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39章 慈悲【1 / 2】

兔得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盛王做了他该做的事,武俭也要做他该做的事。

河神捉妖,亦是有条件的,而那老者并非是长江的河神,乃是鄱阳湖的小仙。

曾受观音点拨,落鄱阳为小神,念及菩萨恩德,让武俭在长江之中,修筑观音阁,以示尊心。

此时,正值两湖干旱,长江也没多少水,倒是也不难。

偌大的鄂州百姓,听闻武俭要修观音阁,十户来了九户,可谓举世空前。

抛沙,运石,筑基,垒墙,运瓦,塑像。

鄂州的百姓,站在长江两岸,以手递手,将砖瓦运到长江之中,

“草民宇文池,拜会容舟先生。”

一位中年人,寻得武俭,称武俭为“先生”,这可是对读书人的尊称。

教书育人者,才为先生。

武俭此时,正光着上半身,站在淤泥里,看着工匠施工,看着眼前之人说道:“叔公,可有事。”

武俭哪知道谁是宇文池,可要是说出他的曾祖,武俭就知道他是谁了。

那就是前隋的宇文恺,偌大的长安城,就是出自此人的手笔。

这宇文池也并非无一官半职,乃是陇西道庐州府的督造官,听闻有人在长江筑楼,这才来瞧个新奇。

可宇文池一看武俭的筑建之法,怕是不长稳,若是两湖都是旱期,那倒是好说。

但凡,下一次暴雨,这观音阁,可就塌了。

宇文池见武俭心存热肠,又是大唐少见的清流,那一纸“八苦赋”也入他的心。

他虽是七品的督造,可也看出武俭的不易。

这一件大好事,得让这观音阁屹立千年,才算好事。

他言罢,将这观音阁的描画图纸,放在武俭身前,着实让武俭眼前一亮。

“这得重新寻得一处,才能再造。”武俭立在泥沙之中,细细揣摩。

“不难,不难。”宇文池说着,指了指长江以东,说道:“这下游的长江之中,有一块凸起的龙脊石,可为阁基,而庙下以三角为拱,分流湍水。再以铁水浇筑,围以青石,可保阁鼎不塌,又保阁基不陷。”

武俭看着这手中图纸,真心觉得古人的智慧,不比今人差。

这才是能屹立不倒的观音阁。

而且,还是二层的观音阁,可比武俭所想的高明了,不知多少倍。

“就按这个建造。”武俭大手一挥,就命宇文池为观音阁的“督造师”。

有了这么一位专业的人,可谓事半功倍。

用了九天的时间,就将这观音阁,建造完毕。

从远处看,这观音阁似是卧燕,从近处看,又似是观音临江遮仙。

说来也巧,这观音阁刚建成,就下了一场雨,长江水急,武俭立在观音阁上,看着长江奔赴水流,观音阁却未有一丝颤动。

书香蛇就被镇压在观音阁下,算是菩萨镇压的第一个妖。

武俭朝着观音菩萨的金像,一拜三叩,口中念道:“菩萨,菩萨,保佑两湖百姓,风调雨顺。”

这一场大雨,也算是下到了百姓心里。

武俭并不知道,就在他走后,鄂州百姓在长江一岸,建了一处“天官庙”,香火不绝。

···

武俭不欠神仙钱,这鄂州的事,也算了得干净了。

那庐州姑娘林婵,在武俭修观音阁的间隙,算是探了亲,正好赶上长江汛潮,正好租了一条船,直下长江。

闲暇之时,武俭问及林婵家人,只听她喃喃着说,都好···都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