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36章 出事,祭田,分家【1 / 1】

徐氏三千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甚至贾政净身出户都不够。贾母房里的东西,真的都有单子,而且列的清清楚楚,什么时候,谁在大库拿的,拿的什么东西,什么时候坏的,坏了怎么处理的,等等非常的条理。只是很多坏的东西都在贾母的陪房赖大家找到了,而且还抄出了近万两现银,赖家在外面也是体面人家,住着三进的院子,手下有十几个下人伺候着,还给孙子求了恩典,放了籍,还算计着考个科举。

贾母房里没事,贾赦自己房里的摆设根本不计入统计,主要是受贾瑚的影响,贾赦学会了做假账,门面上,他在公里支的银子,都用来吃喝玩乐了,他院子的东西,都是他用贾家两代主母的嫁妆置办的,不属于贾府的东西。贾瑚院子里的东西,要么是贾赦送的,要么是他大婚别人送的,要么就是王熙凤的陪嫁。贾琏房间里除了那一书架的书,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没有。贾迎春的房间虽然也有几件摆件,但是主要是贾瑚送的,所以也不入账。

但是贾珠房里,贾元春房里的东西都要入账,这可都是在大库支的,而且还没有支取记录。这边贾赦还在查抄贾宝玉的房间呢,那边贾瑚带着贾珠回来了。贾母一看两个人的表情,心就彻底沉底了。贾瑚一脸似笑非笑,贾珠则是一脸惨白。王氏一看这两个人的状态,心里也是越来越没底。这一下,她也知道麻烦大了。

无论贾母怎么问,贾瑚就是坚持等贾赦回来之后再说。到中午的时候,大家也是各自草草的吃了一口,谁也没心情吃饭,贾母是感觉二房出事儿了,估计是那个眼大心空的儿媳妇,偷了公里的东西给当了。贾政则是对自己家能分到的少少的家产而郁闷,王氏则是脸色煞白的一口都吃不进去,她知道,自己这一次埋得雷,弄不好,能把她自己炸死。

贾赦和贾珍贾瑚则推杯换盏的好好招待着礼部的陈副使。还有一个人也忧心忡忡的,那就是贾琏,在贾琏看来,贾代善更喜欢贾政,才答应给一成家产,可是贾赦是更喜欢哥哥贾瑚的,会不会到分家的时候,就想叔祖那样,给个几千两银子打发了。在他看来这是完全有可能的,毕竟已经有了先例了。到时候自己这样文不成,武不就的,以后靠谁呢?难道也要像叔祖那样自己到金陵种地收租子吗?原先贾琏一直以为他是荣国府的嫡子,理应享受荣国府的一切,今天他才算大彻大悟,这一切都是自己大哥的。

谁也不知道,这一次的分家,大大刺激了贾琏,也为贾琏未来用功苦读,将来入主户部,打下了基础。

大家吃完了饭,又重新回到正堂,依然是上午那个座位。贾瑚一开始假惺惺的不想说结果,结果贾母认为王氏也就是拿了点东西,最多当了不少东西,这个东西其实挺好圆的。只是这次分家,通知了礼部,就必须把章程定下来。所以强令贾瑚直说,于是贾府的大笑话开始了。

贾瑚就开始汇报抄捡二房的结果,“老祖宗,父亲,二叔,珍大哥,这一次我们从二婶房里,找到了不属于二婶嫁妆的黄金,两万两,现银十万两,各种玉器摆件无数,御赐的物件四十八件,另外还有当票一百一十五章,全是死当。但是二婶嫁妆里面的东西又和这些对不上,另外还有地契八张,都是京城的庄子,一共是四十顷,房契六张,全是京城的铺子。另外我们还找到了,二婶子卖地的文书,经过我和珠大兄弟核对,这是我们贾氏一族在金陵的祭田和族田。”

