日子。
苏玉兰和陆志尧天没亮便起来了,苏玉兰负责做些粮食,带上火车吃。
而陆志尧则是跟陆大嫂和陆大哥去搬茅草屋的家什儿,而陆招娣和陆来娣也早早起来,给爹娘煮早饭。
离家的孩子总是多愁,陆招娣陆来娣从出生到目前为止,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如今要离乡求学,还是几百公里远的大城市,少不得一番不舍与哭泣。
苏玉兰也没过多打扰他们,让陆大嫂跟两孩子说话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