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50章 夜盗槐树坡【1 / 1】

飞天恐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提到这事,谢教授的脸色马上变了,不由自主的用手摸了一下脸上的那道疤痕。

本来这事,他真的不愿意再提,甚至想都不愿再想。可今天阿尔斯兰却问起来,又不能不给他这面子,毕竟人家带着人来,帮着他和白家比武来了。

谢教授,猛的一仰头,喝光了自己杯里的酒,沉吟了一下,才慢慢的讲出了那次的经历。

那时候,谢教授还在南阳博物馆工作,但是已经开始研究并学习盗墓了,并且也跟着别人小打小闹的盗过几次墓,但都没有弄到很有价值的好东西。

一天,有一个叫王江的朋友来博物馆找他,一进他办公室,就关上房门,兴奋地小声问他,想不想干一次大的?

这个王江也是当地一个盗墓的高手,自从认识谢教授以来,学到了很多的历史,考古,文化等许多专业知识,而谢教授也从王江那里学到了很多下地的实际操作技巧,所以两个人成了莫逆之交。

王江说,这几天他一直在筹划着进一个大墓,也想让谢教授一起去。

豫南省,位于我国中部, 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早在50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和繁衍。

历史上, 有众多的朝代,都曾在豫南建都,夏朝17个帝王15个建都豫南,商朝5次迁都4次在豫南,西周营建洛邑,东周迁都豫南;此后,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五代各国、北宋等均在豫南建都。

所以,豫南从古至今,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摸金校尉,盗墓贼们的聚集之地。

王江这次带着谢教授来的地方,位于南阳东南方八十多公里的一个山环中,当地人都把这里叫槐树坡,是一个藏风纳福之地,他们探索了近一个月,才把古墓位置精准地缩小到一个十米半径的地方。此地真可谓靠山面水,得天独厚。

他们到了这个地方的时候,已经是半夜了,早就有几个人在着急的候着了。这几个人都是王江的伙计,已经为了这个墓准备了好几天了。

见王江带着谢教授来了,这几个人也没觉得意外,因为以前也见过。其中有个人走到王江的跟前小声说:“师傅,都准备好了,就等你来了。”

王江随即吩咐道:“问一下把风的,周围有客人没。”

那个伙计立刻用对讲机联系了外面放哨的,对方的回答是,深更半夜地,狗都没有一条。

王江骂了一声,立即指挥着几个人,先下铲定位。几个伙计连忙掏出洛阳铲头,拧了几节钢管,估计有五米左右,就按照王江的指点开始下铲了。

表层的土质还算松软,没多久,就打了十多个孔。王江和谢教授一直盯着洛阳铲带上来的土看,还不时的拿起一块放到鼻子下闻一闻。突然,他小声说道:“好了,就这里,再往下打深点。”

又拧了两根钢管,突然打铲的伙计手上感觉铲头碰到了硬东西,连忙叫了声:“有了!”

王江看了一下带上来的土,又闻了一下,对谢教授说:“看这个,夯土层,还有青膏土带着白膏土,应该是到灌顶了。”然后转头对徒弟说:“就在这里,上旋风铲,打盗洞。”

大概又过了一个多小时,盗洞终于打好了,一个伙计放下绳子,就顺了下去,他先用撬棍撬开了石头灌顶,然后试了一下里面的空气,见没有异常,才招呼王江带着谢教授和另外一个伙计顺着绳子降了下去。

这个王江还真是厉害,他们下去之后,用手电一照,才看到,这个盗洞不偏不倚,正打在主墓室的上方。

一行四人下来后,先用手电四处仔细的看了一下。突然墙上的一片文字吸引了谢教授,他走过去用手电照着仔细的看了一遍。

虽然经过年代的浸蚀,有些字已经模糊不清,但还是大体看明白了。 看完了,谢教授不自觉的惊叫了一声:“这是三国时期的墓啊!”

王江听了连忙凑过来也看,可他实在认不出上面写的什么字,就让谢教授念给他听。

谢教授也知道王江是个土夫子,没多少文化,就直接简单的告诉他,这个墓的主人是三国时期,魏国曹操麾下的一个副将,名字叫夏侯文,死于一场战争中,终年三十八岁。

后面的,一些有关这个夏侯文的生凭什么的,也简单的给王江说了一下。

王江和他的两个伙计一听说是三国时期的墓,兴奋的嘴都合不上了,心里说:“这回可发了财哩,随便带出去一件东西都价值不菲啊!”

他们三个再也不管谢教授了,就打着手电在主墓室开始搜索。

首先在墓室的正上首有一个约半尺高的石台,石台上摆放着一副红漆木棺,虽然经历了近两千年了,棺上的红漆依然鲜艳夺目。

但凡是盗墓贼都有一个习惯,就是都会把墓主的棺材放到最后才打开。这大概就是想把最刺激,最兴奋的念头保留的时间长一点,把压轴的大戏放到最后再唱。

所以王江他们同样也没有先动棺材,强忍着内心的瘙痒,又继续搜索主墓室。接着他们又看到了一个直径约一米的三足青铜圆鼎,鼎的上方还有两个带孔的方耳。

其中一个伙计大概是总跟着王江下地,有些经验,他看到这个大鼎后就直接走了过去,用手电往鼎里照了一下。

就在手电光刚照到鼎里后,这个伙计立刻兴奋地大声喊道:“这回可发了!”说完,他直接伸出手,从里面拿出几样东西,有一个金子做的酒壶,四个金酒杯,还有一个金子做的圆盘子。

另一个伙计赶紧从身上拿出一个帆布口袋,把这几样东西装了进去。王江和谢教授也走了过去,仔细的看着这个鼎。

这个青铜鼎,做的非常精致,上面雕刻着两只张牙舞爪的腾云龙,两条龙的龙头之间,还有一个光芒四射的龙珠。这鼎不但雕刻图案精美,而且很厚。

王江试着搬动了一下,用尽全力,才让这个鼎欠起来一点缝隙。他喘了口气,用手拍着鼎,非常惋惜地说:“可惜了,这么好的玩意。”

谢教授接过话茬说道:“的确是好东西,可也真带不走啊,一个是太大了,弄上去也费劲,最主要的是,就算是带走了,也没人敢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