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38章 伏妖【1 / 1】

饮料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清河县衙内,武大郎坐在堂中,看着一脸愁苦的张县令,道:“张县令,最近这两年,清河县枉死了不少无辜少女吧?”

“是是。”

张县令听说武大郎诛杀了食人蚁,对这位相貌平平的异士由衷的感激起来。

“凶手我都已经给你查出来了,正是西门庆的同伙黄眉道人,此人是一位心术不正的修士,你们要抓他可就难了。”武大郎道。

“是呀,没想到西门大官人居然也被黄眉道人给害死了,抓不住他这个凶手,我们可怎么向知府大人交差唷!”张县令捶胸顿足。

“放心,凶手迟早会被绳之以法的。眼下妖兽横行,最重要的是赶快除掉这些为祸百姓的妖兽才是。”

“还请仙人大显神通,帮我们清河县对付这些凶残的妖兽,下官代全县百姓向仙人先行谢过。”

“爹,听说清河县来了一个高人,是这位吗?”

正说着,一个十三四岁的绿裙少女突然从后堂冲了出来。武大郎见她明媚皓齿,长相可人,不禁眼前一亮,道:“要我帮你捉妖也行,但是你得先答应我一个条件。”

张县令看了看小女,又看了看武大郎,大概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为难道:“小女年纪还小,还未到谈婚论嫁的时候,仙人能否换个要求?”

“瞧你说到哪里去了,我看令爱天赋异禀,只是想收她为徒罢了。”

张县令脸上一红,随即放心一笑,道:“能拜师在仙人门下,是小女的荣幸。绿琴,还不快去拜见你的师父。”

绿琴也是喜不自胜,连忙拜倒在武大郎的面前,道:“师父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武大郎扶起她,道:“要除掉这些妖兽,县衙内的官差都得听我安排才行。”

“是是,全听仙人吩咐。”

“这第一件事,便是通知全县的百姓在三天内要紧闭房门,无论听到什么声音,也都不得打开房门。”

“没问题。”张县令虽然心中狐疑,却还是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

“这第二件事,就是我要借你这县衙一用,县衙内的所有人包括张大人,都必须离开县衙,没有我的允许,你们任何人都不得返回县衙。”

“这……”

张县令犹豫起来,将县衙让给一个来路不明的江湖术士,这要是让朝廷知道了,必定会追究张县令玩忽职守之罪。

“张大人,有难处吗?”见张县令犹豫不决,武大郎询问道。

“好吧,我就当豁出去了。我这就下令让所有人按照仙人说的去办。”

武大郎之所以会这么做,是想利用伏龙鼎在县衙内布置一个“伏妖阵”。

这伏龙鼎原本是由法华子在保管,武大郎当任掌门后,伏龙鼎就顺理成章的落在了武大郎的手上。

武大郎先是用了上百颗中阶灵石布置在县衙四周,再用了一些低阶灵石作为辅助,构成了一个伏羲八卦的阵形。然后将伏龙鼎的鼎口向下,放置在县衙的高处。

做好这些,武大郎找来了妖兽最喜欢的一种香料——白芷兰。将白芷兰放在县衙的空地上,用柴禾引燃,随着香烟飘荡到空中,很快就有几只妖兽闻香而来。

在它们进入县衙时,武大郎催动经过阵法加持的伏龙鼎,伏龙鼎青光大盛,瞬间就将那几只妖兽收到了鼎中。

接着,一只,两只,三只……数不清的妖兽纷纷闯入,它们还没搞清状况,便已钻进了武大郎布置的法阵中,被伏龙鼎收了进去。

如此经过三天三夜,直到妖兽不再出现后,武大郎才收起了伏龙鼎,从高处落了下来。

望向挤满了妖兽的伏龙鼎,武大郎这才舒了一口气,满意的笑起来。

自从妖兽逃出太虚古洞后,武大郎就一直想着怎么才能解决这些逃出的妖兽。直到前段时间,他才终于想出了这个以伏龙鼎为阵媒的伏妖阵。花了三天三夜的时间,武大郎估计收俘的妖兽至少有两三百只,这其中除了几十只三级妖兽外,还有两只厉害的四级妖兽。能取得这么大的成果,是武大郎始料未及的。所以当武大郎看着伏龙鼎内的战利品时,他不自主的露出了笑容。

要是不出意外的话,过上半个月的时间,这伏龙鼎内的妖兽就会全部变成极有价值的妖丹。届时将这两三百颗妖丹拿回飞云山给貔貅吞食后,料想貔貅的战斗力又会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吧!

话说那貔貅虽然调皮了点,但对武大郎却是忠心不二,从无违逆。所以武大郎也才会处处都想着那个家伙。

一想到貔貅在吃了妖丹后会修为暴涨,武大郎开心的将伏龙鼎放入了储物袋中。

不过有得就有失,武大郎虽然得到了这么多的妖丹,但用于伏妖阵的那几百颗灵石却全都变成了废石。这也令武大郎心疼了好大一阵。

第二天,当张县令听说武大郎将清河县附近的妖兽尽都收俘后,连忙带着全县百姓过来感谢武大郎。

清河县终于恢复了往日的繁华,一时间,武大郎竟成了清河县的大恩人。百姓们为了铭记武大郎的大恩大德,居然在县城的西边给他建起了一座“武仙祠”。

祠内供奉着武大郎的神像,并雕刻有武大郎伏妖降魔的图画。一直过了上千年,这座祠内依然香火鼎盛,游客不绝。

当然,这些都是武大郎以后才知道的。他当日收俘了妖兽,便赶到了郓哥的家中,在治好了乔母的病后,武大郎让郓哥带着乔母,连同绿琴去往了天星门。而他自己,则连夜向着沧州奔去了。远在沧州,毕竟有他最牵挂的弟弟——武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