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子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汉初平元年四月,黄巾军宿将管亥率领五万兵马包围了青州产粮重镇北海郡。在此之前,管亥率军攻破了濒临大海的东莱郡,杀死了东莱太守,抢夺了屯于东莱府库的大批粮食,并将东莱郡城劫掠一空。
自从和刘备在虎牢关分别之后,孔融带着自己麾下的三千兵马载着一万石粮草很快返回了北海郡。
那时正值东莱郡被黄巾军围困,无暇顾及孔融,等到让孔融从容回到北海时,管亥气的直跺脚。孔融年少成名,出身名门,而黄巾军一贯对所有名门望族没有任何好感,因此,兖州青州冀州的很多黄巾将领都希望能够活捉孔融,打击世家大族的嚣张气焰。
可孔融到了北海城,却又是另外一种景象。
孔融在北海任职太守六年,遵奉祖上仁义为本的思想,减轻苛捐杂税,以仁爱教化百姓,用律法治理刑狱,因此北海郡百姓非常感激孔融。这是黄巾军不理解的,他们总是认为儒家的仁爱是妖魔,会腐蚀百姓的良心,时刻加以抵制。
孔融回到北海之后,立刻将一万石粮草分发给所有治下百姓,人人欢呼雀跃。
北海是青州重地,临海靠水,自明帝时期定下规制驻军一万五千,百余年来一直没变。可自从孔融到任之后,就改了规矩,上任第一年,便奏请朝廷,将驻军人数裁撤一万,只留五千。这无疑是石破天惊的一件大事,但同时也大大减轻了北海百姓的负担。因此这几年以来,在孔融的坚持下,北海成为帝国之内少有的富裕之地。
此刻黄巾围城,孔融一面组织城内守军上城墙抵御,一面派人飞报朝廷,并遣人赴临近各郡请求援兵。令孔融稍感放心的是北海原有库粮加上从虎牢关运来的一万石粮草,足够北海军民坚持一阵了。
到了六月份,在五万黄巾军的围困之下,孔融实在坚持不住了,整个北海郡原有的五千兵马还剩不足两千,于是孔融连夜派遣自己的侄子突围赴青州乐安郡拜会刺史田楷,请求发兵援助北海。
孔融尚恐不能全保,对着青州的地图左思右想,在自己的侄子走了之后不久,又叫来手下一名奏曹吏:“子义,我已派人前往乐安去请田刺史发兵来援,但乐安距北海太远,一时无法赶到,现在请你带领五十名死士前往平原,面见平原相刘备,请他率兵救援,如何?”
“请太守大人放心,慈必不辱命!”
平原县国相府,刘备正在和宗威关羽张飞徐荣简雍一众官员宴请北平太守公孙瓒的使者田豫和豫州刺史孔伷的使者许靖。
“感谢公孙太守和孔刺史保奏备任平原相,备才疏德薄,任一县令尚且德不配位,遑论国相重担!来,两位请共饮此杯!”
“刘大人过谦了,豫与许大人自过境以来,看到平原百姓安居乐业,对大人交口称赞,真是名副其实。”看的出来田豫很欣赏刘备。
只有宗威知道,田豫曾经托身于刘备,可惜后来刘备去往徐州,二人断了联系。
许靖就更不用说了,刘备称帝以后,最先封赏的就是许靖,任职司徒。只不过那时许靖垂垂老矣,可眼前的许靖却是一个威仪俊秀的青年人。
“田大人说的对!自从平定平原黄巾,玄德公的大名可就如雷贯耳,虎牢关前又慷慨解囊,助孔刺史万石军粮,这份仁义岂是他人可比?孔刺史曾言,若刘玄德首肯,定表奏豫州刺史,以酬大恩!”许靖说的更离谱。
这一下倒显得公孙瓒小气了,不由得让田豫脸色一红。
“田大人,许大人,二位大人可知我家主公为何赠予公孙太守及孔刺史军粮?”宗威看了半天,感觉有必要言归正传。
“请先生赐教……”田豫和许靖齐声正色道。
“年前孟津会盟,虎牢关伐董,我主看出公孙太守和孔刺史乃大汉忠良,赤诚为国,因此不顾本部兵马多少,坚持与二位倾心相交。还请两位大人回去后将我主之意实言转告。另外我主决定,与公孙太守和孔刺史结为盟友,上报国家天子,下安黎庶百姓。不知二位大人以为如何?”
“这……如此甚好……豫替太守大人应下了。”田豫首先表态。
“刘大人忠君爱国,在下无异议!”许靖也表示赞同。
二人表示赞同结盟的时候还不忘看了宗威一眼,二人来到平原本就肩负着结盟刘备的使命,却不想被宗威一语道破。
田豫和许靖不知,这要归功密侦司自豫州和幽州传回的消息。
看到田豫和许靖满面笑容的样子,宗威决定趁热打铁:“虎牢关一战,我主感念公孙太守和孔刺史的关照,早就有心结盟,奈何近期琐事缠身,今幸得二位光降,我主已将盟书准备妥当,请二位大人验看……来人,呈上盟书……”
一时间,众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手捧盟书自后堂鱼贯而出的三个书童身上。
三名书童各自将手上捧的书简放到刘备,田豫和许靖身前的案几上。
书简被涂成了丹红色,盟书正文用黑色隶书撰写而成:
大汉初平元年六月初八日,豫州刺史伷、幽州北平太守瓒、青州平原相备上体天恩,下顺民意,结为同盟,勠力同心,共扶社稷。平原每年向豫州,幽州北平郡供应粮草十万石,豫州、幽州北平郡当在平原郡遭受攻击时出兵相救。三地之民往来之间不受盘剥,不受胁迫,必要时提供方便与保护。
最后一句话是宗威临时起意加上去的。
这样别出心裁的结盟文书让田豫和许靖足足震惊了一刻钟。
每年提供十万石粮草,两家就是二十万石,仅仅一个平原郡,刘备大人怎么会有如此巨大的财力?
可一想到自己临来之时,公孙瓒和孔伷都不约而同的提到了,一定要想方设法从刘备处换来一些粮食的时候,他们也就释然了。
一年就敢拿出二十万石粮食随便送人,这样的富裕在大汉绝对是独一份。
自从黄巾之乱始,受战乱波及的州郡田地逐渐开始荒芜,农民减少,粮产匮乏,只有刘备的平原郡的治下生机盎然,真是奇哉怪也。
再者就是盟书中提到百姓往来不受约束,这样的条款完全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自古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百姓流动虽然难以控制,但盟书中的这一句完全无视百姓可能带来的危害,相反,有了盟书的许可,三地百姓的你来我往将会变成习惯。
当田豫和许靖郑重的拿起笔在书简上画押自己名字的时候,堂上众人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八百年后,大宋史学名臣司马光在修撰《昭烈帝国通史》的时候曾评价这篇会盟书为‘启民之智’的开山之作,并列为宗威四篇盟书中的首篇,评价之盛,前所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