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537章 无奈的孙玉厚【2 / 2】

向东向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当然,孙玉厚清楚孙玉亭不是那种听劝的人,只想着赶紧将贺凤英带回来,然后回到砖窑厂。

贺凤英就恰恰相反了。

所以也没有劝说孙玉亭。

孙玉亭罗里吧嗦的说了一大堆,孙玉厚却不相信。

贺凤英最大的缺点,还是不孝顺老人。

“这种事贺凤英倒是真做得出来。”孙老太太皱着眉头说道:“咱们双水村比她更利害的女人没有几个了。”

重要的是,她虽出身优越,却能吃苦耐劳,是个会勤俭持家的,是个过日子的一把好手。

贺凤英和三个哥哥和姐姐都实现了老贺夫妇的目标,都读到了初中毕业分配到了工厂里面,其中贺家老大还因为工作出色,被被提拔为了车间小组长,而贺家老二因为身体健壮,刚进工厂,就被工厂保卫科挑选为保卫干事,就算是最平庸的贺家老三,也拿到了先进工人称号。

贺凤英的起点本来不低,她上学的时候,贺家的老大,老二已经参加了工作,每个月都会拿钱给家里面,所以贺凤英无论是吃的,还是穿的都远超过其他孩子。

田五上下打量孙玉亭,不屑的摇摇头:“孙玉亭,就你也算村委会成员,你可得了吧你!”

贺凤英在县城的日子也不好过。

当然,这些事情孙老太太都清楚,她却依然积极的想让孙玉亭把贺凤英找回来,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他之所以能够借到牛车,原因很简单,田五的大儿子就在砖窑厂里工作。

没有哪个男人愿意让自己的媳妇儿成为母老虎,孙玉亭也教育过贺凤英几次,结果非但没让贺凤英改变坏习惯,反而被贺凤英狠狠的教训了一顿。

俗话说,好女人旺三代,坏女人毁三代,这句话在孙少安和孙玉亭两叔侄身上表现得再贴切不过了。

至于贺家大姐,在进到工厂内,因为有文化,被调到了妇联工作。

孙玉亭有了媳妇有了房子,按道理两口子努力一下,日子应该会过的不错,但是贺凤英不会过光景,日子过得没棱没沿。

黄原县城是个落后的小县城,贺凤英干的那些破事很快在县城里传得沸沸扬扬。

何家是工人家庭,老贺夫妇在解放前,就在县城里的火柴厂工作,等到解放后,火柴厂变成了国营工厂,他们也成了正式职工。这年月工人的地位很高,无论走到哪里,别人都会高看一眼。

“娘,既然您这么说了,我就陪孙玉亭到县城里面走一趟。”

如果事情继续发展下去,贺凤英很快也会成为工人,只是到了初中后,贺凤英就开始跟街头上的那些青皮们胡混。

见孙玉厚答应了自己的要求,孙玉亭当时就来了精神,压根就不给孙玉厚反悔的机会,就要带着他往县城里。

成绩一落千丈不说,还结交了四五个男朋友。

没想到这孙子现在竟然翻脸不认人了。

可以说,贺家的几个子女都很争气,除了贺凤英。

贺家三个儿子两个女儿,贺凤英是最小的一个,按理说应该是最受宠的,可是事实却恰恰相反。

并且还是被教训得比较狠的那种,以至于孙玉亭将近半个月的时间,都是戴着帽子出现在众人面前。

只是一想到田福堂,孙玉亭就有点害怕,只要咬咬牙大步出了院子。

她为人泼辣不说,还好吃懒做,孙玉亭家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

要不是孙玉亭拦着,他们当天晚上,很难窑洞。

为难的是,从这里到县城有几十里,要是靠双腿走的话,即使走到了,也会累个半死。

片刻之后,他就将那辆黄牛车赶出来了。

为了能让贺凤英能够专心学习,老贺夫妇从来不让贺凤英干家务活。

“走吧!”

孙老太太虽然因为眼睛看不见,很少跟村里的人唠嗑,但是孙兰花却经常将这些有意思的事情讲给她听,所以也知道贺凤英不好对付。

孙玉亭这会真想挥起拳头,狠狠的给田五一拳头,这些年来,他自认为也帮田五办了不少事,特别是前年发放救济粮的时候,田五家里人口多,孙玉亭还多给了田五一些。

在这个年月,双水村是比较蛮荒的地方,闹洞房的节目尺度也很大,那些光杆子们都想借着这个机会,从新媳妇儿的身上占点便宜。

当年孙玉亭之所以将孙老太太撵出来,贺凤英在后面起了很关键的作用。

孙少安的媳妇儿贺秀莲上过几年学,有思想,有能力,对自己的未来婚姻也有着极好的规划。

就这么着,两人乘坐着黄牛车,晃悠着往县城走去。

她本身就长得身强体胖,一把铁锨挥得虎虎生风,几个光杆子反应慢了一点,脑袋上瞬间被拍到几下,顿时鲜血直流。

她不但是一个勤快能干的贤内助,还是孙少安坚实的后盾,曾经数次在孙少安一蹶不振的情况下,将他重新拉拔起来。

在双水村人的印象中,城里的女孩子都受过良好的教育,都是那种性格腼腆,说话轻声轻语的。

孙老太太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孙玉厚,你爹当年临死的时候,是怎么交代你的,咱们孙家什么最重要?是人!现在咱们孙家就你跟玉亭两个人了,要是找不回贺凤英,玉亭就得打光棍,你这个当哥哥的,难道就一点不心疼!”

老贺夫妇在县城生活了大半辈子,虽然不是什么领导,也算是体面人物。

听到传言之后,羞得连脸都抬不起来,将贺凤英揪回来,狠狠的打了一顿。

想着她从此之后,能够安分守己,好好上学。

谁承想,贺凤英压根就不听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