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文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果然不出簸箕奶奶的意料,持续的干旱,池塘都快要干涸,只剩下少量的水,小河也快要断流了。过了芒种都那么久了,再不下雨,插下去的秧苗就真的颗粒无收。收成不好就没有吃的,冬天就要喝西北风了。
为了确保小暑过后,水稻抽穗期有足够的水分供养,让稻穗长成稻谷。全村都行动起来挑水抗旱,把河里的水挑到沿河边上的稻田;把所有池塘里的水用水车踩出来,浇灌附近的稻田;还有一种方法,用长绳绑在水桶上,一人站一边,两手抓住绞在绳子上的小木棍,像荡秋千一样“荡”水,土话称“跳”水。
水车是一种木制的排水工具,制作不是很复杂,一般的木匠都会制造,就一小两大三块平行的长板条,钉成一个流水槽,用许多小板块连接成自行车链条形状,结口处用粗铁条栓上。落水处装个小轱辘,出水处装一个大轱辘,出口端高于进水处四十度左右,打两根粗木桩,上面扎牢固一横杠,一至三人在上面抓紧横杠,脚下不停地踩着走,小板块通过木槽把水带进来,水通过水槽自然就带上来流出去。
吊桶打水的工具更简单,用两根粗绳索分别牢牢地绑在水桶的两端,把水桶甩到水里,两人用力互拉长绳,抬起打满水的吊桶,拉高绑桶底那根绳,水自然就会甩打出去,比踩水车辛苦多了,效率也不高。
大叔每天都是第一个去出工,从簸箕奶奶家门口经过时,狗牯子大叔也会跟着同行。今天他们不是去踩水车,也不是去挑水和“跳”水,他们两个人,一人拿铁锹,一人拿锄头,沿着塘堤经过田埂赶往河道,一边走一边说着话。
“昨天 ,筑起的堤,不知道拦到水没有喔?”狗牯子大叔说话的语速很慢。
大叔大声地说,“去看看就知道,我看要筑成三四段,多筑几个堤子,蓄成多段水,储到越多的水越好。”狗牯子大叔耳朵不好使,要大点声才听得清。
他们来到河边一看,昨天筑好的堤被储起的水冲垮了,拦截到的水也不多,附近的砂土,一遇水就散,筑不起堤。大叔说,这样不行,要去砍几棵树来,打好木桩,用树枝杂草夹在桩头上,再到坡地上挖红土垫上,有粘性的土筑的堤才夯实牢固。
于是,两人又回去砍树,来回好几趟才把木桩用木头锤扎下去。一会儿村里人陆续都来到了河道里,有的来挑水浇地,有的来挑土筑堤,大家各忙各的。
矮个子爷也来了,他说“木桩还要砸两下,扎深一点才坚实。”他去到河里,抡起锄头就打木桩,嘭嘭嘭地正砸得兴起,突然有人喊起来,“矮个佬,小心你的大裤裆又要掉下来了。”这是丫头奶奶的丈夫老柄爷在喊,他挑着一担泥土过来,老远就看见矮个爷的裤子松开了,一边笑哈哈一边大声地说。老柄爷爱开玩笑,喜欢幸灾乐祸。
矮个爷赶紧停下,看看自己的大裆裤确是松开了,平时在家做篾匠活,都是坐着做,现在这么大力的运动,裤头上又没绊子栓着,系的绳子很容易滑开,再不梱结实一点很快就要掉了。这里男男女女那么多人,再发生昨天那一幕,那就糗大了。
昨天,老柄爷跟他轮值去车水,每两人一组,车一上午再换班车下午,他们是车上午班。踩水车这东西不能太慢,否则水车到中间也会倒流掉,水是靠一连串的小板块地水送上来,靠人力脚力不停地踩着走。
两人踩了半个多时辰,踩着踩着就停了。柄爷觉得奇怪,怎么踩不动了,向下一看,望见矮个爷整个人悬了起来。原来矮个爷的裤子滑下去绊住腿。祖辈那代人不兴穿内裤,矮个爷脱了个精光,幸好人没出事,只是出丑了。这时,来了几个换班的,几个人在那笑得前仰后合。
第二天下午,也就是大伙都去截流筑堤那天,堂爷和碌爷正在大池塘出水口挑“跳”着水,两个人都已上了年纪,像荡秋千一样一鞠一躬地拉拉甩甩,都累得汗流浃背。突然堂爷的裤子滑了下去,他赶紧丢掉手中的绳索,碌爷看到堂爷的狼狈像,张嘴嘿嘿嘿地笑出声来,这一笑,口水也随着笑声流下来。
堂爷提起裤子系紧,问碌爷“你的裤子怎么没掉下来,你是怎么绑住的?”
碌爷停住笑,掀起衣服给他看,“我,我捆住之后,用裤头把绳子卷,卷在里面,卷住了就掉不下来啦。”
“噢!你还真有一套,他奶奶的,这破裆裤不中用。”堂爷系好裤子说,“休息一会,唉,老啰,岁月不饶人啊,让他们年轻人去干了。”两人找了一处地方坐下来,一边抽烟一边聊天。
堂爷说,“这个鬼天气,要它下雨的时候不下,不要雨的时候天天下,早稻保住了,晚稻可能要黄了。”
“晚稻不行,那就种番薯啰。”
“我听说要修建水库,比这口塘要大几百倍,储水量要大几千倍,到时就不会缺水了。”
“光有水没用,怎么流过去,灌到田里去才是问题。”休息了一会,两人又去干起活来……
大叔大伯们也去踩水车,挑水(荡)水,挑担子,抬水车,来来回回的,为什么他们的裤子不会掉下来?从祖辈到大叔这一辈,穿着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裤子的腰头包了根织带,款形小了许多。后来,经过裁缝师傅的改进,男裤腰头又改装成可系皮带,前裆有钮门的装式,上衣有插袋,反领式的服装;女服更多样化,外套和衬衣的门襟都改在前中,女裤左侧是活动的门襟,两边各装有布带作系绑之用。(二十一世纪之前的女装是女左男右,与世界时装接轨后,才改为女右男左)
互助组合作化的那些年,村里的居住和生产都发生变化。村里多了两头耕牛,添置了一些集体农具,开垦了荒地。只是住房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改变,村中还有一些老旧矮屋,生产还没有形成规模,无法提高劳动效率。
这一年,因为天气长时间干旱,收成大打折扣,粮食欠收,早稻减产,晚稻没水无法播种,番薯也大不如往年,所有的庄稼都因缺水而枯萎,以至于家家都出现断粮危机,到了吃饭问题受到威胁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