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壬飞此番一路行来,主要是存着找寻六耳的打算,其次也算是给自己放个假。
“行了,愿意游历就游历一下吧,有事记得给为师打电话!”壬飞招呼一声,乘云而去。
远处传来六耳恭谨的声音:“拜别师尊!”
颛顼出世,护道之人为地仙之祖镇元子大仙。颛顼接任人族共主之位时期,是人族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以往之人族是把巫人一族排除在外的。现今的人族可是涵括了巫人一族与人族,说明白点就是人族疆域再一次增加了。
颛顼统教化,促族群融合,重视农桑。依照新的人族疆域,颛顼将人族疆域初步划分九州,施行“人族平等、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的人治理念,定下四季之别和有助于农桑丰收的二十四节气。
颛顼治世七千八百年,人族一片祥和,天地人三道功德降落,成人皇果位,修为至准圣巅峰境界,入人族祖地。
颛顼之后,传位于帝喾。帝喾之才能,更在于人治。
帝喾出世,师从玄都大法师,自继位来,首重农桑。人民安居乐业,路不拾遗,欣欣向荣,盛世之风不过如此。因洪荒万族征战,人族安居乐业更显“鹤立鸡群”,一时间众多疆域附近种族来投,史称帝喾之治。
历近七千年,帝喾功德圆满,天地人三道再降功德,帝喾禅让人族共主之位于尧,修为至准圣巅峰境界,入人族祖地。
尧之出世,拜师截教三霄之云霄,因在唐地任人族共主,在位期间奉唐为号,史称唐尧之治。
尧有大毅力,行走人族疆域,了解人族新出的困惑,致力于人族大力发展后新出的问题做了相应的律法改变。后世观之,以尧时期为人族发展之基,重之又重。
尧治世六千余年, 天地人三道再降功德,唐尧禅让人族共主之位于帝舜,修为至准圣巅峰境界,入人族祖地。
帝舜拜师阐教之黄龙真人,统人族度量衡,初分人族宫商角徵羽五律。帝舜之难,难于时运不济。
时后期,洪荒水患肆虐,灾祸频发,舜初治理水患不谐。遍访人族大贤治理水患,为大贤五岳推荐,赋重任于有崇部落首领——鲧,同时也是黄帝的六世孙。
鲧治水九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以障法暂息水患,然功用不成,水害不息。水患再次爆发,更甚于猛虎,人族因此损失惨重。
舜以鲧为大贤,再拜。鲧因损害人族众多,又没有更好的办法,推辞不受。舜三拜,鲧再三拒之。鲧返回部落途经羽山之时,见到诸多人族惨状,一时间羞愧不能,羞愧跳洪水而死。
后世人因不知,常以为被舜赐死于羽山。
鲧死后,被洪水冲到岸边,因尸体腐烂,从腹中爬出一婴儿,生而能言,称之为禹。
舜之出世,惊动诸天大能,因帝俊讨伐归来,路遇此子以为不凡,收其为徒。壬飞感觉时机已至,乘云寻找大禹,错之一步。因地道镇元子、赵公明、帝俊太一互为盟友,壬飞主动放弃,遗留开山斧一柄,定海神针铁一块,算是见了小辈的赠礼。
帝俊掐指一算,知晓自己是抢了壬飞的机缘,当下承诺欠壬飞一份因果,壬飞笑而拒之,乃去。
大禹历时二十年成长,经众多大贤治理水患之法,领悟“堵不如疏”的真谛,后尝试在有崇部落带领族人治水。
大禹治水,开山铺路,遇水架桥,逢低洼之处建堤坝,因四河入东海。
历三年,有崇部落洪水初定。
舜知大贤乃鲧之子,纠结羞愧异常,不知是否该拜其治理水患。大禹闻听,携有崇部落水工遍行洪荒治理水患,舜闻言后赞叹不已:“吾不如其多矣!”
又九年,大禹初定九州水患,疏浚江河湖水无数,引入四海。
水患平息,帝舜有感证道在即,大禹因治水之功声望一时无两。帝舜禅让人族共主之位给大禹,人称帝禹。
大禹治水期间行走人族,自感管理不便,便对九州重新进行了细致的划分。担任人族共主四千年有余,仍然无功德圆满的感觉,询问师尊帝俊后,帝俊遍寻无果,复又寻壬飞。
“人族三皇五帝乃人族气运长盛根本,此为人道引导,人族永恒主角之基石。如今三皇归位,五帝仅差帝禹尚未归位,人族不圆满,自然无证道感悟。”壬飞看到帝俊苦恼,也不打机锋,直接讲清楚缘由。待到壬飞讲清楚,也不赴宴,又去寻找徒弟去了。
壬飞观之,倒也好笑。
帝禹闻言,命收集洪荒万铜,历一千八百年铸九鼎,命为九州之名。人族亿万万血炼制其中,于人族中心泰山遍告洪荒,以九州之鼎镇压人族九州,以保人族气运不衰。
祭祀结束,帝禹功德圆满,天地人三道再降功德,修为至准圣巅峰境界,入人族祖地。
三皇五帝时代,自此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