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119章 撕开朝堂一个口子【1 / 2】

孤独的根号33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古今多少次改革,都因为改革者死去,而人亡政息。

宋代的王安石,明代的张居正。

只有出现一个新的利益集团才会使得一切不至于人亡政息。

朱瞻堪便给老大哥朱瞻基注入了这个思想。

而这也是当初朱瞻堪的打算,作为其中一步垫脚石的就是成立经商司!

大明的基础阶层便是士农工商。

士的位置已经被诸多儒家读书人给占据了。

农供养天下赋税就已经足够费劲了,除非把土豆、红薯之类的亩产巨大的作物发展起来,农家才有发展自身的能力。

工就更别提了,在人口红利面前,发展科技便代表着很多人会失去工作。

而且在小农经济的明代,基本不可能有太大的发展。

科技的发展也要一步步来。

可是商人,还是有机会在密不透风的儒家利益集团中,分出一杯羹。

朱瞻基第一次听到六弟给他画的大饼时,思绪无比的彭拜。

直到现在,才在皇爷爷面前吐露心中所想。

朱瞻基正色对朱棣说道:“学子含辛茹苦,苦心孤诣读书十年,所求为何?”

“无非就是金榜题名、光宗耀祖。”

“而中举便意味着他们可以成为一名官员!享受皇恩浩荡,免税免徭!”

“朝堂之上,只有这一种选拔官员的方式,是否有些过于单一?”

朱棣坐在龙椅上,仔细分析朱瞻基说出来的一番话。

不得不承认,朱瞻基提出的问题,确实存在。

而且在现在的大明里面,其实已经相当严重了。

最明显的就是这几天,文官集团几乎已经裹挟了大明的意识。

朱棣将目光放在朱瞻堪身上。

太孙平常的学习绝对不可能接触到这些知识。

那些他给太孙找出来的老师也不可能把这些知识教给太孙。

所以真相只有一个!

传授这些知识的人,就是他的老六孙子——朱瞻堪!

朱棣迟疑片刻,多年根深蒂固的思想,让他还是看不太上商人:“瞻堪,你心中可有详细的规划了?”

朱瞻堪摇了摇头:“没有详细计划,只是有这么一个想法,扶植商人来抗衡儒家。”

他站起身来,踱步道:“之所以扶植商人,并不单单是因为朝堂之上那一点事情。”

朱瞻堪转而对着太子问道:“父亲,您觉得天子之权来自哪里?”

朱高炽整理一下语言,用他所学的程朱理学解释道:“为人君正其心术,立纲以治国,正所谓,治国须恤民,恤民需立纲。”

太子鸡贼的没有说出自己的理解,只是将程朱理学的理念说出来一部分。

“二叔、三叔如何觉得?”朱瞻堪又看向汉王与赵王。

汉王道:“肯定来自于兵权!”

赵王道:“来自于钱粮?”

朱瞻堪没有确定也没有否定,便道:“天子之权表现在统治万民、军事决策、颁布法令、管理朝政。”

“可是,天子一个人根本没有办法实行所有的权力,只有将权力分给中心官员与地方官员,令官员们帮助天子、辅助天子履行这些权力!”

“也就是说,实际上天子之权还是有限的,名义上诸多权力归属于天子,实际上并不能将所有权力握在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