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阁大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咦!朕看花眼了不成。”
二月二十六春闱揭榜,朱由校看了一下会试名单,结果意外发现张溥和陈子龙的名字。
陈子龙由于他的干预,前年院试没被针对,早早考上生员资格,去年连捷中举,今年来参加会试不意外。
可张溥他记忆里是崇祯三年才中举,四年参加会试来着,这回竟然提早了三年,不禁大感意外。
好奇后问高时明道:“张溥和陈子龙进京,去过徐先生家里吗?”
高时明被问愣住了,皇上难道怀疑徐光启徇私,这不要可能呀,可好好的问这话干嘛。
朱由校见他愣住,才反应过来,自嘲的笑道:“朕是老糊涂了,徐先生是主考,他两岂敢去拜师门。”
原本的崇祯元年会试主考是施凤来,副主考是张瑞图,但现在这两人都辞官回家了,朱由校让徐光启当主考,温体仁为副主考。
这两人在二月初七就进入贡院,昨天才出来,朱由校是觉得好久没见到徐光启了,随口这么一问。
高时明也暗自松口气,皇帝不是怀疑徐光启就好,赶紧的回应道:“皇上正是风华之年,哪有老呀,是奴婢走神忘了回答了。”
朱由校哈哈大笑道:“你呀,何时学的跟大伴一样奉承了,可别学他,他就那样改不了了。”
笑完沉吟起来,又摇摇头自语道:“算了,到殿试时再看吧。”
此时的徐府,大门紧闭,原本应该是贡士们考中后,去拜见座师的,可到了那根本进不去。
徐府的门房回绝拜师的贡士们,说徐光启说了自己不算他们老师,要谢师恩请他们回去后,去谢教他们读书的恩师。
徐府之内,从后门进去的张溥和陈子龙行完礼后不解的问:“恩师为何要说这话?这可是要得罪许多人的。”
这哥两当然担心,他两是徐光启正经的门生,自己老师此举意味着什么,他们太清楚了。
大明座师这规矩,已经两百年了,从朱瞻基时代就萌芽发展起来的,师生之间相互帮衬,任何人破坏这规矩,都会被人怨恨的。
“为师今日之举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大明陷于党争太久了,虽说如今皇上励精图治,可这痼疾不除,只是治标不治本,因此要下一剂猛药。”
见到自己恩师说出这番话,张溥和陈子龙急切道:“可是那对恩师您的名声……”
徐光启抬手打断他两,严肃的问道:“还记得你们当年读书时的志向吗?为师记的当年问过你们的。”
师兄弟二人互看一眼,张溥先开口道:“学生记的恩师当年问我时,学生第一句话说的是争口气,恩师再问争完气后呢,学生回答的是横渠四句。”
徐光启点点头看向陈子龙,张溥当年拜在他门下时已经名满苏州府了,能说出争口气,显然是真话。
要不然面对一位名重天下的长辈问他,岂敢直抒胸臆,一般人都会说志向高远的话,让自己能给长辈留个好印象。
可他就是直接说了这带着功利目的的话,这跟他出身有关。
他是婢妾所生,从小被族人欺负,甚至当面侮辱他是下贱之人所生,因此他小小年纪就立下志愿,要为母亲争这口气。
但他读过书后不是没有抱负,十多岁就因为刻苦读书而闻名苏州府,每次读一本新书,他都要抄写后焚烧。
而且每本书都是抄写七次,焚烧七次,以此来牢牢记住自己所读之书。
功夫不负有心人,天启四年他才二十二岁,但已经名满江南而被时人推崇,与名士结社受到江南士子的追捧。
天启六年,更是以一篇《五人墓碑记》名扬天下,整个大明朝的文人中,没有不知道张溥之名的。
也就是在这时,他收到徐光启的信,这才没像历史上那样继续抨击朝政,而是回归书斋,静心读书,因此提前参加今科科举。
“学生记的当年回答的是鲍参军的诗句: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陈子龙见老师看自己,恭敬的开口说道。
陈子龙从小被其父影响深远,被党争逼的告病回家的陈所闻,深恶朝廷无良臣,以至于自己好友被太监活活打死无人敢反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