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45章【1 / 6】

小横香室主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恰噶尔互市

恰克图(读若去声),清与俄罗斯交界之所,库伦大臣所辖也。库伦土谢汗地,商民皆居毳帐;大臣衙门,壁瓦则皆以木。交易即在恰噶尔设监督焉,彼亦遣人于恰噶尔总其事,以我之茶叶、大黄、磁线等物,易彼之哦噔细灰鼠、海龙等物。恰噶尔地最高,至其地如登岭然。俄罗斯地渐洼下,故其地气候恒燠若矣。我之货往,客商由张家口出票,至库伦换票,到彼缴票。“库伦”者,“圈子”之谓也(库读若平声)。今有喇嘛圈子,圈内皆喇嘛;买卖圈子,圈内皆买卖人。客货俱载以骆驼,俄罗斯人每以千里镜窥之,见若干驼,即知所载若干物,商未至前四五日,已瞭然,盖其镜已见于三四百里外矣。子爵策侍卫楞言之。

破城之土钱铜佛

庚辰九月五日,徐星伯出小铜佛示姚伯昂,言乌鲁木齐所属之济木萨保惠城,为唐北庭都护地。保惠城北五里有旧城基址,土人名曰“破城”。其地往往得古钱(皆开元钱)、铜器,而铜佛尤夥,大小不一。近时牟利者,置窝棚于其地,掘而货之,然取之不竭。多余山侍郎庆,归携铜佛数尊,皆新出土者。星伯乞其一,高约二寸,厚约二分,为韦陀状;下有座似莲花形,座有四孔皆穿;下有圆柱似冠上顶柱,盖用以安插者也;佛脑后有铜鼻,一直孔穿,盖用以备绾系也。又有一铜匕,长约七寸,绿坟起如黏翠,葱然可爱。皆唐物也。

库车出硵砂

硇砂出库车。徐星伯云:其山无名,在唐呼为大鹊山。其山极热,夜望之如列灯。取砂者春夏不敢近。虽极冷时,人去衣,着一皮包,露两目,入洞凿之。然不过一两时即出,而皮包已焦,不能逾三时也。其砂着石上,红色星星。取出者皆石块,每石十数斤,不过有砂一二厘许。携此者用瓦坛盛石,密封其口。坛不可满,盖火气特重,满则热甚砂走也。然受风亦走,受潮湿亦走。贾人携此,每行十数日,遇天气晴明无风时,揭其封以出火气。星伯过库车时,曾携数石密封之,及抵伊犁,则石皆化成黄粉,而砂已不见矣。故携此甚难,即其地亦不易得。惟白色成块者不化,乃其下等也,然可以及远。内地所谓硵砂,类即此耳。

陶文毅诗注十则

文毅集中有《圣驾南苑大阅恭赋并序》,经邓际昌加注,中所足裨考证者十则,附录之:

蒙古诸番,岁至热河瞻觐,赐宴万树园。

天聪五年造红衣炮,镌曰“天祜助威将军”。

崇德六年,谕王贝勒大臣子弟习射,壮者角弓羽箭,幼者木弓柳箭,不可荒废。

攻遵化城时,小卒萨克哈图先登,太宗亲酌金卮以劳。

攻永平时,副将阿山叶臣冒火登城,太宗谕曰:“此我国家第一等材勇人也。”毋再令攻城,以示爱惜之意。

乾清官尊藏太宗战图八册。

顺治十年,世祖幸南台,持弓顾诸臣曰:“我朝定天下以此弓。今天下大定,机务殷繁,朕身虽不暇,常念兹不忘。”

