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么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贺仲景对着兄嫂行礼,目光有意避过沈云清,道:“他这又是闹腾什么呢?”
“我也不知道。走,进去问问祖母。”贺长恭道。
沈云清拿着摘好的菜进了厨房。
——家里的大事,尤其“人事变动”,肯定得文氏拿主意,她不掺和。
兄弟两人进了屋,文氏正在刺绣。
虽然年纪大了,她眼睛却不花,做起绣活来,丝毫不逊色于年轻人。
韩氏则在一旁碎碎念,不知道说些什么。
文氏听着,嘴角带着浅笑,任由她絮叨。
婆媳俩相伴的时间最长,已经摸清楚了彼此的脾气,难得的和谐。
“祖母,”贺长恭道,“小三他怎么了?”
“遇到个好姑娘,觉得结亲的话是门好亲事;想问问他,没想到他不要,那也就算了。”文氏笑着回答道。
兄弟两人坐在文氏膝前的小杌子上,像幼儿园里排排坐的乖宝宝,就是高大的身形和小杌子气质不搭。
不过这样挨着祖母,两人都很愿意。
“您为什么不说给二弟?”
“您看上了哪家姑娘?”
兄弟两人同时开口。
文氏一并作答:“我看上了总来找云清玩的湘湘,想着她是个活泼好动的性子,和小三定然能说到一处去。仲景的话,怕是会闷到人家姑娘。”
贺长恭:“……那您不用勉强小三了,因为人家就不会同意。”
祖母这是初到京城,不了解形势,也不知道孟大人的“江湖地位”,只按照在村里时候的想法,觉得自家条件尚可,有喜欢的姑娘就去提一提。
文氏但笑不语。
贺仲景若有所思。
韩氏道:“为什么不同意?季武长得模样好,还有功夫,又听话孝顺,哪样不好?”
“孟湘湘是花的话,三弟就是牛粪。”贺长恭直截了当地地道。
韩氏不乐意了:“狗剩,你怎么能这么说话?再说了,花长得好,也得肥料不是?牛粪怎么了!”
在维护自己儿子上,母亲总是不遗余力的。
贺长恭道:“人家爹,是皇上面前都能挂上名的。咱们有什么?”
“那咱云清,还给公主治病呢!”
儿媳妇同样是宝儿,谁都比不过!
韩氏这人最大的好处,就是觉得自己儿子儿媳,那都是天上地下绝无仅有的好。
比如沈云清,其实除了下厨房,并不爱做家务,和村里那些能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农忙时还能下地帮忙插秧的壮实妇人没法比。
但是韩氏就觉得,沈云清能赚钱,比别人都好。
然而她也并不知道沈云清到底赚了多少钱,听说别人夸赞,谁家儿媳妇生财有道的时候,韩氏又觉得,那等出头露面的人,定然不如沈云清顾家。
总之,就没人比沈云清更好,总是用沈云清长处去比人家短处。
这种心态下,就算她总是让人怀疑她智商,沈云清对这个婆婆,也是讨厌不起来。
贺长恭说不通,闷声道:“祖母,您和娘说吧,我得出去劈柴了。”
倘若只有一个人能说动娘,那一定是祖母。
和娘说话,心太累了,不如劈柴。
贺长恭还顺带着“解放”了沈云清:“你不是还要炒菜吗?走吧。”
别让她被娘荼毒耳朵了。
和谐,一家人要和谐。
等他们出去之后,贺仲景轻声道:“祖母是想帮孟家解围吗?”
“确实有那个心思,但是也确实觉得,小三和那姑娘性格合得来。”文氏笑道。
“只是季武没有娶亲的心思……祖母,您为什么不考虑考虑我?我其实,比季武更合适。”
他是老二,没有越过他给老三娶亲的道理。
而且他是读书人,书读得还能入孟大人的眼。
“哎呀,”韩氏激动了,“仲景,你喜欢孟姑娘啊!那敢情好!”
文氏淡淡道:“茶凉了,你帮我换杯热茶来。”
“都傍晚了,您少喝点茶,本来就睡不好。我去给您倒一杯热水吧。”韩氏连忙起身道。
“好。”
韩氏出去,文氏脸上的笑容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