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37651433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过完年的时候,我也正式进入,工作状态。
查看了,今年的财务报表,今年经济总产值,清江以南,居然达到了45万亿新币,清江以北,经过统计,达到了5千亿新币,他们几个月时间居然达到这么多。
对于人口报表,我也查看,清江以南居然达到了,150亿人,一年时间增长20亿人,这一次统一可想而知,简直就是人口大逃亡了?
清江以北,居然还有50个亿,听下面的人报道统一后,清江以北的居民排的长龙过江,还有居然用竹筏泡沫,游泳过江简直就是不要命?
看样子,北方政权的统计数据有问题,也能理解,毕竟他们没有系统,不可能做到100准确。
也就是说,清江以北,人均产值达到了1百新币,清江以南,人均产值达到了5000新币,两方的经济差距,50倍呀,那是啥概念?
我以前时时观察他们的状态,对于这个数据,我也不是很惊讶。
我决定,去清江以北,看看实际情况,看看经过这几个月建设发展成什么样。
经过几个月大迁徙,现在还有人断断续续的从桥上过去,这些人穿着破衣烂衫,每个人拿着一大堆食物。
低着头排着队向前走,我看到报告不是他们发展的很好吗?
怎么统一后差距那么大?
真正看见老百姓过成这样,再对比数据完全是两回事,数据是冰冷的,人是鲜活的。
我叫来市长,问他怎么安置灾民的?
他说道,已经从中央申请了一笔钱下来,大量增加工厂就业率,还有搞基建修建房屋,尽量创造更多的就业率,留下实用的东西。
减少浪费,修建工厂,技术学院,配套完整的生活设施,改善老百姓的生活。
暂时为了不让这些灾民打扰到本地居民,他们过完江后会安排在集中的地方,那里有专门的,生活设施,医疗人员,及各种所需要的,都进行了安排,妥善处理。
我问道现在一天过江大概多少?
他回答到现在,每天大概有五万,他们在这里生活一段时间后,会被安排在后方,其他城市也需要大量的人员,特别西山以待。
我点了点头,下面的人要报到,地方政府,上报的救灾款都已批下去了,到底花了多少钱?
去年,光清江以南灾民的救灾款还有安置款,总共花掉了,5万亿新币,大多数钱都不是直接用在灾民身上的。
把这些钱用于修建居民房,各种配套设施,购买各种物资分发给,灾民,当然需要还钱的,只不过是按照实际情况来论。
对于各种救灾物资是免费发放一段时间,等他们,安定后就停止发放救灾物资,给他们安排工作,让他们自理谋生。
民间还有自发力量来救助,清江以北的灾民,可以说,这场统一引发的问题,是举全国之力慢慢解决的。
我们开始进入,清江以北,看见重新规划的城市,在不断的建设当中。
这些老百姓非常拼命的干活,也听指挥听管理,他们得到的报酬,也相对要低,但比起当地来说,已经高很多。
经过几个月,建设,已经有一些产业投入使用,有些房屋已经改造可以入住,所以去清江以南的人越来越少。
如果能活下去,谁愿意背井离乡?
他们看见大量的物资运进来,建设他们的家乡,他们都非常的卖力工作,一个是为了挣钱,一个是为了让自己家乡能养活自己。
建设的越好,他们得到的待遇和机遇都多,家乡建设好了,就不用背井离乡出去讨生活。
可能是他们以前,有力气都没地方卖,想吃饱饭完全靠天意,现在要工作了,有挣钱吃饱饭的机会,你不干,有人干,谁愿意偷懒耍滑被赶走?
我们也进老城区看了一下,这里楼房都比较少,大多数都是土墙,房子居然还有茅草房?
他们这些年把钱花到哪里去了?
把粮食又弄到哪里去了?
老百姓为什么会过得那么辛苦?
还是想办法,怎么让老百姓过的更好?
我路过老城区,找了一些这里的居民聊天,问道,这些年过的怎么样?
有些居民一听,现在已经过的很好了,只要你身体健康,四肢健全,都能找到工作,挣的钱都可以养活一家人。
这里的工作人员,政府人员都对我们很尊敬,没有用高人一等的眼光看我们,我们的日子要比以前好太多了!
往事大家都不想再提,奋斗,创造美好的明天。
我听到了一位老人家的回答,我说这位老先生回答的很好,往事不再重提,家都忘掉过去,奔向美好的明天。
来了一阵,强烈的鼓掌声,走访了几家城市居民,他们的生活水平条件都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