谬史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7888偷入金龙
这一回说到,巍巍北岳横天际,煌煌大魏立人间。
说起北岳恒山,可以说是五岳之中知名度最低的。(泰山五岳之长、华山天下之险、嵩山少林之巅、衡山潇湘之雨,恒山有什么意象?)这主要是恒山历史上有争议,恒山山脉横亘山西河北,主峰在山西浑源,但是自古北岳主祭是河北曲阳。其实两地也不算远,自古也都属于冀州,但是自从冀州并州并列起,曲阳就经常在冀州并州之间变来变去。本来这也没什么,问题是明末提出转移北岳主祭到浑源的提议,后来又吵来吵去,两个北岳并峙。到清代还真转过去了。于是带来的后果是,两个北岳都不出名。在北岳恒山之中,有一条险要的金龙峡,也是景色优美,还有悬空寺等人文景色,现在也是不显。要说北岳不出名是因为双包案,那么这金龙峡的不显,还是因为双包案。现在你到网上一搜,都是西安秦岭的金龙峡的信息,那边是有什么历史悠久还是人文独特?我看都未必吧?
但因为恒山地处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分界线上,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却是无疑。大名鼎鼎的雁门关就在恒山一带。说起恒山与北魏的联系,却是大大的。拓跋珪建都平城(大同),偷入恒山金龙峡、进兵中原嘛!北魏王朝曾在这里凿山劈石,开辟栈道,以方便用兵。史称“拓跋辟石”。拓跋建都平城(今大同),从恒山到大同,现在还是一路奇观!时代发展到当时,北魏的崛起已不可避免。这拓跋珪是战神慕容垂妹妹的孙子,所以当后燕征战天下之时,慕容垂放心地将后背交给了拓跋珪。(事实证明,亲戚靠不住。拓跋珪在其出生地参合陂,锤爆了慕容垂的儿子,直接导致了后燕的灭亡。金庸说,慕容家祖传秘技参合指,那都是血泪凝成的呀。这慕容氏号称有熊氏之苗裔,语出《晋书》,慕两仪德,继三光容;拓跋氏则说祖上是昌意的少子,语出《魏书》,以土为拓,谓后为跋。好吧,你们都是炎黄子孙!)
余幼时初读史,什么苻坚一统北方、姚苌建立后秦、拓跋珪偷入金龙,都是挺敬佩的,心想,这些牛人不得了,白手起家,竟创下偌大基业!及长,方知,符洪集团与姚弋仲集团已经不知道争斗多少年了,而拓跋家更早,当年就打得刘渊刘元海嗷嗷叫!这特么真是“人家几代奋斗凭什么输给你十年寒窗”啊!知道我怎么想的?我眼前赫然浮现起火影后人、九尾寄身,还有海军中将的孙子、革命军首领的儿子!看上去都是逆袭,深究下去都是血统啊!
拓跋珪的母亲贺氏,贺兰部落的公主。拓跋珪在出生前两个月,他的父亲就去世了,拓跋珪是个标准的遗腹子。当拓跋珪出生后,他的爷爷、代国的国王---拓跋什翼犍很高兴。拓跋珪的父亲本来是代国的太子,将来的继承人。可是,他死了,他的兄弟们开始为继承王位互相残杀。内乱给代国带来了灭顶之灾。自苻坚天王一统北方,ad376年拓跋部代国灭亡,代王拓跋什翼犍也死于自相残杀。本来亡国遗民,拓跋珪将要被迁至秦都长安,但代国旧臣燕凤以拓跋珪年幼,力劝前秦天王苻坚让拓跋珪留在草原部中,称待拓跋珪长大后为首领,会念及苻坚施恩给代国。于是五岁的拓跋珪和母亲一起来到漠北,按照苻坚的分配,接受刘库仁的监督。(刘库仁原本是代王拓跋什翼犍的外甥与大将,投降苻坚后,成为了苻坚培植的接管原代国遗部的管理者。)刘库仁对拓跋珪母子还不错。可是,好景不长,刘库仁被杀,他的儿子刘显掌权,拓跋珪母子的好日子到头了。(这个刘显,显然不是后赵大将,后来篡位的那个。这么短的时间,北方前后两个刘显,还都位高权重,居然不见有人提起过,难道都不觉得巧合么?)刘显一直觉得拓跋珪是个祸患,总想杀了他。于是,他和部下商量,要密谋行动。这时候,幸好拓跋珪的姑姑出现了,她是刘显的弟弟刘亢埿的老婆。当她知道刘显要谋害自己的侄子时,她毅然决然地把消息告诉了自己的嫂子,拓跋珪的母亲贺氏。为了儿子,贺氏想好了一个计策。她梳洗打扮,然后约刘显喝酒,陪着刘显饮酒,将其灌醉,让拓跋珪与旧臣长孙犍、拓跋他等人乘夜逃至母族贺兰部(也是代国下面一部,或者说也是鲜卑一部)。刘显一宵醒来,居然把要杀拓跋珪这茬给忘了,看来昨天晚上累得不轻也爽得不轻啊,这么大事也敢轻轻抛在脑后。。。
