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31章 李纨,庶姐,亲事【1 / 1】

徐氏三千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大夫这段话,别人不一定听懂,但是贾母听懂了,意思就是得抓紧给贾珠娶媳妇了,要是再不娶,说不定就等不到娶媳妇人就没了,或者说现在娶媳妇说不定还能有个后,以后可就不好说了。所以贾母也紧张了起来,但是娶谁呢?

原来贾珠的媳妇李纨因为某些原因成了贾瑚的未婚妻,因着年龄还小,定下的是明年年初结婚。其实原来贾珠能娶到李纨,充满了偶然。

贾瑚没了,贾琏是袭爵之人,不用考虑科举,所以作为一等将军的贾赦的荫生名额只能给贾珠,而贾珠进了国子监,才和李守中有了接触,李守中作为国子司业,个人能力就到这里了,再升官就需要外力了,所以两下一合计,贾府想办法让李守中升官,李守中把闺女嫁给贾珠。至于说李守中看中了贾珠这个人,就是开玩笑,如果贾珠有能力,不就去参加科举考秀才去了吗,哪至于靠荫生进入国子监。

由于贾瑚没死,而且被穿越了,自然进学的就成了贾琏,贾珠没有了荫生的机会,就要去考小三试,得了秀才,才算进学。自然也不可能认识李守中。

其实对于贾瑚从没见过,但主动求娶李纨这件事,整个蜀王府没有一个不纳闷的,漂亮,贤惠,还是精明,原著几乎没提啊,出场就是个寡妇,这些东西都和她无关了,仅仅表现出来的就是李纨把贾兰教导的不错,而且立志守节没出过差错,还有点抠门。

一度周瑶都以为贾瑚会娶秦可卿,毕竟这可是号称兼美的人物,结果却被打了脸。

现在贾珠没有媳妇,而且还要早一点结婚,未来可能还要面临守寡或者守活寡,还要能撑得起这一房,最好是有独立养大孩子的能力,还能处理的了贾珠房里的这群莺莺燕燕。这就要求女方能力强,手段硬,身体健康,还得老实,王氏自己还得压得住。林林总总一大堆,王氏自己也不知道还有什么人可以选。

贾母安排了人伺候贾珠吃了药,休息之后,便和王氏一起离开了,至于王家安排的两个通房,王氏也不敢处理了,只是让其他人盯着她们不让她们作妖。

要说姜还是老的辣,贾母立刻命人把当初卖人的人牙子叫了来,开始盘问,最后拿到了一些相关证据。这才开始和王氏合计贾珠的媳妇问题,两个人这一次也算是齐心,虽然目标不一样,但是目的是一样的,就是给贾珠骗个媳妇回来。贾母盯上的是荣国府庶长女的嫡次女。

贾敏作为嫡长女怎么会被称作四姑娘,原因就是上面还有三个庶出的姐姐,由于结亲时贾代善尚在,所以基本上都还不错,要么是小官的嫡子,要么是大官的庶子,要么是新进的寒门进士。总得来说还真的不错,甚至得说是相当的好,若不是有蜀王府撑着,贾敏的婚姻状况都有所不及。

老大就叫贾红玉,非常应付的名字,当时嫁的是光禄寺典簿的嫡长子,从七品的小官之子能娶到国公府的庶女也称得上是高攀了,但是贾红玉的丈夫却非常争气,结婚的当年秋天参加秋闱,次年高中进士第十七名,现在是礼部郎中,正五品,比贾政还高半级。她的嫡次女因为祖父祖母的孝期,被未婚夫退了婚,如今已经是十六岁了,还没有许亲,贾母就看上这个姑娘了。毕竟现在要找一个定了就能成婚,成婚之后就能生孩子的人还是非常困难的。

而王氏则盯上了自己娘家,贾珠的身体已经决定了他基本上就是混吃等死一辈子,没什么出息了。所以找一个家境殷实的媳妇,就变得非常重要。自己有王家的把柄,想从王家找媳妇也不难,甚至可以说除了王子腾的女儿,找谁都不是问题,还能让王家捏着鼻子准备嫁妆。关键是来人是她的侄女,她能在先天上压制她。碰巧的是,留守金陵老家的王子胜,把自家女儿送到京城来了,说是让王子腾帮忙说亲。

