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44章 祖孙三代话改革【2 / 2】

小脸蜡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说着还瞪了一眼刘进。

意思,你小子说话小心点、

刘进呵呵一笑:

“嗯,我爹说的对!”

刘彻就这样看着,也不说话,只等吃完饭。

儿子和孙子一块来,肯定是有事儿的。

祖孙三代,吃完一顿饭,三人去了一处凉亭,依次坐好,屏退了左右。

刘彻端起茶杯,啧了一口:

“行了,有什么事儿说吧,都别抻着了。”

父子两个互相看了一下,最后刘据先说话了:

“父亲,进儿想改革。”

刘彻根本就没在意,依旧喝茶:

“改革就改呗,往上林苑跑啥?还是你这个当爹的不支持?往老头子这求援来了?”

刘据无奈的笑道:

“是这样 就好了,您知道他要改什么吗?”

刘彻漫不经心的说了一句:

“改什么?”

刘据吐出几个字:

“官制改革!”

顿时,刘彻端茶的手,顿了一下,随后又神色平淡的说了句:

“说说!”

这句话,是对着刘进说的。

刘进来时就打好了腹稿,也不慌忙。

开口说道:

“孙儿以为现在大汉的官制有弊端,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太低了。”

低?

低吗?

相比于分封制之时,已经强了好多了吧。

所有的郡县长官都是由朝廷统一任命的,比起之前诸侯王时代,可以随意任用地方官吏强的不知道多少了。

之前,甚至皇帝想往地方掺沙子,都有点费劲。

“我大汉实行郡国并行的制度,其实并没有问题吧?”

刘彻淡淡的说了一句。

“其实,爷爷应该也是发现了郡国并行的弊端,所以才有了推恩令的,郡国并行,确实可以稳固统治,只是,孙儿觉得郡国并行中,郡守的权力过大,而朝廷又没有什么特别的机构来监督,这就导致了几十年下去,地方上会滋生贪腐,形成新的利益阶层。”

“而,朝廷一旦示弱,就会有人不遵上令,甚至偷偷谋划。”

“之前的七国叛乱就是最好的例子。”

刘进说到这里,刘据有些疑惑:

“你说的那是之前,现在你不是改革了一部分了吗?包括一些退伍的士卒去基层乡里担任官吏,应该算是解决了这个问题了吧?”

“甚至,地方上也开始驻军了,虽然不多,可也能避免你说的七国之乱那种状况发生吧。”

“更何况,你爷爷之前的推恩令,郡国里的国,基本上已经算是有名无实了,真的有你说的那么严重吗?”

面对刘据的话,刘进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