不久,刘显部中内乱,贺氏得以到贺兰部与拓跋珪等会合。其时贺氏弟贺染干忌惮拓跋珪得人心,曾试图杀害他,但都因尉古真告密及贺氏出面而失败。而拓跋珪的堂曾祖父拓跋纥罗及拓跋建就劝贺兰部首领贺讷推拓跋珪为主。登国元年正月六日(ad386年2月20日),拓跋珪在贺兰部为首的诸部支持在牛川(今内蒙古锡拉木林河)召开部落大会。宣布即位代王,年号登国。之后,拓跋珪任用贤能,励精图治,使拓跋氏复兴。不久移都代国原都盛乐,并推动农业,让人民休养生息。同年四月,改称魏王。(议定国号时,群臣偏向于旧名“代”,崔宏等汉族大臣建议用“魏”,理由是“魏”乃神州上国的“大名”,是易姓革命的征验,预示着九五之尊的天命。要知道,拓跋珪复国之后,其地位并没有得到普遍认同,旧代国体系内的潜在反对者很多。而当时中国的北方,代北拓跋珪、邺城慕容垂、山西慕容永同处于“旧魏之地”,三足鼎立,你争我夺,形势复杂多变。拓跋珪改”代“称”魏“,以汉魏的继承者自居。另外,与东晋打交道也可以占上风,因为晋是代魏而立,等于宣布东晋是篡逆僭朝。也有人认为,汉朝流行所谓谶语“代汉者当涂高”,曹操以此建魏,拓跋珪也以此建北魏。准备直接接大汉的法统。)
此时,北魏四周强敌环伺。北有贺兰部、南有独孤部、东有库莫奚部、西边在河套一带有匈奴铁弗部、阴山以北为柔然和高车部、太行山以东为慕容垂建立的后燕及以西的慕容永统治的西燕。因为叔父拓跋窟咄为了争位与刘显合谋(匈奴铁弗刘显是刘卫辰的儿子,拓跋部的世代仇敌),企图取拓跋珪而代之形成内部不稳,于桓等人意图杀害拓跋珪以响应窟咄,莫题等人亦与窟咄通讯。拓跋珪杀死于桓等五人,赦免莫题等七姓,借阴山作屏障防守,又派人向后燕求援。登国元年(ad386年)十月,拓跋窟咄逼近,部众惶恐不安。慕容垂派其子慕容麟带领后燕援军,(搅屎棍搞到草原上去了。)拓跋珪于是领兵会合后燕援军,在高柳大败拓跋窟咄。窟咄带领残兵西逃,依附铁弗部,被铁弗部首领刘卫辰所杀,拓跋珪接收其部众。十二月,后燕加拓跋珪西单于之号,封上谷王,但拓跋珪不受。登国二年(ad387年)六月,拓跋珪在马邑南亲征刘显,追至弥泽,大败其军,刘显向南投奔慕容永。八月,拓跋珪凯旋。接着拓跋珪大破库草奚等部。次年,拓跋珪又大破高车等部,又西征高车袁纥部,并在鹿浑海大败对方,俘获人口及牲畜共计二十多万。不久更联同慕容麟所率的后燕军进攻贺兰部、纥突邻部及纥奚部,后者向北魏请降。七月,贺兰部遭铁弗部攻击,贺讷于是向北魏投降求援,拓跋珪于是领兵去救援,击退刘卫辰子直力鞮之军,并将贺讷等人迁至东界。拓跋珪进击高车诸部,唯独柔然不肯降魏,遂于登国六年(ad391年)十月进攻柔然。柔然率众退避,拓跋珪追击,军粮用尽后以备乘战马作军粮,终在南床山追及,并俘获其一半部众。接着拓跋珪继续派兵追击其余部,逼令其首领缊纥提投降。接着,拓跋珪进兵世仇铁弗部,直攻其都代来城,擒获刘卫辰子直力鞮,刘卫辰逃亡后为部下所杀。拓跋珪于是尽诛刘卫辰宗族共五千多人,将尸体丢在黄河中。此战后,阴山以南诸部都向北魏投降。北魏至此已击败大部份强邻,国力大增,成为当时中国北方实力最强大的政权之一。为之后不久其入主中原准备了条件。
当时北魏的南边直接面临强大的慕容氏后燕,不过好在算来慕容家战神慕容垂是拓跋珪的舅公,所以在北魏的崛起过程中并没有遭到太大障碍,甚至由于双方面临一些共同的对手,而常常联手。但是随着后燕统一了关东地区,而北魏也渐渐崛起,打跑了铁弗匈奴的刘显后,双方面临着共同的争霸主题,毕竟同一个地区,容不下两个霸主!哪怕双方是亲戚!
