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121章 大运汽车的曹杰【1 / 1】

徐氏三千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真正让韩冰忧心的其实是这个公司的创新设计能力,所以韩冰专门留下来利农农机得管理层研究这个问题。事有反常必有妖,这个叫大运的汽车制造厂,不生产汽车,转型生产拖拉机,本就不怎么正常,而大学学习企业管理的老板,却能绕过研发部门,直接拿出非常成熟而且很先进的拖拉机设计方案。这合理吗,这不合理,所以王凝之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大运的新老板,不会也有系统吧。

自然王凝之也加入了这个会议,她也不说话,只听下面战略调查处的人,汇报大运汽车的生产情况。原来是生产微型车和面包车的,也生产小型货车,但是没有任何自己的技术,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整车拼装厂,由于所有零配件都是外购,所以产品质量也不咋地,不是漏风,就是漏油,利润也很低,所以大运汽车在自己母公司身上就是一个狗皮膏药,甩都甩不掉,原因是,把这个厂子关了,这接近三万工人怎么办,很现实的问题,所以大运汽车关门,当地能把他老板撕了。为了锻炼自己的儿子,就把大运分离出来,把自己儿子丢过来管理一下,培养培养。

但是他儿子曹杰却一进厂就拿出了一款轻型多功能拖拉机的设计方案,非常成熟,而且可以用现有的汽车组装线进行生产。由于没有进行破坏性耐用检测,所以除了耐用性不知道之外,其他所有地方都比利农的强,主要是他设计了一款可以搭载到轻型拖拉机上的多功能接口,让轻型拖拉机也可以像重型拖拉机一样可以通过换载具,来完成各种作业。至于这个葡萄园专用拖拉机,那就更没法说了,他采用了全新设计的举升机构,体积更小,举升速度更快,还添加了双向稳定装置,保证了无论拖拉机怎么倾斜,举升平台,永远保持水平。这个技术并不算先进,几乎所有的二代主战坦克都有这套装置,但是用在拖拉机上,而且个头还这么小,还真是头一次。

而且利农也求助了兄弟企业,标准机械。标准机械的工程师也说这个设计很完美,充分考虑的成本和实用性。标准机械用在坦克和火炮上面的,比这个更先进,原理也不一样,但是价格绝对是一辆拖拉机能接受的。至于研发一种类似的还要避开所有专利的设备,价格还不能太离谱,短期内没有成功的希望。但是这个东西,利农农机自己花上个三五年也能取得突破,完全不需要标准机械的协助。

真正引起利农集团注意的是,这些东西完全是曹杰个人研发的,和大运汽车研发中心没有任何关系,也就是说曹杰背后有一个秘密研究团队,而且研发能力超强。几个月就能拿出新产品,这个速度很快,照这么下去,不出五年,利农农机的所有产品,都将会面临大运的竞争。其实说实在的,韩冰想要制裁大运,只需要给联盟动力打个招呼,让他们不要卖给大运发动机就行。因为大运的发动机属于体积小,油耗低,但是马力大的类型,就目前来说,全世界只有联盟动力有这种产品。

但是这不符合联盟动力的利益,所以这种得罪人的话,韩冰也没提。

开了这一会儿会,王凝之也基本上确定了,这个曹杰应该也有一个系统,否则解释不通,他这些反常的地方。所谓隔行如隔山,拖拉机和汽车压根就不是一个赛道上的东西,曹杰让汽车厂转型生产拖拉机,这是非常不合理的地方。而且离谱的研发速度,和这种奇思妙想的研发手段,也是不怎么符合科研流程的。

王凝之手下也有不少单位,也经常出现一些新的发明,但是这都是人,通过各种试错试出来的,可以形成非常完善的研究报告,供后来人研究,并不设计拔苗助长。你像今天签到的液体电池技术,也是直接给人,然后在有人把这项技术研究出来,整个过程仍然是科技的进步。但是,如果曹杰的系统直接给技术,就会形成一段科研真空,没有研究历程,所有人都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哪怕是对着成品研究,也很难看出当初的研发路径。