事实就是,王熙凤不甘心王子胜把自己嫁到小门小户去,可惜王子胜的人脉关系就到此为止,实在满足不了她的要求,而王熙凤也不是个逆来顺受的主,把她爹闹腾烦了,就送到了王子腾这边,毕竟王子腾的交际面比他可高多了。对于王熙凤的亲事,王子腾也头疼,地位低的王熙凤看不上,地位高的,人家看不上她,高不成低不就的就这么一直耽误着。

于是两个人就各自朝着自己认定的方向努力,成一个也是好的。贾母先是递了帖子,让贾红玉,贾云香和贾玲玲回娘家,理由就是想这三个女儿了。这三个可是正经庶女,是要叫贾母母亲的,她们的亲娘是贾代善正经在册的妾。但是三个人和贾母的感情怎么说呢,要说是一点没有夸张了,但说有多深厚那是不可能的,双方基本上除了过年过节也几乎没有什么往来。

这一次送信把贾云香给下了一条,收到消息之后立马到佛堂里面给菩萨上了一炷香,求菩萨保佑贾母身体健康。你要说她关心贾母那是不可能的,只是因为她的长子今年刚刚过来秋闱,也想明年的春闱中有个好名次。万一贾母没了,作为外孙要守孝一年,下一次春闱可就要等到三年后了。没错,不止是贾云香,连贾红玉和贾玲玲都是这么想的,贾母这是大限已到,先是见了自己的两个亲闺女,然后又见见这三个庶女,想必这是生前最后一面了。

所以第二天出门的时候都打扮的非常喜庆,毕竟最后一面,穿的喜庆一点也好冲冲煞。但是看到贾母的时候,三人都是一愣,这红光满面的样子,怎么也不像是大限将至的人啊。

贾母面上和善,可心里的急躁却是掩盖不住的,只说了几句话就把话题引到今天的主题上来了。先是问贾红玉,“大姐儿,你家的二丫头,经历了这种变故,可有了合适的人选了?”

贾红玉还没有反应过贾母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来,所以还是照实说了,“回母亲,这事我之前委托给五妹妹了,五妹妹也给说了几个合适的,我也想再合计合计就定了。”贾家出去的五个女儿虽然嫡庶不同,地位更是千差万别,但是相互之间关系还是不错的,只是都和贾府的关系一般。贾玫确实给贾红玉的二女儿挑了几个合适的男家,贾红玉也有看对眼的,只是对方正在准备明年的春闱,实在不好打扰,只是双方父母都定了,由于还没有走亲,所以也不能往外说,万一人家不要了,这样女方就彻底嫁不出去了。只能说有目标还没有定。

一般情况下,这种话就代表着基本上没啥问题了,可惜贾母就盯上人家闺女了,权当没听懂,就直接说道,“你这孩子,去打扰你五妹妹干什么,她府上今年也算是多事之秋,我这里就有一个现成的好孩子。”

听到这里,贾红玉心里咯噔一下,这是要说给谁啊,贾母的眼光她可不信任,“大姐儿,你觉得咱们府上如何。”

“母亲这话说的,咱们府上虽然比不得那些王爷,可在京里也算是数得着的人家了,若是和咱们府上差不多的人家,我们家二姐儿可配不上人家。”这话说的也没错,由于贾母还在,她一天不倒,这荣国公府就能叫一天,毕竟她是国公夫人,整个京城虽然一个个都挂着国公府,但是都是天子恩典,真正像荣府这样名正言顺的,真的没有几个。仅有的几个那都是开国国公,功劳巨大,国公爵位世袭罔替的,就贾红玉的家庭,真的配不上人家。这句话也同时拒绝了嫁给庶子这个选项。

贾母依然自顾自的说,“我说的这个孩子,乃是国公的嫡孙,其父虽然无爵可袭,但也是朝廷重臣。”听到这里贾红玉就联想到了一个人,鲁国公嫡次子的嫡长子。鲁国公的嫡次子在南洋地区横冲直撞,担任南洋指挥使,被封为横海将军,正三品的武将,他的嫡长子也是一员猛将,对于各种水战战法异常精通,只是长期戍边,尚未娶亲。年龄也不小了,这是鲁国公请旨把他接回来的,婚后就要带着新媳妇去南洋了。但是双方的身份差距有点大吧,贾玫都觉得两个人没戏,贾母还有这关系。不是都说这些开国勋贵和四王八公关系极差吗?

