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128章 玉米【1 / 1】

烟初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8月。

烂果林,石家茅草屋,屋后的3亩开荒的地。

上面种植的玉米已经长得比大人还高了。

腰间的玉米棒子,再过一月有余,可以收获了。

地里套种的红薯藤已经枝藤叶蔓,长势良好。

老村长在村长的搀扶下,两老头硬是走过乡间的田坎小路,来到烂果林山下。

老村长看着地里的庄稼,矗立许久,感触良多。

“小石大夫,真乃博学之人,见识广”!

老村长由衷佩服,一个没有离开过竹亭县人,懂得真多。

自己这个活了几十年,游历过天下的老学究都比不了。

“哎,造化弄人呀!”

前朝大庭王朝引进玉米,红薯。下发百姓,勒令百姓种植它们。

百姓尽心尽力的照顾,可收成低。

赶不上百姓自己种植的庄稼。

大庭王朝一直坚信玉米和红薯是高产农作物,必定改变天下百姓的生活。

一次次不顾百姓生死,强制百姓继续种植它们。

前朝最最奇葩的案子,有位村民没有听从朝廷命令,私自种植其他农作物。

因村里小事发生口角,他被同村人状告官府。

县官老爷以他不遵朝廷政令,私自种植其他农作物,将其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这只是其中一角,为了玉米和红薯,大庭王朝一意孤行,不管老百姓死活。

造成天下百姓怨声载道,有心之人,传播谣言蛊惑目光短浅的百姓,爆发农民起义。

传承393年的大庭王朝就此破灭,天下一分为三。

老村长作为活过两朝之人,也种植过玉米和红薯,也经历过天下大乱。

再见祸事起因。

如今眼见为实,玉米和红薯确实如前朝君王那样是高产农作物,只因不知如何种植之法,在摸索过程中造成王朝覆灭。

大庭也是为了改变百姓的生活,提高粮食产量,最终导致王权旁落。

老村长唏嘘不已呀!

这样套种庄稼老村长第一次见。

很好的利用庄稼成熟收成的时间差,将土地最大化利用,地里一年四季都有收获。

坚信了,石菖蒲只要将玉米、红薯种植之法,以及庄稼套种,献给朝廷,必定惠泽王朝和天下百姓。

石菖蒲必定简在帝心,石家也必定飞黄腾达。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楼家村一定要搭上石家这条小船,必将扬帆远航。

今天就算豁出老脸,也要乘上石家这艘船!

此时!

茂盛的玉米地里传来孩童欢快的声音。

“小叔,这根玉米大大,还饱满,我们吃它吧”!

石英站在红薯垄上,踮起脚尖才够到玉米。

迫不及待的扒开玉米外壳,露出黄白的玉米粒。

“我看看”。

石菖蒲背着小竹篓,扒开玉米叶,快速来到石英旁边。

在玉米粒上用指甲掐了一下,玉米粒冒出白色的桨,且快速的弥散在空气中。

玉米的香气让石菖蒲,心旷神怡,十分怀念。

石菖蒲掰下玉米,拔去外壳,玉米尖有四分之一。

跟自己见过超级玉米有很大的差距,个小,玉米粒没有垒尖,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培育迫在眉睫!

得让刘叔好好规划下,这是大有可为事业!

“好了,够了”!

一小会儿,石菖蒲背上的小竹篓,有一半玉米棒子。

“大家在卡点红薯尖,中午,小叔给你们炝炒红薯尖”!

“阿,小叔,这也是菜,不是喂猪……”

石英不明白了。

昨天,玉婶拿来喂猪,今天怎么又可以炒菜给人吃了!

“当然,只掐嫩的,老的不要”,石菖蒲亲自示范。

“哦”

石英、石韦、楼玉梅,三人立即动手是来。

石菖蒲趁机蹲下,扒开脚下的土,察看了红薯生长情况。

还算可以,又将土埋回去。

“下午,让刘伟做些栅栏将玉米地围起来。让野兽糟蹋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石菖蒲来的时候发现了野兽的足迹,特别野猪的最明显!

“走,回家,小叔给你们做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