这话一出一片哗然,王氏偷着当了府里的东西,还偷了府里的真金白银,然后在外面买房置地,这些还好,这都是荣府一家的事,关起门来研究也不成问题,但是私卖祭田,这可是关系到贾氏全族的大事。要知道,贾家在金陵原本有十三房,只有贾演和贾源兄弟两个起来了,这一房当了官,搬到了京城,剩下的金陵十二房可有很大一部分是靠着祭田和族田过日子的。

祭田是不交税的,有上限,没有下限,主要就两个用处,供养族里的老弱病残家庭,和置办供奉祖先的祭品。关键是抄家不抄祭田,这是全族最后的退路。还有一点更加重要,祭田就是全族祖坟所在。而族田就是给那些族里的普通人预备的,挂在当官的人名下,不用交税,同族的人不用交租子,这是发达了的人给自己族人的保障。本来都应该由贾珍这个族长统一管理,但是由于贾母的强势,把管理权和所有权都要了过来,然后就被王氏给卖了。

这一下可把贾珍惹恼了,虽然京里这几房都知道是荣府在管理这些,可是金陵十二房不知道啊,他们骂的可是贾珍这个族长,卖祭田和卖祖宗没什么区别了。关键是京城八房话语权虽高,但是却都是贾演和贾源这一枝分支的结果,也就是说,京城八房只是贾氏十三房之一。这下好了,剩下的十二房绝对是恼了。

至于为什么没有闹起来,主要就是京城贾家势大,这祭田族田本身就是人家买的,挂在人家名下的。金陵这边不敢得罪他们,而且南北往来一圈还是很麻烦的,金陵贾家日子现在还算过得去,所以根本就不想惹麻烦。但有一点,金陵可看着你京城贾家的祖坟呢,贾演,贾源,贾代化,贾代善,贾敷可都在那边埋着呢。你把祭田卖了,难保有人就不给你打理祖坟了。

所以,贾珍看到祭田被卖之后,第一反应就是,先回金陵看看自家爷爷和太爷爷的祖坟,然后再想办法把祭田和族田再买回来,在想办法安抚金陵的族人,至于找王氏或者荣府要个说法,现在的贾珍根本就没有这个想法。“赦大叔,此事非比寻常,明天让琏二和我们家蓉哥儿一起去金陵,全程快马加鞭,看看我们两家的老坟如何,好好修缮一下老宅和老坟。另外,在我府上支十万两银子,让他们过去,无论如何也要把祭田赎回来,实在不行找林姑父帮忙,若是还不行,就去找甄家帮忙,钱不够就先到甄家那里取了我们存在他们家的银子,再不济直接找林姑父或者甄家借支一部分。”

贾珍沉思了一下说,“至于族田,能买回来就买,买不回来,就去别的地方看看,这一次要多买。琏二,你去了之后要好好安抚族人,至于卖田这件事,能往下人身上推,就往下人身上推,实在推脱不过,就实话实说。然后在金陵老家办个族学,请族里有大学问的老人教导,如果实在没有,就去外面请,无论如何,金陵的贾氏一族必须安抚好了。”

“老祖宗,赦大叔,今天礼部的陈副使来了,咱们这个家就必须分完,但是就现在这个样,咱们家里的情况也不允许,咱们再坐下来商量着来了。你们两个拿个主意,看看到底怎么办。”贾珍现在就想快刀斩乱麻,好回去处理金陵的事。倒不是说他多孝顺,主要是这事丢面子,而容易让京城八房的人来逼宫,他这个族长可就坐不稳当了。

贾珍着急,贾母也着急,王氏做出这种勾当,关进家庙吃斋念佛一辈子,都是贾家慈善了,直接休回家都一点不为过。毕竟她可是犯了盗窃和不孝两重大错,直接按七出之条休了她是一点问题没有。至于王氏曾经为贾代善守孝三年这一条不去的标准,现在已经不能适用了,因为贾家如果不给面子都可以直接报官了。