这就相当于,买飞机,自带发动机,买第一批的时候,来了一种发动机,好好研究,终于吃透了,可以仿造了,甚至可以自己研发了。但是又买了第二批飞机,又带来一种新的发动机,这种发动机看起来和上一款没有任何关系,但是更先进,所以又来一群人继续研究这种发动机,终于吃透了,然后就出现了两个发动机研究途径。至于为什么第二种发动机是这个样子的,不知道。而实际上,在这两个发动机之间,还有四型飞机,八种发动机,完全一脉相承,代代革新,代代改,最后改的和最初的型号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

就这样原产国的发动机一条线稳扎稳打,进口国蹦出来好几条发动机发展线路。没有历史没有底蕴,完全不知道这一堆发动机到底有什么关系。关键是这些中间产物很有可能都没有走出实验室就夭折了,你想买都买不到。有了新的自然就要放弃旧的,结果就永远只能停留在不停地仿制他国发动机阶段了,自研?开什么玩笑,那得话多少精力多少钱,能不能成功还不知道,就算是成功了,也不知道比人家落后几代。久而久之,在飞机发动机研发这条路上,人越来越少,逐渐就被废弃了,完全依赖进口。

再举一个例子,有个一点法术都不懂的人被人强行灌了几十万年的修为,他自己是爽了,但是他完全不知道怎么修炼,怎么带徒弟,等他没了,他这一支也就断了传承。

曹杰这种直接给技术的系统,就有点这种情况,没有人继续从事这种行业了,渐渐的系统就垄断了这个方向。到时候无论是气运还是什么东西,就任他予取予求了,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完全有可能是真的。如果任由他都没发展,方向完全不可控,但是这个时候有人出手挡一下,很有可能避免这种失控。所以王凝之让韩冰过几天去科学院等相关部门,建议大家组成一个调查团,去看一下大运的技术来源,如果是自研的,也可以看一下这些技术的研究报告。

如果这些技术没有任何问题,那么王凝之认栽,科技的进步就是人类的进步,王凝之也不可能为了一己私利,跑去干什么阻碍人类进步的事情。利农自认倒霉,但是从此加大研发,展开科技竞赛。

但是如果技术来源不正常,就是系统给的,没有研究报告,那么技术就是买的。这里面就有问题了,这么先进的技术给你独家授权,价格应该很高吧,付出这么多钱,买来的技术造的全都赔钱的拖拉机,这可就涉及一个问题,恶意低价不正当竞争。什么?你说价格不高。那么另一个敏感问题就来了,你说人家凭什么谁都不给,就给你们便宜,是不是专程给你的补偿呢,你到底干什么了。事有反常必有妖,上面只会悄悄的调查你,时间久了,总会露出马脚的。

这一招虽然阴损,但是为了这个世界也不得不为了。

所以只要有人去调查,并且发现异常,就可以轻轻松松的处理掉这个穿越者,难度不大。韩冰是系统出品对于王凝之的话那是秒懂,但是下面的人不懂啊,他们也不需要懂,因为接下来就是韩冰分配工作了。要求利农的研发实验室对外要和兄弟企业的研发中心合作,在技术上互通有无,提高自身的技术储备。对内要深挖基础,看看自己家有没有适合改进的技术,增加自家的技术宽度。

至于大运这两台拖拉机会不会影响利农农机的同类拖拉机销售,讲真没什么好怕的,利农的销售和售后渠道都不是大运能比的。而且作为轻型拖拉机,主要任务就是干拖拉机该干的活,最多带个旋耕机,播种机,插秧机就了不起了,这些利农的机器也能做到。至于大运上装载的深松机,没有人会脑残到用轻型拖拉机带这个东西的,这玩意必须是中型以上拖拉机的专属。

你能想象大型拖拉机拉着十六道犁的自翻深松机,一天轻轻松松几百亩地,一台轻型拖拉机,拉着两道犁吭哧吭哧干一天,连一亩地都干不完的场景吗?至于其他的挖掘机,装载机,平耙机,起重机这些都是大型拖拉机的专属,除了玩的人,或者是家里没地的人,没有人会买带有这些东西的小型拖拉机的,动力不足,自身重量也不够,除了应急,没有人会买的。两家的客户不冲突。

至于葡萄园拖拉机,赢家通吃,但是销量却不大,就算放弃这个市场都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