带着好奇和满心期盼,贾红玉急忙问道,“母亲说的是……”

“哈哈,这个条件不错吧,我说的正是你二弟的长子贾珠。”贾红玉这个心啊,从天上吧唧摔到了地上,摔得稀碎稀碎的。你是怎么有脸说从五品的工部员外郎是天子重臣的。她的丈夫是礼部郎中,都不敢说是重臣。在京城低于四品的京官,除了京城的地方官,比如顺天府尹之类的,或者是单独一个部门的长官,比如钦天监,上林苑,这样的,就是打杂的。

而且贾珠是个什么情况,贾红玉是一清二楚,毕竟这么多年奉承蜀王府,也不是白奉承的,这种消息贾玫会在闲聊中告诉她的。但是却又不得不打起精神应付一下,“不是我不孝,母亲这话说的差了,出嫁的女儿嫁回娘家,可叫骨血回流,这是礼法所不容的。珠哥儿千好万好,就这一点犯了忌讳,为了我们家老爷的前途和官声,我是万万不敢答应的。”

“咱们是什么人家,哪里需要注意这个了,都是表姐弟关系,亲上加亲岂不是更好,二丫头若是嫁过来,我是她外祖母,婆婆是她舅妈,这日子过得多好。”贾母不死心啊!主要是贾红玉提出的这个骨血回流不仅断了贾珠的可能,也把贾宝玉娶林黛玉和周瑶的可能性也断了。

贾红玉为了自己女儿也断然不能答应贾母,更何况只是嫡母还不是亲娘,“母亲这话怎么说的,咱们家是什么人家,难道还是外邦人家不成,这可是祖宗传下来的礼法,常听二弟说,若不是父亲当年给他求了官,他最少是个进士出身,这种礼法上的东西,恐怕二弟也不会同意的。更何况我家老爷在礼部当差,若是连礼法都不顾,岂不是辜负了陛下的信任。”

“就是如此,母亲还是别逼大姐了,真的是于理不合。”贾云香嫁了世袭平原郡侯的庶子,丈夫没啥本事,靠着府里的生息也不愁吃喝,但是好在他儿子争气,她的诰命就指望儿子了,和大姐处好关系还是很有必要的。

唯有贾玲玲不说话,主要是她说话容易得罪人,要说她的丈夫是混的最好的,南洋省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从二品的大员,超级封疆大吏,太上皇的时候,南洋初定,官员没有想去的,当时认侍读学士的他第一个主动申请,太上皇为了起个表率作用,就直接让他做了布政使,而且特许他把妻儿留在京城,一来是不让妻儿受罪,二来是留下妻儿当人质。这位也心狠,直接把全家都留下了,孤身一人去上任了。

这三个庶姐嫁得好,其实是多亏了穿越者贾敏,贾敏害怕自己真的逃不过原著的惯性,自家的黛玉再没人照顾,孤身一人进了贾府,再孤身一人离开,所以就还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施恩,最大的恩情就是利用自己年纪小,而且聪明受宠,硬缠着贾代善让他放弃了将自己三个女儿嫁给手下武官,用来拉拢下属。所以这三姐妹对贾敏还是非常感激的,至于贾玫,由于这个蜀王妃的身份,真的不知道给她们带来多少好处,最起码,不用出门在外,还要操心会不会在朝里被人捅刀子。

正是由于贾玲玲在京城有半人质的意思,所以她一般不发表意见,害怕多说话给她丈夫带来麻烦,而且丈夫不在身边,儿子被当今开恩直接赏了一个官职京营指挥使司经历,现在因军功已经升到了从五品的镇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