登国九年(ad394年)六月后燕帝慕容垂出兵进攻西燕,围攻其都长子,西燕帝慕容永向北魏求援,拓跋珪遂派陈留公拓跋虔及庾岳救援西燕,可是援军尚未赶到,长子就已失陷。慕容永及其公卿大将三十多人都被诛杀,西燕亡。(慕容垂因为拓跋珪出兵援助西燕而大发雷霆!)华北一带只剩北魏与后燕两国互相对峙,魏燕之战一触即发。
然后,就是名场面参合陂了。(本来黄河波涛汹涌,拓跋珪追击不得,谁想天命所在,黄河竟一夜结冰。拓跋大军遂过河尾追,并在参合陂找到了绝好的机会,一招毙敌!)拓跋珪凭此战跃入一流将领层次。登国十一年(ad396年)三月,燕帝慕容垂为报参合陂之耻,亲率大军再度伐魏,他率军密出中山,命人凿开太行山道,出其不意地攻陷平城,留守平城的魏陈留公拓跋虔战死,守城的三万余家部落皆被俘。接着慕容垂更派慕容宝等进逼拓跋珪。拓跋珪此时十分惊惧,打算逃离盛乐避兵,而诸部因骁勇善战的拓跋虔战死,亦有异心,令拓跋珪不知所措。(输于战神慕容垂,也没什么可以丢脸的。毕竟慕容垂很快死了,一切胜利成果最终都归了拓跋珪。)
二十两银子少是少了点,但放到现代也是八千到一万块。
而目前大虞朝一名普通士兵每月最多也就一两银子,一名百夫长每个月三两银子。
也许他会收吧。
另外,秦虎还准备给李孝坤画一张大饼,毕竟秦虎以前可有的是钱。
现在就看他和秦安能不能熬得过今夜了。
“小侯爷我可能不行了,我好饿,手脚都冻的僵住了。”秦安迷迷糊糊的说道。
“小安子,小安子,坚持住,坚持住,你不能呆着,起来跑,只有这样才能活。”
其实秦虎自己也够呛了,虽然他前生是特种战士,可这副身体不是他以前那副,他目前有的只是坚韧不拔的精神。
“慢着!”
秦虎目光犹如寒星,突然低声喊出来,刚刚距离营寨十几米处出现的一道反光,以及悉悉索索的声音,引起了他的警觉。
凭着一名特种侦察兵的职业嗅觉,他觉得那是敌人。
可是要不要通知李孝坤呢?
秦虎有些犹豫,万一他要是看错了怎么办?要知道,他现在的身体状况,跟以前可是云泥之别。
万一误报引起了夜惊或者营啸,给人抓住把柄,那就会被名正言顺的杀掉。
“小安子,把弓箭递给我。”
秦虎匍匐在车辕下面,低声的说道。
可是秦安下面的一句话,吓的他差点跳起来。
“弓箭,弓箭是何物?”
什么,这个时代居然没有弓箭?
秦虎左右环顾,发现车轮下面放着一根顶端削尖了的木棍,两米长,手柄处很粗,越往上越细。
越看越像是一种武器。
木枪,这可是炮灰兵的标志性建筑啊。
“靠近点,再靠近点……”几个呼吸之后,秦虎已经确定了自己没有看错。
对方可能是敌人的侦察兵,放在这年代叫做斥候,他们正试图进入营寨,进行侦查。
当然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顺便投个毒,放个火,或者执行个斩首行动啥的。
“一二三……”
他和秦安趴在地上一动不动,直到此时,他突然跳起来,把木枪当做标枪投掷了出去。
“噗!”
斥候是不可能穿铠甲的,因为行动不便,所以这一枪,直接洞穿了他的胸膛。
跟着秦虎提起属于秦安的木枪,跳出车辕,拼命的向反方向追去。
为了情报的可靠性,斥候之间要求相互监视,不允许单独行动,所以最少是两名。
没有几下,秦虎又把一道黑色的影子扑倒在地上。
而后拿着木枪勒到他的脖子上,嘎巴一声脆响,那人的脑袋低垂了下来。
“呼呼,呼呼!”秦虎大汗淋漓,差点虚脱,躺在地上大口喘气,这副身体实在是太虚弱了。
就说刚刚扭断敌人的脖子,放在以前只用双手就行,可刚才他还要借助木枪的力量。
“秦安,过来,帮我搜身。”
秦虎熟悉战场规则,他必须在最快的时间内,把这两个家伙身上所有的战利品收起来。
“两把匕首,两把横刀,水准仪,七八两碎银子,两个粮食袋,斥候五方旗,水壶,两套棉衣,两个锅盔,腌肉……”
“秦安,兄弟,快,快,快吃东西,你有救了……”
秦虎颤抖着从粮食袋里抓了一把炒豆子塞进秦安的嘴里,而后给他灌水,又把缴获的棉衣给他穿上。
天还没亮,秦虎赶在换班的哨兵没来之前,砍下了斥候的脑袋,拎着走进了什长的营寨,把昨天的事情禀报了一遍。
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别人冒功,他知道自己现在身处何种环境。
“一颗人头三十两银子,你小子发财了。”
什长名叫高达,是个身高马大,体型健壮,长着络腮胡子的壮汉。
刚开始的时候,他根本不信,直到他看到了秦虎缴获的战利品,以及两具尸体。
此刻他的眼神里面充满了羡慕嫉妒恨的神色。
“不是我发财,是大家发财,这是咱们十个人一起的功劳。”
为您提供大神谬史氏的人间百戰最快更新
第200章 五胡战争之重回动荡7免费阅读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