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六百一十九章 选择【1 / 1】

顾婉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七皇子和陈赋带回来的消息是和当初太子受伤有关的。而这个有关于谁,却是没再走漏出来。

不过陶君兰确定,必然是和李邺没有半点的关系。

李邺当然连夜被召进了宫中。这些消息都还是陶君兰自己让人打听出来的。而李邺,已是两天没回来了。从这点,就能看出事情的严重性来。

陶君兰心里有点儿不大安稳。她想进宫去打探一下消息,可想了想还是按下了这个念头:如今还是别太活跃了。

不过陈赋全须全尾的回来了,她倒是松了一口气:至少陶芯兰从今以后是不必再担心受怕了。

只是七皇子那头——懿妃如今大约都快要哭昏过去了罢?

就在陶君兰心中担忧此事的时候。皇帝则是在雷霆震怒。

七皇子已被妥善的安置了,好在虽说重伤可是太医说只要好好养着就能养好。此时陈赋和李邺都在屋中伴驾,看着皇帝发泄一般的将屋里能砸的东西砸两个遍。

李邺还好,毕竟已经习惯了皇帝这般越来越爆烈的脾气。倒是陈赋吓得够呛。加上本来身子就疲惫,便是越发的苍白了脸色,给人一种随时都要撑不住的架势。

李邺看了看陈赋,到底还是开了口:“父皇,陈赋一路劳顿,想来已是疲乏至极了。且让他先回去歇一歇罢。”

皇帝发泄了一通,如今理智渐渐找回,被李邺这么一提醒,倒是回过神来:“陈爱卿就先回去好好歇着罢。此次你立下大功,朕一定会好好赏你。”

陈赋此时也真是疲乏至极,当下也顾不得多说了,只简单谢了恩,就退了出去。除了身子疲乏之外,他也是迫不及待的想去看看自己的怀孕了的娇妻。

陈赋走后,李邺和皇帝之间倒是沉默了好一阵。沉默得太久,以至于气氛都有些尴尬起来。

“此事你怎么看。”皇帝终于还是出声了。坐在龙椅上却是没了平日的威严,只剩下眉宇之中的疲惫。这样的皇帝,看上去就和一个迟暮的老人没什么区别。

李邺仔细思量了一下,最终道:“或许,先将武王召回来?既是周朝余孽,那武王肯定也会被针对。”

皇帝目光闪了闪,最终却是叹了一口气:“你觉得真该将武王召回来?”

李邺微微一怔,随手双手交握住看向皇帝:“眼下平乱虽说重要,可是武王同样也重要。李家就这么几条血脉,大哥没了,我们不能再承受任何损失了。”

况且,武王其实被召回的话,其实对他而言是有好处的。至少不用担心武王立下战功,再由皇后操纵着来与他竞争了。

不过,皇帝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这般将武王召回,对平乱这件事情来说是极其不利的。

李邺还有个可能没说:其实武王也未必会奉命回京。毕竟这是难得的机会。

“不,不能召回。”皇帝摇摇头,一脸凝重:“若是在军中,千军万马护着倒是不一定会让人钻了空子,可若真回京的话——”

路上很有可能就会被人钻了空子,继而对武王做出什么事儿来。

李邺明白了皇帝的意思。登时只觉得两难:“那依父皇看来呢?该如何是好?”

“差人报信提醒一下,让他自己小心罢。”皇帝斟酌再三,最后说出这么一番话来。

李邺自然没有异议。

皇帝又道:“这次小七立下大功,你看该如何奖励他?”

李邺诧异皇帝今日怎么事事问自己的态度,不过既然荒地开口问了,那么他也没必要忌讳什么从而不敢发言。微微思量之后,他便是言道:“七弟已到了封王的年纪,我看倒是不如好好奖他一坐他满意的宅邸,再让他自己挑个满意的王妃。最后拟个尊贵的封号。”

李邺本想说直接封为亲王,可是觉得这个提议就算皇帝答应了群臣和宗亲也不会答应,便是压下不提。“七弟一向最喜欢兵器武艺,不如再赏他一套御赐的盔甲和宝剑,再给他一个将军的实权。”

这也算是变相的在圈走权力。李邺相信,七皇子捏在手里的,便是能为他所用。和他的也没什么区别。

皇帝所有所思的思量了一番,却是没立刻表态。只是又叫李邺帮着处理这两日堆积如山的奏章。

而就在李邺全神贯注的时候,皇帝忽然出声;“太子的事儿你怎么看。”

李邺下意识道:“其实的确是该早立太子。如今群臣心中不安,立太子安抚他们情绪也好。也省得朝廷动荡。”

“那你觉得,立谁合适?”皇帝紧接着又这么问了一句。

这下李邺便是不知道该怎么说了。他抬头看了皇帝一眼,然后才忽然意识到:皇帝这是在试探他。

面对皇帝审视探究的目光,李邺只是放下手里的奏章从容和皇帝相对:“立太子一事,自是该父皇拿主意。而且,我身在其中,为了避免有谋私之嫌,却是不方便议论此事儿。”

李邺这话很坦然,也很明白。

皇帝却是不满意,只轻哼一声:“太后是什么意思,你我都心里清楚,你又何必装糊涂?”

