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三千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贾敏和贾玫是同胞姐妹,但是贾敏是一个穿越者,有一个不大的金手指,贾玫才是原生的贾敏,可惜被穿越者抢了名字。贾敏拥有前世记忆,自然比贾玫这个纯小孩更受父母喜爱。所以贾敏早早的传出了才女之名,八岁的时候就能做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名句。虽然贾玫也异常聪慧,但是有贾敏珠玉在前,也只在闺中传出了一个,玫姑娘聪慧不下于敏姑娘,只是安分守己罢了。所以说贾敏的名声并不是怎么好。
贾敏作为穿越者,对一生一世一双人,自然有着期待,所以说,贾敏的目标自然是林海。但是贾玫也不想嫁给周允,因为蜀王府根本就不应该在这一次的选亲之列,若是就这么嫁进去,绝对是破坏了人家家里看好的对象,还没进门就得罪公婆,这是作死的节奏啊!
在劝说贾代善无果的情况下,也表示任凭父亲做主,反正贾敏看上了林海,自己就只能进蜀王府了。建康帝看到贾代善的选择之后,鼻子都差点气歪了,你想把闺女嫁给林海,你随便,但是蜀王府,那是你能随意拣选的地方吗?这事传出去,只会是,自己这个昏君帮着自己的宠臣,欺负蜀王府。但是君无戏言,自己的许诺,捏着鼻子也要认。直接下了圣旨。
林家接到圣旨,那叫一个喜不自胜,在林铮看来,自家的爵位到自己就彻底没了,贾家最少还有四代的爵位,而且贾代善是当今的宠臣,又是国公,对自家儿子的仕途必有提点。在林海看来,贾敏才名在外,必然能与自己琴瑟相和,成就一段佳话。
而蜀王府接到圣旨之后,硬挤出笑容送走了礼部的官员,完了事,把圣旨供奉到祠堂之后,也是生闷气,这贾家欺人太甚。但是现在当务之急是老太师那边,虽然两家没过明路,但是这段时间的往来,大家也是看在眼里的。怎么办?无奈之下,让周允拜在了老太师长子名下,学习丹青之术。这也算是两家的遮羞布。
张静雯离开派人打听,到底这桩婚事是贾家谁的主意,若是贾代善或者史氏的主意还好说,若是这个贾玫的主意……万幸后来调查结果显示,这个贾玫是反对过得,还算得上是心明眼亮。
贾敏作为长姐率先出嫁,由于林海自己只是一个七品的殿院御史,家里是侯府,但是林海却没有世子封号,也对,但凡是林海有世子封号,他也不会去考科举。
比如说贾家,贾敬是宁伯贾代化的次子,他才会考科举,只是自家大哥死了,他才能袭爵,贾琏完全不考虑科举的事,贾政和贾珠就需要认真读书,争取科举入仕。贾政一心让贾宝玉读书,恰恰体现了贾政对爵位没有非分之想,也是,一个四等将军,若是贾赦传给贾宝玉这个侄子,还会再降个一两级,仅仅相当于六品官的爵位,还不如随手捐的官大呢。(明清两朝对有爵位在身的人科举限制挺大的。世子是爵位体系的一部分,世子的级别就是自己袭爵后的级别,但比同级别低。比如降一等世袭的国公爵位,他的世子,就等同于降一等的郡公)
林海自身没有爵位,官职也不大,所以哪怕贾敏是国公嫡长女,嫁妆也不能超过48抬,只能坐四人小轿,陪嫁人手也不能超过八人,家具也只能用大红酸枝这种级别相对较低的。准备嫁妆可不能像小说里那样,把箱子做大,箱子的长宽高那是有理制规定的,品级不一样,大小也不一样。最高品级迎娶皇后,太子妃,王妃,可以用长三尺五寸,宽两尺二寸,高两尺二寸的箱子(约80x51x51厘米)。而七品官只能用长二尺六寸,宽一尺八寸,高一尺六寸的箱子(60x42x37)(找这些数据快累死我了,网上根本没有,我翻了好多专家的论文才找到,远没有电视上那么大)。当然民间更小。