上驷苑初隶御马监,顺治十年,置阿敦衙门。

圣祖尝以三眼神枪刺虎,又力能挽强,每用十二把长箭,围中射鹿,率贯腋洞胸。

乾隆二年,高宗御佶闲骝,猎南苑,射中八兔。

陶文毅诗注十三则

永陵在兴京西北十里,尊藏肇祖衣冠。兴祖直皇帝居中,景祖翼皇帝居左,显祖宣皇帝居右。

太祖高皇帝福陵,在盛京东二十里。太宗文皇帝昭陵,在盛京西北十里。相距均在三百里间。

仁皇帝亲制太祖太宗圣德神功碑颂,又留宝剑于实胜寺。永陵山周十里。

兴祖陵顶上产瑞榆株,圆荫城匡。顺治十年,封其山曰“启运”。纯皇帝亲制《神树赋》以纪之。

福陵山周二十五里。顺治八年,封其山曰“天柱”。

太祖自兴京迁沈,有鵽鸠群集辽阳,乃外藩归顺之兆。

昭陵前镌石马二,一曰“大白”,一曰“小白”,乃文皇帝御以破敌者。帝体丰硕,乘小白日行百里,大白日五十里。

长宁寺尊藏太宗冠服,实胜寺尊奉太祖甲胄。太宗所遗弓,壮士弗能开,矢长四尺有余。

国初旧俗,以糠和膏傅蓬梗为烛,曰“电绷”,又曰“葛灯”。行宫设之,以示无忘俭朴。

凡谒陵礼竣,例宴盛京宗室于笃恭殿,谓之“敦叙筵”。

太祖建太政殿,左右列亭十。近北二亭为诸王议政之所,以下分列八旗。

澄海楼在山海关外,纯皇帝尝登以望海,命从臣联句。仿宋人禁体,凡字涉“水”旁者不用;此次睿藻赓吟,仍用此体。

十月初六日万寿庆期,驻跸玉田县之兴隆寺行礼,赐名“万寿兴隆寺”,并赐寺前河为“荣辉河”。(按:此嘉庆二十三年,仁宗东巡再举谒陵大典时所纪述也。文毅方掌吏科,进册后特邀睿赏,将全诗选入南书房诗架图,以供几余丙览。)

前清宫词百首

崇文学士奏铙歌,滇蜀初平庆止戈。

敕取金鸡宣大赦,一双驯象宝瓶舵。

(清初有崇文院,取海内知名者为学士,如吴伟业、王士祯、朱彝尊等。滇蜀平,皆作铙歌颂扬功德。清制,朝会大典如献俘、宣赦,以驯象舵宝瓶立于班前,皆朝仪也。自越南、缅甸相继属于英、法,无复有贡象者,而宣武门象坊象亦多老死,此制遂废。)

五月薰风殿阁凉,忽传避暑到山庄。

金盆急罢兰汤浴,随跸亲询总管房。

(热河行宫名曰“避暑山庄”,清先皇每值盛夏驻跸于此。乘舆待发,嫔御随侍先期,惟总管太监知之。同光时虽经重修,然国家多事,遂不复幸。)亲割鸾刀奉玉盘,宣炉厂盒爇沉檀。近臣遍有花猪赐,昨日宫中正拜竿。(清制,每祭竿时,立竿于庭,以特豚颁胙。惟清贵有之,外臣不与。)

木落桑干见早霜,官家明日幸围场。

万骑夹道金吾肃,前马班联豹尾枪。

(清乘舆出入,必有侍卫前导,荷豹尾枪,以大臣领之。沿明制也。)

入值朝臣尽紫貂,六街人静朔风号。

至尊昨晚斋宫宿,遥望天坛燎火高。

(清时冬至祭天坛,上宿于斋宫,与祭诸王大臣皆服貂蟒,燎火之光照耀远近,盖巨典也。)

图开王会列瑶屏,又值年班换岁星。

闻道班禅新入觐,雍和宫侧听皇经。

(清每年年班喇嘛进京,于雍和宫诵经以祝圣寿。)

盈盈十五不知春,偏惹君王注视频。

妒杀宫中诸女伴,一方红锦束腰身。

(内制:凡宫娥进御者,以红锦被裹之负入寝宫。)

温殿消寒岁欲残,唐花开遍玉栏杆。

朝元法服先收拾,亲拣东珠缀宝冠。

(清制,臣僚冠以五色顶戴,王公勋爵冠以宝石,天子冠以东珠。)

御屏环列净于揩,四库图书次第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