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7话·上 小别离绪【2 / 3】

梨白如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观音婢抬眸望他:“二郎岂无他想乎?”

此来正为辞行,毕竟久居深山,难知外事。然他尚未开口,她却已知一切,世民欣慰之余,又感愧疚:“观音婢如何看法?”

“此次征辽,我朝损兵折将,圣人若再兴兵,将起用新人,唐公有望重用。”

世民止步,掀起幕纱,凝着那双水眸,眼中闪着光彩:“知我者,观音婢也。”复又垂眸,叹道,“然我不忍分离……”

观音婢凝之,须臾笑道:“丈夫当有四方之志,儿女情多,则风云气少,妾所悦者,是有风云之志者。”

世民闻言激动,感慨说道:“李世民何幸,能得观音婢倾心。”复又说道,“观音婢,我非嫡长子,不能袭父爵。故我须比大兄努力,凭己之力位列公卿,是故我之起阶,始自低微,汝介意乎?”

观音婢反问:“妾失怙无势,又为家族所弃,二郎介意乎?”

世民坚定摇首:“我之娶汝,无关家世。且夫荣妻乃贵,若以富贵寄于婚姻,非大丈夫所为也。观音婢无须介怀。”

如此男儿,叫人焉不动心?观音婢双眸含露:“二郎安心去取功名,妾必不离不弃也。”

世民感奋于心,因笑:“得汝许诺,我心安矣!”动情之际,悄执纱下纤手,方刚触及,柔软即逝,反复再三,终于捉住。

观音婢含羞低笑,任他相执而走。将近高家宅第,世民笑颜凝住,半晌启唇:“我去也。”

观音婢微微舒气,以使语气轻松:“二郎行路当心。”世民颔首,不舍上马,频顾而去。观音婢目送他驰向夕阳里,心间聚满沉沉暮霭……

次日,窦氏坐席,谓向诸子:“大郎二郎先回洛阳,阿娘暂留终南。如有不决者,驰报来闻。”

秀宁嚷道:“我欲同往。”

窦氏瞥她一眼:“汝方有孕,不堪骑马。”秀宁只得作罢。

世民不解:“阿娘岂不同行乎?”

窦氏摇首:“河内夫人、高夫人皆在家,阿娘不便同行。”

何不携之同返?世民虽疑,料想阿娘自有其理,因答:“好。”建成颔首一旁,心底却在窃喜。

窦氏嘱道:“转告汝父,入侍之时,务必三思上意,当言则言,当不言则不言。”世民颔首,窦氏又嘱建成:“我不在时,大郎不可群聚,倘坏汝父声名,我唯尔是问!”建成连忙点头。

世民兄弟驰回洛阳,悉将母语以告。分别一载半,未见妻归,李渊难免失落,沉声说道:“我知矣。”

世民未察之,因问:“我朝百万之众,为何不敌高丽小国?”提及战事,李渊精神大振,与二子详说辽东之事,此不赘述。

果然,皇帝还朝后,并未立即处死宇文述等人,也未关切山东疫情,而是密诏江淮诸郡阅视民间童女,凡姿质端丽者,每岁供之。为使不劳费力,皇帝敕少府监何稠造御女之器。

这何稠颇有巧思,昔波斯献金绵锦袍,编织殊丽,文帝令其仿之,成品逾所献者;时中国久绝琉璃之作,匠人无敢厝意,何稠以绿瓷为之,不异真品。因善候上旨,何稠渐为重用,文帝大渐之时,付以后事,并嘱之宜好安置,日后相见于地下。大业以来,何稠先后造舆服羽仪、戎车水桥、行殿及六合城,甚得帝意。

果然,不出几日,何稠造成御女车,献于皇帝。皇帝得车,是夜敕贵妃陈婤共试。陈氏见车乖小,下有各种机关,心中惴惴,然又不敢辞,遂奉命登车。甫一上车,手足俱被钩住,不得动弹。陈氏惊得大叫,皇帝欺身而上,笑道:“卿勿惧之,此车自能控送,不费一力。”陈氏强笑,任由其身上下控送,以供皇帝玩乐。

云雨之后,皇帝甚为欣喜,次日赐何稠千金。何稠入内叩谢,皇帝又道:“一车只容一人,不算佳器,况朕日居迷楼,不能乘辇,每幸一处,须要步行,公续造一车,既便御女,又便登高,岂不更合心意?”

何稠拜道:“臣试之。”

何稠归家,日夜构思,又造一车,几经拆造,下施双轮,左右暗藏枢纽,可上可下,登楼入阁,如行平地。且妙在车中御女,与前车相似,且自能摇动,助乐男女。

车既成,皇帝当即面试,一经推动,果是转弯抹角,上下如飞。皇帝悦道:“朕正惜足力难胜,今得此车,可快意逍遥,卿功甚大,然不知此车何名?”

何稠答道:“臣任意造成,未有定名,还求御赐名号。”

皇帝略思之,笑道:“卿任意成车,朕任意行乐,莫如名之任意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