嫁妆箱子不是用绳子捆起来,插上棍子抬着,而是有专门抬嫁妆的架子,像是一张矮桌,两头各伸出两根棍子,嫁妆箱子放在上面,方便晒妆。当然真正的婚轿也不能是在前横杆上绑着绳子,再用棍子穿起来抬着,四台就是纵杆前后各自伸出抬杆,八台则是要横杆先向两边伸出,再前后伸出抬杆,总之结婚的东西尽量不用绳子。
而且怎么装箱子也有讲究,不能说是你装上满满一箱宝石就行的。嫁妆打头的一定是实用性锅碗瓢盆,衣服,蚊帐,被褥,火盆,木炭,恭桶,家具代表。然后是代表土地的土坯块,代表房子或店铺的瓦片,后面是送给婆家所有人的衣服鞋袜,再后面才是金银首饰,家用摆件,最后一台是一口棺材。整个嫁妆就表达一个意思,我家闺女嫁到你家,从生到死,不用你家的东西,对我闺女客气点。
实际上贾敏的四十八台嫁妆,由贾家自行置办四十抬,其它的八台由亲友闺蜜添妆而成。而这四十抬里面,真正值钱的摆件,宝石,玉器,书籍,稀罕布料,首饰等一共有也不过十台,其它的三十抬都是功能性的嫁妆。
而贾敏成亲后则又弄出了幺蛾子,贾敏以自己年纪小,过早圆房,过早的生孩子,对母子都不好,坚持分房睡,反正有年过四十无子方可纳妾的祖训,也不怕有别人勾引了林海。林家碍于贾家的威势被迫同意了。但是人家承诺不纳妾,可没说人家不要通房,林海先是把身边的大丫鬟开了脸,收进房里,林母又把身边一个丫鬟也给开了脸,又在外面买了一个,明里暗里让贾敏也准备一个丫鬟,贾敏没同意,林母索性又买了一个。这样贾敏还没圆房呢,林海就有四个通房了。
什么叫妾,纳妾也是要文书的,上报官府的,受法律保护的,若是品级够高是可以给妾申请封号的。不同品级纳妾数量有严格限制,不能随意买卖,打死更不行,当然以妾为妻,宠妾灭妻都不行,妻对妾有着绝对的控制权。妾生的孩子叫庶子,庶女,真正讲究的人家会把庶子庶女认到嫡妻名下,以彰显大度,称呼嫡妻为母,称呼自己亲妈为姨娘。分家的时候庶子是可以参与分家的,约束不严的庶子是可以考科举的,不过由于潜规则,庶子一般不进殿试前十,当官也很难达到四品。
什么是通房,通房就是有用的时候叫过来,用完了就赶走,坚决不能过夜的人。而且通房本质是女婢,打死罚点钱就行,最多打板子,主家随意买卖。只要你养的起,你想养多少都行,永远没有封号,讲究的人家会把家生子或正常买来的叫做良妾,青楼出身的叫贱妾,真正的妾则会称之为贵妾或者如夫人。万一一不小心生了孩子,是婢生子,是奴籍,别说科举了,连去当兵都没有资格,至于家产更是没有任何关系,碰上狠点的主家,直接卖了或者让他们和家里的家生子联姻。所以贾环和贾琮根本不读书,没必要。
至于外室,地位更低,被人抓住就要浸猪笼的,生的孩子叫奸生子,基本属于人人得而诛之的节奏。
结果一年不到,建康帝驾崩,太子继位,尊先帝为景皇帝,庙号英宗,史称英宗景皇帝。新帝下旨,于次年改元为太康,并且要求,满朝文武,为先帝服丧三年,27个月。贾玫的婚期被迫推迟。同时林母也一直在抱怨,若不是贾敏瞎折腾,她说不定已经抱上孙子了。
好不容易,国丧结束了,贾敏所说的年纪也到了,她却在纠结林海有通房,身子不干净了,迟迟不肯圆房。却在此时,婚期被推迟了两年多的贾玫终于成婚了。
