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杂谈——李世民(免费章节)【5 / 6】

李白不太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高祖留守太原,领晋阳宫监,而所善客裴寂为副监,世民阴与寂谋,寂因选晋阳宫人私侍高祖。高祖过寂饮酒,酒酣从容,寂具以大事告之,高祖大惊。寂曰:“正为宫人奉公,事发当诛,为此尔。“世民因亦入白其事,高祖初阳不许,欲执世民送官,已而许之,曰:“吾爱汝,岂忍告汝邪?”

《大唐创业起居注》如下:

时皇太子在河东,独有秦王侍侧耳,谓王曰:“隋历将尽,吾家继膺符命,不早起兵者,顾尔兄弟未集耳。今遭羑里之厄,尔昆季须会盟津之师,不得同受孥戮,家破身亡,为英雄所笑。”王泣而启帝曰:“芒砀山泽,是处容人。请同汉祖,以观时变。”

这看上去很似乎完全相反,关于起兵的提议,《唐书》上说是李世民所谋划的,《大唐创业起居注》说是李渊主动对李世民说的。

但是只要稍加冷静的分析,这两者其实并不矛盾。因为从《唐书》中可以得出,李世民是个坚定的造反分子,不停的撺掇着李渊造反。

而李渊却是在犹豫不决的,而且在《大唐创业起居注》中记载,他也不是坚定的造反派,他也在犹豫,他也没有提出要造反,而是向李世民解释为什么不起兵:“隋历将尽,吾家继膺符命,不早起兵者,顾尔兄弟未集耳……不得同受孥戮,家破身亡,为英雄所笑。”

那么问题来了,李渊干嘛无缘无故遮遮掩掩的向李世民解释?原因只能是一个,那就是李世民之前就在撺掇他了,只有李世民催他赶紧造反,他才会做出解释。

而那晋阳喝酒让宫女陪睡的闹剧,应该是确实发生的。但其实李世民的这个手法很幼稚,更像是小孩子在耍脾气。造反这么大的事情,你安排老父睡两个宫女就能搞定的?

李渊事后当然是知道李世民用意的,他估计自己都不在意,至于说要拉李世民去见官,完全就是做做样子,吓唬李世民的。果不其然,很快就把李世民放了。

而面对如此激进的儿子,作为一个父亲他自然要安抚:“隋朝气数将尽,天命的确快到我家了,但是我为什么不起兵啊,就是因为顾及你们兄弟都不在啊balabalabala……”

当时的李世民不到二十岁,年轻气盛容易激动,有些小孩子脾气都是很正常的,也别把李世安排宫女陪睡这件事看的多高明。

经过李渊的一通陈述厉害关系,李世民也明白过来:

(秦)王泣而启帝曰:“芒砀山泽,是处容人。请同汉祖,以观时变。”

所以说这一切并不矛盾,只是彼此都隐去了一些。《大唐创业起居注》不是正史,也不是即时笔记,而是温大雅在贞观初年(或者武德末)完稿的,可以说是回忆录。

其中的很多事情想必也找的当时的资料,不可能说他连李渊李世民说了什么做了什么都能完全记下来。而且温大雅是李渊的旧臣,隐去宫女陪睡这些不太光彩的事情很正常。毕竟他写书时,还是在李渊的武德年间。

现在很多人都有这么一个观点:李建成其实很厉害,都是李世民嫉妒他,把他功劳全删了,正史上的李建成被写的很差,就是因为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balabala

但是的确如此吗?且不说李世民的手能不能管到正史新旧唐书的修订。

更重要的是,正史上的李建成真的很差劲吗?某些人的观点是,正史被李世民篡改了,把李建成发功劳全抹去,所以正史上的李建成很差劲。

但是,咱们看看《新唐书》中记录的李建成的战功:

“引兵略定西河,从平京师。唐国建,为世子,开府置官属。又迁抚军大将军,为东讨元帅,将万人徇洛阳,授尚书令。”

“诏率将军桑显和击司竹群盗,平之。”

“稽胡刘仚成寇边,诏建成进讨,破之鄠州,斩虏千计,引渠长悉官之,使还招群胡。仚成与它大帅降,建成畏其众,绐欲城州县者,使降胡操筑,阴勒兵杀六千人,仚成奔梁师都。尝循行北边,遇贼四百出降,悉馘其耳纵之。”

“既而黑闼复振,庐江王瑗弃洺州,山东乱。命齐王元吉讨之,有诏降者赦罪,众不信。建成至,获俘皆抚遣之,百姓欣悦。贼惧,夜奔,兵追战。黑闼众犹盛,乃纵囚使相告曰:“褫而甲还乡里,若妻子获者,既已释矣。”众乃散,或缚其渠长降,遂禽黑闼。”

史书上记载的明明白白,何来没有战功?

甚至得益于李世民的胸襟,就连玄武门之变的过程也在正史中记录的非常清楚,甚至连唐太宗亲自射杀了自己的哥哥这件事情都记录下来了:

俄而突厥寇边,太子荐元吉北讨,欲因其兵作乱。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等劝秦王先图之。

王乃密奏建成等与后宫乱,因曰:“臣无负兄弟,今乃欲杀臣,是为世充、建德复仇。使臣死,虽地下,愧见诸贼。”帝大惊,报曰:“旦日当穷治,而必早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