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瑞米发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仅如此,这些书籍上记录的都是瓷器的烧制技术。
陈鹰一边往外抬砖坯,听到她的嘀咕,道:“这里面烧制的瓷器是这家主人的爷爷的爸爸了,他们家如今都看不懂字,看到这书这么烂,就想扔了,你要就拿走,我们这些粗人也看不懂。”
姜七七听到这话笑眯眯的说道:“其实里面的方法挺有用的,而且可以用这种方法做瓷砖和瓷器,我先看看,没准哪天咱们能用的上。”
人多力量大,很快这些泥胚子都被拉了过去。
“我看差不多了,我们今天就试试看能不能烧砖。”陈鹰道。
烧窑还要注意火侯的把控,火,不要太旺,若火太猛,烧出来的砖会有瘤疤,(俗称‘’瘤疤砖‘’),但火也不要太弱。
姜七七道:“这种火候就差不多了。”
姜七七敲了敲背,把注意事项都交代清楚了才回家,今天是真的累死了。
刚到家,就看到陈红梅被抬到了姜家,整个村的人都跑来看热闹了。
陈红梅躺在担架上面,脸色苍白,她看着姜老太道:“我昨天从姜家去了庙里,晚上就被姜爱国给……呜呜呜……”
姜老太翻了个白眼:“给怎么了?陈知青,你说话可得负责任!”
陈红梅道:“我没说谎,昨天夜里我起来去厕所,结果姜爱国突然闯入了我的房间,我叫了几声,可是没有人理会,我就被……嘤嘤嘤……”
姜七七无语,她看着陈红梅道:“你昨天晚上是几点熄灯的?”
“你……你问这个干嘛?”
姜七七喝道:“快点说,几点熄灯的……”
“我……我到12点熄灯的,我住破庙害怕。”陈红梅低着头。
姜七七深吸了一口气,忍耐道:“有人看到她是几点熄灯的吗?”
住在破庙里面有三户人家还有两个男知青,其中一户人家的女孩轻声说道:“她应该是晚上10点多就熄灯了,我10点多的时候起来上厕所,看了一眼。”
那个瘦瘦高高的男知青道:“对,确实早就熄灯了,我们走后那个屋里的灯就关了,我本来想问问她饿不饿,结果看到灯关了我就没再进去。”
姜七七看着这个陈红梅道:“你还有什么话说吗?人家都说了你10点多关灯的,那你怎么看清就是我小叔。”
陈红梅哭道:“你们姜家是想赖账吗?就是你们小叔,要不然会是谁?”
姜七七有些急了,好在村长拿着旱烟袋过来了,他看着陈红梅道:“你确定昨天12点看到的是姜爱国?”
陈红梅委屈的点了点头:“我确定昨天晚上看到的就是他。”
村长气得破口大骂:“你放屁,昨天晚上姜爱国都跟我们待在一起,还在讨论怎么安排你们?你到底有没有良心?”
村里一下子炸开了锅,众人纷纷议论道:“原来是这样啊,那个陈红梅真是不要脸,做了那样的事,还倒打一耙。”
“这种女人,就应该浸猪笼!”
“这样的败类活该被浸猪笼。”
陈红梅被人唾沫星子喷了一脸,她哇哇的哭了起来:“你们冤枉我!”
姜家老太太冷哼道:“冤枉你?不是女人的名节才叫名节,陈红梅,你自己做的龌龊事情你还不承认?”
陈红梅哭道:“我没有,我真的没有……”
很快,陈红梅被带到了大队,在大队里面她也交代了昨天晚上的事情。
大队组织了几个人专门负责调查这个事情,最后还真把那个人给揪出来了,那个人就是胖胖的知青。
他早对陈红梅垂涎欲滴了,可惜一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机会,现在陈红梅送上门了,这个机会怎么能错过,所以趁着没人的时候把人给睡了。
胖胖的男知青也算有几分来头,这事情臭蛋是处理不了的,就把陈红梅和胖知青都交给了大队,至于大队怎么处理,这就是大队的事情了。
姜爱国一时有些灰心,他也没想到会发生这么多事情,他甚至都不想做这个副村长了。
臭蛋村长拍了拍他道:“你别担心,这件事情虽然棘手,但总归不是坏事儿,只要你踏实肯干,以后一定会升官的,副村长是个开端而已。”
臭蛋还是有几分见识的,他看的也比较长远。
这件事也就这么过去了,姜七七一直在捣鼓红砖的事,她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
陈鹰有些紧张,他咽了咽口水道:“七姐,咱们能行吗?”
姜七七背着手在土窑旁转了一圈道:“开窑……”
第一次,出了5000多块红砖,当然也有很多因为热度不均匀的问题,不是特别理想。
和尚看着这红砖道:“呀!真的是红砖,发财了。”
姜七七微笑地颠了颠红砖的重量道:“还不是特别理想,不过可以用了。”
陈鹰咧开嘴笑道:“有人跟我订了2万块红砖,这几天兄弟们得努力点了,4分钱一块。”
也就是800块,可这些原材料基本不花钱,姜七七道:“其实烧煤炭更快些,就是容易污染环境。”
陈鹰挠头道:“煤炭?这个容易,我有熟人,等我问问。”
陈鹰很快找了一个熟人弄了一车煤回来,总算把这2万砖给搞定了。
陈鹰拿出800块直接给姜七七,姜七七看了陈鹰一眼,先数出100块道:“这是买土窑的钱。”
又数了400块道:“这是您的,您收好。”
陈鹰皱眉道:“我拿这么多不合适。”
姜七七笑道:“有啥不合适的,这客户也不是我拉的,行了,陈鹰叔,下一炉我想做瓷器,咱们要不试试?”
陈鹰皱眉道:“这个瓷器咱们也不熟啊?”
姜七七这几天研究了下瓷器,感觉不是多难:“要不咱们试试?要是能做出来,也有销路。”
开玩笑,谁家不用碗啊?陈鹰点了点头,现在用的碗,大多是白瓷蓝边碗,要是能做出其他颜色的碗,肯定卖得更好。
这个年代,除了城里的人,乡亲们吃饭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用搪瓷缸子吃饭的,碗是个稀罕物,如果能有新的东西出来,又便宜,肯定会抢手的,因为马上快过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