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泡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吕小燕呵呵一笑:“怎么可能,他被我推荐去拜了师傅。”
“……”这么刺激的吗?自己这才走了几天,就感觉帝都的天都变了。
原来师傅推荐“小二”拜了一位勤行的师傅赵桂山,行里人称“赵头儿”。
这位老先生可了不得,就算是陈阳都知道这人的名字。
赵头儿是早些年仿膳的服务员领班,因为工作需要,所以一年四季都穿着一身蓝布大褂、白袜子、布鞋。
不仅是他,就是他的徒弟也都一水儿这个打扮。
为什么?
因为他觉得他们这行在以前,那是一门学问,他这些年就是越研究这行越爱这个,又因为工作都是传统名店,多是古风装修,所以他就用上了这套行头。
几年前他刚刚退休,还有报纸去采访他,陈阳记得看过报道。
报纸上几个小故事特别让他记忆犹新。
话说开饭馆的很多时候都会遇到性子急的客人,刚点完菜坐下就催菜。
这种客人一般是不懂吃的外行,最难伺候,这时候,就要看堂倌或者服务员的本事了。
当时赵头儿出马,几句话就把那客人说得舒舒服服,火气全消。
他说:“火候不到家,不能给您端上来,情愿来晚了换您两句骂,也不能端上不好吃的让您生气,您稍微等一等,这就来。”
您听听,这话说得多绵软得体。
有的客人吃菜喜欢挑毛病,批评灶上手艺太差,这位赵头儿也有一套说辞。
他说:“您家里都是吃过见过的,我们灶上怎么说也没法子跟您家里掌灶的那位比,不过在我们这一带大小饭馆,我们大师傅也是数一数二的了。”
得,一捧两抬举,客人怎么也不会炸毛了。
你们去某家饭店是不是会经常评价:“艹,这家的菜,不如以前,越做越回去了!”
遇到这种情况,人家的回答更妙:“各位这口味越吃越高,以后要常来店里多给指点指点,咱当然就不会这样啦!您要是不来照顾,那咱可真要回去啦!”
像这样的小故事,陈阳记得当时还记录了好些个。
赵头儿也因为干一行爱一行,很多人就冲着他的名头去消费。
所以不管他去哪家馆子,那家馆子的生意都超级好。
一时之间,赵头儿也成了帝都勤行里的no1
陈阳一边听一边暗暗感激,师傅对人,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徒弟,都能为他们设身处地的着想。
自己之前一直觉得,只要自己学会了手艺,随便漏一点给身边人就足够他们生活了。
但师傅却不这么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像师妹、王健他们都还年轻,身上多门手艺总是好事儿。
自己徒弟疏忽的地方,他仅仅两天就给查漏补缺了这么多。
陈阳着实有些汗颜。
看来将来自己也要改变思路。
就比如师妹他们,虽然很多菜不能教给他们,但他们的基本功不能拉下,不然自己可以教给他们的菜色,他们也掌握不了。
人家信任你,二十啷当跟着你打拼,一晃中年了,什么都没学会,就算会的那些菜品也不过是空中楼阁,那岂不是耽误人嘛!
想到这,陈阳给师傅点赞。
当他跟着师傅来到后院,小师妹一边打哈欠一边扯了扯陈阳的衣角。
“师兄!可以跟师傅说一说,让我补会觉吗?”
陈阳看着师妹一脸期待,他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
“年轻啊,终究不能理解班主任和学习委员的苦心!来,师妹,灌了这碗毒鸡汤,十个土豆切银针丝,不完成不休息,比心!ㄟ( ▔, ▔ )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