由于之前蜀王周林干了一件让朝廷惊掉下巴的事儿,他上书把家里的爵位,全都让儿子周允袭了,然后亲自坐船出海贸易去了。这让太康帝高兴的不得了,首先来说这爵位不在大小,袭爵的人辈分越小,威望越低,现在的周允是双王爵,但是就朝中威望来说,都不一定能比得上一个新封的侯爵。而周林亲自出海贸易,除了让蜀王府得到不少经济利益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好处,而且还亲自断了蜀王府一脉,造反称帝的可能。商贾之人,岂可为君,天下的读书人都不会同意的。
所以到了贾玫出嫁的时候,则变成了迎娶王妃,规制一下子大了起来。首先原本贾玫作为国公嫡次女是不能享受嫡长女96抬嫁妆的规制的,当然贾敏也没有享受到。但是这么一来,别说96抬了,王府世子的108抬都不行了。所以说,贾家总共为贾玫准备了128抬嫁妆,另外东平王府,上门添妆,加上御赐的嫁妆,足足160抬,和长公主出嫁,太子妃过门也不差什么了。还没有离京的贾敏,嫉妒的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尤其是那异常精美的王妃喜服,皇宫造器监制作的千工拔步床,和一水的花梨家具。再想想自己为了所谓的一生一世一双人,而付出的代价,更加郁闷了。
亲眼看着自家妹妹捡了自己不要的蜀王世子,然后风光大嫁。自己怎么当初就没有想到不能纳妾还有通房这种东西,真是眼瞎看错了人。
贾玫进门,四个月,蜀王府就传出喜讯,王妃怀孕了。贾敏也意识到了危机,孩子才是自己在这个世界的立足之本,这个世界对于女性极为不友好。开始给自己做心理建设,没关系,就当被狗咬了一口……
结果还没有做完呢,林老爷林铮就去了,死前唯一的遗憾就是没能看到孙子出生。从这一天起,林母看向贾敏的眼睛里都带着火,林海对她也不冷不淡的。又是27个月的守孝,这一次不仅是守孝,还要回乡丁忧。林海就带着全家扶灵回了姑苏。
太康四年,贾玫顺利生下双胞胎,这一下不止是周林,连在道观里面修道炼丹的周野都跑了出来,还亲自掐算给两个重孙子取了名字,周瑾,周理。这可是自打前朝王家开始,都没出现过两个嫡子的情况,他认为是自己这几年,潜心修道感动了道祖,才给他们周家赐下了两个嫡子。
所以把周林和周允叫到身前,嘱咐,他们家,无论是前朝还是本朝,杀戮过重,子嗣艰难,现在有了两个嫡子,乃是道祖恩赐,不可得陇望蜀。所以要求周允不可有二心,不可纳妾,不可有通房,不可养外室,不可进青楼。总之一句话,周允不能和除了贾玫之外的任何人发生关系。怕的就是万一有了其他孩子,冲撞了两个重孙。甚至让周允立刻上书,给二人请封世子,就这样还是奶娃娃的周瑾成了蜀王世子,周理成了长安郡王世子。
把太康帝乐的更是见牙不见眼的,蜀王和长安郡王终于要分开了,没有了两王合一的声望,威胁大大的降低。
再说回贾敏这边,林海好不容易快出父孝了,结果贾代善又死了。虽然不影响林海起复,但是朝廷也没有缺人到要征召一个需要守孝的人的地步。所以虽然林海没有丁忧,但是也没设么官职。本来按照传统,贾敏只需要守一年,也就是九个月的孝,但是太康帝继位之初,就下了旨意,父母对儿女的感情和付出是一样的,所以通通三年。
贾敏和贾玫一起守孝三年,周允和林海作为女婿也应该守孝一年。而周林在有了孙子之后,就再次杨帆出海了,至于亲家公死了,关我嘛事!难不成还要放两挂鞭炮庆祝庆祝。虽然周允娶了贾玫,但是由于贾代善和史氏的算计,让两家的关系不能说是亲密无间吧,只能说是势不两立,连貌合神离都算不上,根本就没有貌合。连走年礼,都是坐一会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