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sewl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的身体我自己知道!”
不等徐枢再次阻拦,范扬直接抓起了挂在屋内属于徐枢的衣服直接披了上去,一言不发的出了门。
徐枢刚想要再说些什么,结果只听到外面忽然传来马匹的嘶吼,随之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等他急冲冲的跑到门口的时候,只来得及看到马匹之上范扬离去的背影,急的是满头大汗。
“这可怎么办啊!不行!我得赶紧去和太子殿下说一下才行。”着急之下,徐枢连医馆的大门都来不及关上,只是身穿着一件薄衣就往东宫跑去。
御书房。
“哈哈哈!真是咱大明的好臣民啊,也真的是我朱元璋的好子孙啊!”朱元璋手捧着二虎这两天勘察到的结果,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大笑了起来。
只不过这笑声,过于瘆人。
二虎半跪在朱元璋面前都豆大的汗珠不停的滴落,这次牵扯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仅仅是身居高位的京官就有百人之多,更可怕的是,这件事还有某位深得朱元璋喜爱的皇室成员的参与。
由此可见朱元璋现在的心情到底差到了什么地步。
“二虎,这件事的知情人全都控制下来,该怎么做就不用我教你了。”无比冷漠的话语从朱元璋的口中说出来,使得二虎跪在地上的头颅又低下了几分。
“遵皇命!”
这明显是要灭口,灭的还是自己手下的人。实在是这位身份太过于敏感。
即使二虎心中有万般话语要说,但是也阻挡不了朱元璋对于这件事情的处理方法。
他也只能暗自可惜出任务的这些兄弟们了,尤其这次几乎动用的都是最为精锐的探子,等于说,这次过后,二虎几乎手底下再也没有可以用的人了。
“去吧!别让朕失望!”
怕二虎有恻隐之心,临走之时,朱元璋还是提醒了一句。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朱元璋在心里暗自叹了口气。
没办法啊,如果这次事情爆了出去,整个大明可能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所以为了大明的安定,还有某位皇室中人的安全,他也只能做出一些不必要的牺牲了。
二虎走后,朱元璋就命人把所有人都赶了出去,直到朱标从东宫中匆匆赶来,朱元璋这才重新把门打开。
进入到御书房之中的朱标被眼前的这一幕完全被惊立当场,书房内置物架上原来精美的瓷器早就化成了一地的碎片。
书桌上本来一摞摞整齐的奏折全都洒落在了地面之上如果不是清楚的知道这里是御书房,恐怕朱标绝对以为刚刚这里经历过一场大战。
本来心情还有一些焦急的朱标被眼前的景象吓的迅速冷静了下来。
而现在的朱元璋,依旧是像往常一样,高高坐在书桌之后。见到自家儿子一句话不说,只是呆立在那里,本来已经压下去的火气,顿时又有重燃的迹象。
“说!有什么事情!”
如果不是知道面前的这人万万不可能被人假扮,朱标死也不会相信,自己的父亲竟然会用这种语气和自己说话。
如此的冷漠,还有失望。
眼见朱元璋的脸色越来越差,朱标也知道这时候不适合再想下去,于是赶忙说道:“太医院徐枢刚刚跑到东宫禀报说是安平侯已经醒了过来,但是徐枢没有劝住,他披了一件衣服骑着马直接跑了回去,恐怕是为了他那徒弟的事情:”
朱标一边说着,一边看着朱元璋的脸色,生怕再惹他起火。
“工部自查的怎么样了?丢了多少件火器?”
范扬既然要去,那他为什么要阻拦,而且现在那个叫做安田的倭人已经被完全包围,插翅难逃。所以现在更应该需要做的是怎么给范扬还有魏国公一个交代。
虽然徐仪华此次受伤没有性命之忧,但是这等于说赤裸裸的在打魏国公府的脸。就连自己府上的家丁都有被收买背叛了主子的,而且徐仪华可是从头到尾清醒的很,这件事恐怕等安田那边搞定后,才真正的得出大事!
“禀父皇,目前根据工部的自查,新火器以各种理由报废了十七把,其中仅有三把报废的不知踪影,恐怕那三把正是被施恩杰所拿去的三把。”
朱元璋点了点头,还好没有丢失太多,但是根据徐仪华当时所说只要黑疙瘩的配方,恐怕这三眼铳已经差不多被人家摸了个清楚。
而且这倭人那边也不是不会制作火药,以他们模仿的速度,恐怕沿海地区的倭寇之乱,即将再次发生。
现在,只能希望那些人能够慢些了,等到大明能够抽出手来,一次性解决这些问题吧。
不过比起这些,朱元璋更感兴趣的是那天范扬手中只有巴掌大小的新火器,那种精准度,还有竟然可以连发七次,这才是绝对的利器。
“这样吧,徐达那边应该已经派出去了不少人,你再从城外调出一千人马去帮帮忙,还有,等到事情结束以后,立刻把安平侯叫回来,我有些事情想和他谈谈。”
对于朱元璋所说的“事情”其实朱标也知道是什么一回事,而且他现在来见朱元璋的目的也是为了能够从他这里弄一点人马过去帮帮忙。
见到自己的目标已经达到,朱标也不再废话,直接告辞安排了下去。
整个御书房再次陷入了诡异的安静之中,过了好大一会儿,朱元璋这才对着外面的人说道:“来两个人,把屋里收拾一下!”
说着便起身向外面走去,没有走出去多远,朱元璋忽然一转头对着跟在自己身后的王总管安排的说道:
“你等下去一趟东宫,去把我们的皇太孙叫过来,如果太子妃有什么问题,就说朕想咱家孙子了,要把他留在宫中几天,好好陪陪咱和皇后,明白了吗?”
王总管低头称是,虽然心中有不少疑问,倒也没有问出来。这年头朱元璋身边的宦官可是安分的紧,当然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
随后朱元璋便不再言语,走走停停,好像是有什么心事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