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微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听雨跟随父母、祖父回到家后,他父亲再次检查听雨身体,未发现有损伤,随即发起怒来,举起手,作势要打,口中怒道:“让你逞能!”
听雨母亲连忙护着听雨。只听到啪的一声,听雨没挨打,听雨父亲挨了一巴掌,祖父收回手后,口中怒道:“还不去宰只鸡,给孩子补补!”
听雨父亲也不恼怒,咧嘴一笑,带着听雨母亲去忙活去了。
听雨喝过鸡汤后,与父母、祖父讲起潭底遭遇,听雨祖父听后,沉默片刻后道:“应是河神爷,明天开始立牌位供香火。”
次日,听雨被母亲领着前往村中神婆处进行“招魂”,原来村中有一神婆,年龄约九旬有余,据说颇通鬼神之事,村中若有白事皆请其帮忙操办。
孩童受到惊吓,据说会有三魂七魄中的一魂离体,所以要请神婆进行招魂。
听雨虽然年纪小,却聪慧异常,四岁开蒙,家中予以厚望,两三年下来读书很多,对于此等鬼神说辞自然是不信的,却拗不过母亲,只得老老实实跟着前来。
走到神婆家院门口,向前一看,心里顿时一乐,原来小囡囡也被她母亲带着来“招魂”了。
听雨母亲和囡囡母亲留在院落之外,听雨和囡囡并肩走入院中,往神婆所在的屋子走去。小囡囡说道:“听雨哥哥,你没事吧?”
听雨道:“我没事,小囡囡你有没有觉得自己掉了一个魂呀?”
“没有,咯咯。”
“我也没有,哈哈!”
“听雨哥哥,我长大了当你媳妇好不好?”
“好呀,不过你可要长的漂亮点!”
“好呀,我一定长得漂亮点。”
。。。
两人进入屋中,屋内昏暗无光,与外间的阳光明媚截然不同,仿佛是两个世界。
只见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妪坐在一把摇椅上,满脸皱纹,几乎看不清面目,她声音低沉的说道:“两个小娃娃到我面前来。”
囡囡有些害怕,揪着听雨的衣角,听雨胆气壮些,带着囡囡往前走了两步,却也不敢靠的太近。
老妪也不再招呼他俩,开始闭着眼睛念叨起来,“南无补补地理切利多利大多也多也。”
听雨听着感觉极其无聊,不住好奇地四处打量,突然发现神婆背后隐隐约约的有人影晃动,定睛一看有三四个人影重叠在一起,影影绰绰,有男有女,却又不是真人。
好像发现有人窥看,几个影子中的一个也面向听雨,好像是在看他一样。听雨顿时惊骇万分,难道是鬼?听雨连忙低下头,瑟瑟发抖,不敢再看。
好不容易熬到神婆让二人离去,听雨连忙拉着囡囡落荒而逃,可怜听雨未被落水及潭底遭遇吓到,却被母亲以为自己受到惊吓,而带自己来招魂吓的够呛,真可谓是世事难料。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到了第二年开春。
听雨又长高了一些,他本就喜欢雨天,自上次卧龙潭之事后,更加喜欢在雨中玩耍。
他经常光着脚丫,也不打伞,雨天在田野玩耍,雨天时总能感觉到雨水中有一种清凉事物向自己身上汇集,最后从胸口位置融入身体内部,给他一种清爽而舒适的感觉,但是这种事物却又看不到、摸不着,只能感觉到,十分神奇。
这种快乐自由的日子没有持续很久,就被一封书信打断了。
书信是听雨舅舅寄来的,信中大致意思是和听雨父母商量,要接听雨前往瑜州郡读书的事情,这也是之前就商量妥当的,本次来信敲定具体起行日期。
听雨的舅舅冯文勇原为比县一小吏,两年前得到上官赏识,升迁至郡府任职,并举家搬迁至瑜州郡。
冯文勇膝下无子,只有两个女儿,其一名为水水,另一名为珠珠。
他很喜欢听雨的聪颖,有意培养听雨读书,走科举之途,这也正合了听雨父母之意。
听雨却不大愿意,一则不想离开家,二则自己不喜欢舅母,当然舅母也不喜欢自己。
原因是舅母对父亲的出身不大瞧得起,说过几次闲话,一来二去关系闹得颇僵,而前往郡学求学则需要寄居在舅舅家中,是以听雨极为不愿。
然则胳膊拗不过大腿,木已成舟。
过了没几日,舅舅家的管家王五和一个仆从,架着马车前来接听雨赴瑜州郡府,听雨的父母不放心,一直送出比县境才回返。
临别之际,听雨母亲眼泪摩挲,嘱咐听雨照顾好自己,听雨则哭着挥手与父母告别,口中大喊道每个月都会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