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若说早年的无视与不喜是源自于生母徐皇后的迁怒 ,那么隆庆帝后来对李晖的厌恶更多是来源于李晖本人的作风性子。
外人眼里不显山不露水的三皇子李晖默默无闻,低调沉默。一个不受宠的皇子,风光权势无论如何也比不了英王雍王这两个亲王的。
知子莫若父,隆庆帝再怎么不喜欢李晖,还不至于要故意虐待李晖,克扣他的衣食住行,最起码皇子该有的待遇,李晖应有尽有。
想要父爱,那是绝对不可能了。
小时候的李晖并不像后来那般低调内敛,恰恰相反,他总是有意无意地与怀玉宫那边别苗头,而且不知为何,宫内一度传言隆庆帝对李晖不公平的流言。传着传着, 连御史大夫都风闻其事,纷纷上书天子此举不当。
流言一多,隆庆帝多疑的性子一起,怎能不怀疑背后李晖捣鬼?况且,徐皇后愚钝莽撞,曾经想打罚许皇贵妃和她身边的人,就连三个孩子也不放过。
如此一来,隆庆帝也不可能多喜欢李晖。李晖不管有没有存心算计,能够让隆庆帝因为御史的参奏对他上心一点,不得不说别有意思。
隆庆帝本人就是这样,你越让他做什么,他偏不干。迎娶徐皇后如此,宠爱皇贵妃亦是如此,如今多了一个善待李晖,他呵呵,雷霆雨露俱是君恩,李晖那小子既然已有心算计,约摸着心里也有意见 。他的外家,也不省心,上面还有一个不着调的亲生母亲,隆庆帝表示,算了吧。
随着时光流逝,他对李晖的不喜越来越深,乃至今时今日,很多人依旧不知,他在李晖身边安插了自己的眼线,随时随地汇报情况给他 。
一个外表沉默的皇子,私底下却偷偷接触忠勇侯府,甚至是私藏甲士,要不是还没有百分百的确认,隆庆帝早就一道诏书撤走李晖的全部封赏了。
李晖和英王雍王一样,早早出宫开府,但比起前面两个哥哥的入朝参政,他到现在还只是一空头皇子,明眼人一看便知,那不就是冷落吗?是啊,不冷落他,这孩子明日得上房揭瓦了。
眼下李妙瑜提及李晖,而且还是那种称赞的口吻,如何不叫隆庆帝下意识的警惕?
“你三哥心眼多,你且离他远点吧。”隆庆帝苦口婆心地劝说陆离,“我看你平日跟你的两个哥哥来往也不多,你们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妹,应该多走动走动点。”
陆离一听,脸黑了。
原主李妙瑜虽然十分得宠,但是人缘实在不行。就好比说英王雍王这两个与她一母同胞的手足兄弟吧,明明一个母亲生的,总会更亲近一点 。谁能想到,天不怕地不怕霸王性格的李妙瑜因为不喜欢两个哥哥对异母妹妹的好,直接闹掰了呢?
德妃抚养两个公主,本就仰仗着未来的皇帝多多关照一下她的孩子们,英王雍王不管是面子作秀装模作样,亦或者真的有几分慈爱之心,铁定明面上要做出手足情深的姿态。
奈何李妙瑜不想管里面的弯弯绕绕,她只觉得,自己的哥哥被人抢走了,她受不了。
三兄妹吵的次数多了,感情也渐渐淡了,平常碍于许皇贵妃的脸面勉强和气着,私底下那叫井水不犯河水,划清界限。
李妙瑜人生里的最后岁月里想念最多的只有母亲皇贵妃,两个哥哥只言片语都没有,兄妹关系可见不是一般的糟糕。
“爹,别提他们了。”陆离索性敞开天窗说亮话,“他们平常只管着自己的王府,哪有时间理我?我和他们啊,谈不上多好的。”
这话不是假的,自从出宫开府,英王雍王全心全力忙于夺嫡事业,根本没有多少时间关心自己的那位刁蛮任性妹妹。
疏于管教,也是导致李妙瑜性格偏激、越陷越深的缘故。
隆庆帝听完后,脸色一沉,“岂有此理,自己的妹妹都没有心去照顾,朕哪能指望他们日后替朕守好大燕江山?”
许皇贵妃的两个儿子从小到大受到了隆庆帝无尽的宠爱与呵护,隆庆帝自己也是希望他们成器成才,独当一面,最好是个当皇帝的好苗子。
谁能想到,两个皇子夺嫡未开始,便被亲妹妹告了一状呢?