“太后中意儿臣,想来也是觉得儿臣能胜任的缘故。可这种事情,到底选择权力还是在父皇您手中的。”李邺的态度不卑不亢,甚至细细看去他眼底也不如面上神色温和,冷冷的透不出一丝温情。哪怕对面就是他的父亲。

“难道你看不出太后如今在逼朕?”皇帝的语气渐渐的冷了起来。

李邺的声音却是依旧平和:“可太后到底不可能直接立太子,只能用这种方式罢了。”太后的逼迫或许有作用,可那却不是绝对的。真正做主的,还是皇帝自己。

皇帝忽然收了冷意,转而言道:“你觉得王尚书如何?他有个幼女,如今刚十六,正要开始说亲。还有吴忌酒,他有个孙女,年方十七,也是十分合适。”

“父皇这是何意?”李邺的脸色微微有些发沉。

“朕决定从这两女之中选一人为太子妃,你喜欢哪一个?”皇帝微微露出几分笑意,不过看上去却绝不是因为高兴,反而是有一种得意的味道。

李邺深吸了一口气,淡淡道:“儿子不明白父皇的意思。”

“你选一个之后,朕便是即可下旨赐婚,然后再下立太子的诏书。”皇帝笑容越发明显,可那意思却是分明在逼迫李邺做出一个选择。

皇帝这话再明白不过:李邺想当太子,那么就必然只能选一个太子妃。这个太子妃,也只能是他给出的两个姑娘其中一个。

“儿臣不能选,也不必选。”李邺起身深深一拜,跪下道:“儿臣其实早就想请父皇允许,让儿臣立侧妃陶氏为正妃。”

李邺同样也是表明了自身的态度,不仅表明了,而且十分的坚决。

皇帝的面容一下子冷了下来,他盯住李邺沉声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怎么,你不想当太子了?朕说了,你若想当太子,那就选一个人罢。陶氏身份低微,绝不可能为太子妃。”

“身份低位又如何?”李邺自嘲一笑,态度却仍是坚决:“父皇何必逼迫儿臣?儿臣今儿索性就跟父皇表明了态度罢。若儿臣为太子,陶氏则为太子妃。儿臣若为端王,陶氏也必是端王妃。若儿臣是庶民,陶氏也为儿臣之妻。”

皇帝勃然大怒,冷冷道:“看来陶氏果真是该死。竟是迷得你什么都忘了。”

“陶氏并不曾迷惑儿臣,相反的,她是贤妻。陶氏替儿臣打理王府,生儿育女,处处贤惠能干。与儿臣风雨同舟,儿臣又岂能忘恩负义?”李邺只是伏地不起表明决心:“糟糠之妻不可弃,陶氏再不好,也是陪伴儿臣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儿臣不能没良心。若为了权力便是轻易背信弃义,对不起陶氏,纵然儿臣为太子,也于心不安。”

皇帝脸色大变,忽然发起怒来:“混账!你这是什么意思?!威胁朕?”

“儿臣不敢。”李邺只是如此回应。

而皇帝却是余怒不消,冷声道:“你既如此冥顽不灵,那便在这儿跪着,好好反省反省罢。什么时候想明白了,什时候再起来!若你一直想不明白,那便是跪死在这里罢。”

李邺硬邦邦的冷淡应道:“儿臣遵旨。”

李邺这幅态度气得皇帝甩袖而去,而且是真下令宝船太监:“给朕好好看着端亲王,不许他踏出屋子一步,好好反省!”

宝船太监忙应了,又让徒弟服侍皇帝离开。

看着皇帝走开了,宝船太监便是低声对了李邺道:“王爷在里面好好反省罢,奴才将门关上了。”

屋里没有其他服侍的人,只留下李邺一个人,自然也是为了方便李邺偷懒。宝船太监能帮的也就只有这一点了。

关上门,宝船太监低低的叹了一口气,对自己的小徒弟言道:“端亲王重情。若是跟着他,才是真正的福气哪。只是,如今他却是少不得要吃些苦头了。”

皇帝明显着就是为了为难李邺罢了。至于原因——宝船太监心知肚明,却是不好明给李邺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