但是在贾母看来,贾宝玉是有大造化的,不能有一个有污点的母亲,更不能没有母亲,所以她必须想办法把这事压下去。所以她直接开口,“这分家事宜就按老太爷生前的安排来,另外,老二府上所有的东西,只要不在账上的,全都归公,所有的当票一律清查,从老二分家的产业里面扣。至于祭田和族田的花费,王氏的嫁妆够,就由她补,不够的,我来补。行了这次,就这样吧,明天让琏二和蓉哥儿上路,今年就在外面过年吧,过了年,立了春再走水路回来。”

说完了这一通,贾母起身给陈副使行了一个礼,陈副使见状立马站了起来,也给贾母拱了拱手,“老太太,您放心,下官此次前来,就是来见证贵府分家的,别的和我无关,下官自然也不会乱说。既然府上已经商量妥了,那就立个分家文书,我也好会去交差。”

听到这话,贾赦,贾政和贾珍都上前定了文书,由于老太太发话了,贾宝玉房里的所有东西都要带走,并且折算成贾政分家的家产。但是由于贾宝玉房里好东西太多了,经过一系列折算,贾政分家居然只能带走一千五百两银子,但是贾宝玉房里的好多东西,又偏偏是御赐的,你可以摆,但不能卖,实际上是很鸡肋的东西。贾母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想把这些东西留给贾赦,然后换一批银子,结果贾宝玉,又是哭闹,又是砸玉的,最终让贾母妥协了。

而王氏的嫁妆则被贾珍带人抄了,把里面的金玉首饰,名贵布料之类的东西全都扣了,大约折了十五万两。当然这种折价是非常有出入的,比如贾宝玉房里的东西往贵里算,王氏的嫁妆往贱里算,当然这些都是合理的价格区间里算的。

王氏这一次是真的亏大了,因为王氏房里里找出来的东西和现银,有一部分是她变卖家产得到的,结果全都被充了公,而她卖掉的那一部分家产,还要她自己掏腰包补全。这才叫赔了夫人又折兵。至于为什么王氏会这么胆大,主要就是有两点,一是王氏过于自信,她女儿是有大造化的,这不得当个娘娘,她的宝玉真的不是她争宠的手段,未来也必然是国公可期,她的长子贾珠,那是个会读书的,未来少不了封阁拜相。她作为当朝宰相的亲娘,当今娘娘的亲娘,当朝国公的亲娘,甚至有可能是未来天子的外祖母,就凭贾赦也敢跟她放对。

可惜天不遂人愿,贾珠的身体都不足以支撑他去参加科举,贾元春因为她的眼高于顶和穿越者贾敏的乱入,白白蹉跎了岁月,而贾宝玉,仍然是一个恃宠而骄的小屁孩,虽然贾元春教了他几百个字,但是仍然是个不爱读书的性子,他愿意跟着贾元春学习的原因就是,他喜欢贾元春抱着他,色胚无疑了。王氏心目中的靠山一个都没有长成,反而都成了累赘,至于丈夫贾政,想想就好了,自认为自己有状元之才,可惜那都是被养的那群清客吹出来的,但凡是真有点本事,干嘛自己不去考科举,跑到人家家里来拍马屁啊。所以今朝事发,她根本在贾府无依无靠。

贾赦非常兴奋,终于分家了,他也可以尝尝当家做主的滋味了,就冲他主动还银子这件事,皇帝也不能封了或者拆了荣国府正院,可惜贾母似乎看不得他得意,“等明天,我和老二搬出去,老大你就住在我这个院子里吧,若是陛下开恩,瑚哥儿就住到,正院,若是把正院封了,瑚哥儿就住在老大你的院子里。”贾母这是打定主意就是不让贾赦住正院了,一天都不行,就是为了恶心他。

贾琏听着贾母在安排父亲和兄长的住处,半句没有提到自己,心里也格外不是滋味,二叔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自己这辈子还得靠自己啊。

贾赦说道,“母亲每年两千两,明天我就先给母亲送过十年的去,至于老二的一千五百两,我这个做大哥的也不小气,给你加上五百两,凑个整,权当是给你的贺仪了。瑚哥儿,明天给你二叔点两万两千两银子,找人帮你二叔把家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