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得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捷···大捷。”
高力士举着李辅国传来的画卷,呈到玄宗皇帝面前,满朝文武也是一惊。
唐玄宗命人将洱海血战的画卷,一一展开,足有九幅画,呈现在文武百官的面前。
任谁都未想到,以少于敌人三倍的兵力,一举取胜,老玄宗也吓得一屁股坐在龙椅上。
观画良久,久久不语。
唐玄宗看着船首,立在惊涛中,面不改色的年轻人,缓缓合上画卷。
今日,玄宗也没心思开会了!
“武”姓一字,伴随了玄宗皇帝的前半生,到了如今,又要伴随后半生么。
潦草退朝,心不在焉。
在宫内的掖庭宫,唤来了玄宗三位虎臣,一位是宰相杨国忠,一位是鸿胪寺少卿李泌,还有一位老者,就是武俭的科考恩师乔回。
三人都跟武俭有些许关联,宰相杨国忠是此次武俭平判南诏的推荐人,李泌不必说了,两人有一层师兄弟的关系。那一代名师的乔回,算是对武俭有知遇之恩,若无乔回的栽培,武俭也难一举入仕。
“你们觉得···如何封赏。”玄宗皇帝问着。
看着三人神情,饮了一口茶,老眸之中,掠过三人的神情。
“武俭之才,天下共睹。”布衣乔回,淡声说道:“皇上有此大将,大唐之幸,万民之幸。”
乔回也不藏着掖着,既然你让我说,那我就说了。
杨国忠是个大奸佞,武俭的八苦赋就是写给他的,既然封赏,那就拿出诚意,一步到位吧。
“不如,让武俭拜入内阁,摒除佞臣,辅佐圣君。”乔回说着,瞟了一眼杨国忠。
杨国忠也瞥了一眼乔回,上官与下民,仇恨算是解不开了。
乔回顾名思义想的是,老子光脚不怕穿鞋的,就是要武俭入阁,不但恶心你,还要灭了你。
杨国忠也是老狐狸,哪能看不出乔回的意思,说道:“皇上···不妥。”
“此次,武俭平判有功,皇上大赏,倒是不错。只是,他年纪尚幼,还须历练,拜入内阁,年少气盛 ,又好大喜功,误了他的根性,这是大唐之不幸,陛下之不幸,万民之不幸。”
杨国忠言罢,直着身子,看着玄宗的神情,继续说道:“武家出大材,可也得谆谆善诱。玉不雕不成器,若堪大用,须经沉浮。”
杨国忠看着乔回,也心里想着,你想的美。
他的言下之意是,我不让武俭当高官,那是为他好,武俭这个人呢,他姓武,天生反骨。
玄宗皇帝你也把握不住,给点钱,赏个中层干部,也就算完了。
皇上·· 你看,武俭做县令不挺好,就让他做呗!
“平叛南诏···此乃不世之功,这也是我大唐之功绩,史书之上也定有武俭,一席之地。”乔回掀着厉目,看着杨国忠,继续说道:“功···不大赏,寒万千将士边陲之心。讳疾武姓,蒙蔽明君,这乃昏庸之说。天下武姓,何止百万,即是镇守边疆的武家后人,何止数万,皇上也要寒万千武家将士么。”
你不大赏,你就是昏君。
既然你怕姓“武”的,那你就把武姓的人杀光,彰显你的天子之威。
就看百姓,怎么骂死你!
玄宗也是一阵头大,这又将他架在火上烤了。
他看着洱海血战的画卷,心中亦是掀起惊涛,心里话,他当真是欣赏武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