对告亲哥黑状这件事,陆离毫不心虚。
反正原主与亲哥的感情也就那样,两个哥哥也不见得多喜欢妹妹,前世他们汲汲营营,满心满眼都是当皇帝的千秋大业,对原主如果说小时候有几分真心,那么等到后面,分明是十分讨厌自己的妹妹,还要利用亲妹在皇帝跟前的分量去帮他们的忙,说实在的,皇室中亲情较常人家庭淡薄,不能用常理论之。
陆离也不打算走扶持亲哥路线来实现原主的心愿,靠山山倒,靠人人跑,靠水水流,求人不如求己。
隆庆帝子嗣不多,儿子目前来说才三个,后面多了一个小儿子,公主三个,李妙瑜占长女的名义。
这样一来,要做点什么未尝不可。
陆离的告黑状,隆庆帝放心上了,他宽慰陆离,“你哥哥不像话,等你爹爹替你出这口气,怎么样?”
对李晖,隆庆帝妥妥的就一不称职的亲爹,但对英王三兄妹,隆庆帝是非常称职的父亲了。有求必应,关爱疼惜,毫不吝啬。
陆离闻言,喜上眉梢,“爹爹,有您在,女儿高枕无忧。”
是啊,隆庆帝不死,李妙瑜动不得,她仍旧是皇帝的掌上明珠,大燕靖襄公主。
“话说得那么多,你是不是应该……”隆庆帝的话未说完,陆离指了指他手头的废立后奏疏便说,“父亲又为了皇后之事忧烦吗?”
聊起正事,隆庆一改嬉皮笑脸的姿态,脸色严肃道,“是啊,我想立你母亲为皇后。”
“不可,父皇。”
陆离肃色,“您和徐皇后结缡多年,皇后无过,不可轻易废后。”徐皇后再怎么不着调,也当了这么久的皇后了,如今废后,岂不落人口实?
原主天然地站在许皇贵妃的立场上,不可能喜欢嫡母徐皇后。徐皇后对许皇贵妃耿耿于怀 ,如鲠在喉,连带着每次李妙瑜去皇后寝宫景仁宫请安时,总会被徐皇后好一番阴阳怪气的刁难讽刺。
正因如此,原主才要积极撺掇隆庆帝废后,改立皇贵妃为皇后。不过,皇贵妃这个皇后也没当多久,李晖上位后,不但重新改封徐皇后为孝仁皇后,并只尊徐皇后为太后,至于皇贵妃这个继后,自是不尴不尬地丢弃一边了。
后面皇贵妃上吊自杀,李晖假惺惺地宣传皇贵妃思念君父与女儿才悲伤过度走的,但丧葬仪式远不是一个皇后该有的规格,连合葬帝陵都没有,随意和一嫔位贵人合葬一起,身后事如此凄凉孤独,也是李妙瑜心有不甘其中之一的原因。
陆离认真想了想,隆庆帝那么快驾崩,而李晖胜出,朝野上下无人反对,恐怕与隆庆帝废后一事有关。
别人眼里,徐皇后无过,并育有一子,她娘家有错,不代表她也有错。皇帝贸然废后,给大燕皇室造成了不良影响。
李晖趁此机会博得了不少同情分,加上李晖利用英王雍王内斗的丑恶嘴脸,好为自己的上位增光添彩 。也难怪朝野上下属意李晖的声音越来越高,远远超过了英王雍王。
可笑的是,英王雍王斗的那么积极,到头来白白便宜了李晖捡漏。
隆庆帝颇为惊讶,“瑜儿,这话可不像是你说出来的。”以前,李妙瑜只会说嫡母徐皇后的坏话,哪会考虑这么多的弯弯绕绕?
当一个被宠爱的公主固然好,可若想更进一步,那就得改变形象了。
陆离叹气,“爹,女儿也不想这么说的。只是……”
“只是什么?”
“女儿常常觉得父皇国务繁忙,且还要为了女儿操心,女儿实在过意不去。”陆离做出长吁短叹状,“父皇,女儿长大了,会思考,也懂事。以前女儿太刁蛮任性了。”说到最后,声音低沉了。
隆庆帝见状,心里一揪,“宝贝女儿,你哪有什么不对的呢?父皇操劳政务,是父皇该做的,父皇疼你,也是父皇乐意的 。瑜儿不用想太多。”
“父皇难道没想过,要是父皇走了,瑜儿以后怎么办?”
陆离的目光直直地盯着隆庆帝。
落架的凤凰不如鸡,原主的底气全来源于隆庆帝,当隆庆帝一死,她的底气不复存在,好日子也到头了。
隆庆帝皱了皱眉,“瑜儿,是不是有人和你说了什么?”
他到现在还没有册立太子,为的是多多考验几位皇子的心性才干。倘若不才不孝,他宁愿舍弃亲子,改立宗室之子为皇太子。
反正,许皇贵妃已是他预备册立的新皇后,但凡新帝不蠢,就不该对许皇贵妃不敬。
“这些都是女儿一个人的想法。”陆离说道,“父皇,无论如何,你废了徐皇后,朝野上下只会对三哥越来越同情,认为父皇您昏聩,抹黑了皇室。”
现在废徐皇后,实在不智,李晖羽翼丰满 ,就欠名,隆庆帝主动递刀,那不就是存心送李晖一程吗?
李晖?
“瑜儿,你哥哥们比不了你啊。”
忽而,隆庆帝无比忧伤地叹气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