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孙氏道:“你怪我把家源生下来?当初家源出生的时候也不知道谁激动的好几天没睡着觉。我早劝你趁着孩子小就教他练拳,你心疼他,你不听。现在好了,人是你惯的,这气呀,也活该你自己受。”
朱崇文瞪大了眼睛道:“我活该,是,我活该。我不跟你们吵,我一大把年纪了,别没在擂台上被人打死,反而被你们母子俩给气死了。”
一听擂台二字孙氏也犯愁道:“又要打擂台了啊。哎,要是家源早出生几年,恐怕该上台的就是他了。你今年都六十二了,撑过这次,还能撑过下次吗?迟早该由家源来接你。。。”
朱崇文打断道:“别提那个逆子,提他我连饭都吃不下。”
嘴上这么说着,朱崇文心里也犯起了愁。
这件事困扰他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朱家源不愿意学拳,以后“河北第一拳”的名号靠谁守呢?就算朱家源回心转意愿意学拳了,现在学还来得及吗?哪怕朱家源天赋再高,朱崇文教的再好,短短几年也不可能让朱家源成为“河北第一拳”。难不成真的让他朱崇文在擂台上打到八十岁?
能在擂台上守三十多年,朱崇文已经做的足够好了,可是就算他自己做的再好现在也不能让自己的儿子变得和自己一样。
“吃不下了,出去走走。”朱崇文起身离开。
孙氏喊道:“你还没吃呢。”
“你自己吃吧。”朱崇文头也不回。
经过朱家源的房间时朱崇文停了下来,他犹豫再三,还是没有进去。
房间里朱家源正在为自己说的话后悔。他知道自己不该出言顶撞父亲,但是父子俩的脾气都一样,气一上来就什么也顾不上了。
朱家源也不想和父亲吵架,可每次当朱崇文提起练拳的事时父子二人总是会吵起来。他靠在椅子上苦恼的摇着头,父子间的矛盾困扰的不仅仅是朱崇文一个人。
过了一会,朱家源像是想起了什么一样腾的坐了起来。他想读几篇诗词歌赋,也许那里面所描绘的美妙场景能让他暂时忘却此刻的烦忧。
朱家源从床下抽出了几本书,不过这不是他意料之中的诗集,而是几本拳谱。
朱家源将拳谱甩在一旁,无奈的叹了口气。
不用想,这自然是朱崇文干的“好事”。他没少明里暗里的去引导朱家源去学拳,有时候也会使上这么些小伎俩。当然,这些只会让朱家源对学拳更加反感。
朱家源掰着手指头算起了日子,再过几天就是“擂台之战”了。想到这,他又不由得叹了口气。
朱家有规矩,年满十六岁的朱家子孙不论男女都要去观看擂台之战。
朱家源是唯一的例外,他一次也没有去过。
前两次他都靠着去参加“西湖诗会”避开了。那两年的西湖诗会结束后,朱家源会盘算着日子在河北境内多游玩几日,当朱崇文刚刚结束擂台之战,他隔天便“姗姗来迟”。
这次有了“山贼”的意外,朱家源没有在外流连,径直返回了家中。这一提前回来却正好赶上了几天后朱崇文的“擂台之战”。
与“学拳”相关的东西朱家源自然都是深恶痛绝。擂台之战足以称得上是永年城乃至于河北的一次盛事,无数人都对此翘首以盼,可对于朱家源这个最该在意的“朱家子弟”来说,别说是去看了,仅仅是想起这四个字已足以让他感到头痛。
“西湖诗会”他已经去过,但朱家源的“桃源之所”并不止这一个。省城的“群英书院”正是另外一个朱家源为了逃避“朱家拳”而时常去的地方。
他决定在那挨过这段难熬的日子。
打定主意后,朱家源便开始收拾起了行李包裹。
“朱二爷早。”
“二爷早。”
“早啊,二爷。”
街上认出朱崇文的人不断的和他打着招呼,朱崇文也笑着一一回应。
自朱家有了“河北第一拳”的那块匾之后,每代朱家拳的传人都是永年城家喻户晓的人物,守擂三十余年的朱崇文更是颇受尊敬。因为朱崇文排行老二,所以外人尊称其为朱二爷。
在街上散了会步后朱崇文的心情好了不少,肚子却也叫了起来。想来今天早上他拳是多打了几通,饭倒是没吃几口。
现在他又哪儿好再回家吃饭?朱崇文只好在外面解决。
朱崇文一进向阳楼,向阳楼的李掌柜立马就迎了上来。
李掌柜又惊又喜道:“二爷,您怎么来了?!”
朱崇文道:“早上在家里没吃饱,在街上走着走着肚子有点饿了,想着过来吃点东西。”
李掌柜道:“好嘞,您随便坐。”
他又回头喊道:“小二,炒几个好菜。”
“二爷,知道您平常不喝酒,前两天我这刚到了几两上好的碧螺春,这就去给您泡上。”李掌柜显得格外热情。
朱崇文连道:“李掌柜,你太客气了,不用这么麻烦。给我随便弄碗汤面就行了。”
李掌柜道:“您到我这来,怎么好意思只给您上碗汤面啊。”
朱崇文道:“没事,大鱼大肉我现在反而吃不习惯了,就上碗汤面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