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三千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当薛王氏和薛宝钗进门的时候,周瑶正滚在贾玫怀里撒娇呢,为啥?因为周瑶要去秦淮河逛逛,这种要求,贾玫要是同意才出神仙呢,所以周瑶使出了,自己毫无印象的撒娇大法,可惜就在贾玫意见稍有松动的时候,有人来报,薛家到了。
无奈,两个人只好到正厅见见这娘俩,两人也没换衣服,就穿着常服出来的,薛王氏一看两人就穿着常服,心下大定。为啥,如果贾玫穿的是见客的衣服,那就说明一个问题,贾玫并不怎么欢迎她们,正常人谁在自己家里穿那么繁复的一套衣服啊,又不是同僚之间的官方拜见。常服就说明最起码不是公事公办,人家还是承认这种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的。
薛王氏见贾玫进来,赶忙给贾玫和周瑶见礼,贾玫叫起之后,先把薛宝钗叫过来自己看看,“要不怎么说这江南的水土养人的,这么多年我就见过两个如此钟灵毓秀的姑娘,还都来自江南,薛夫人教养的薛小姐真真是好样的,比我家这个皮猴好多了。”
薛宝钗现在还没有被生活逼成八面玲珑的样子,还带有少女的娇憨,“娘娘过誉了,民女何德何能敢和公主相比。”
薛王氏也接话,“要说这天下的好姑娘,还得是贾家,民妇在金陵就听说了,蜀王府和林布政使家里的女儿都是顶顶好的小姐,偏巧娘娘和林夫人都是贾家出来的,可见贾家还是好的。”这句话虽然说是拍的贾玫马屁,但是是接着贾家拍的,为啥,因为她们上门打的是贾家的旗号,否则她们薛家和蜀王府可没什么关系。
贾玫听着她们两个的马屁,也到不觉得无趣,主要就是觉得薛宝钗可爱,她这种可爱有点像是假装成熟,一个小孩穿着大人的衣服那种感觉。顺便想逗逗她,“薛小姐,今年多大的年纪了。”她当然知道薛宝钗多大,今年周瑶虚岁六岁,薛宝钗比她大三岁。
“回娘娘,民女今年九岁了。”
“可读过什么书?”这个问题一出,周瑶都不知道贾玫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民女去岁读完了女四书,自父亲过世之后,不便见外客,所以哥哥请了个女先生给讲的经义,如今正在学尚书和礼记。”
“娘,什么是女四书,四书也分男女吗,那林姐姐就学的是男四书吗?”不知道怎么回事,周瑶年纪小了,好像心理年龄也小了,装傻卖萌毫无压力。并且她也是真的不知道没有内训和女范捷录这两本明朝的书,又填进去哪两本书。
“你这小丫头,四书就是四书,哪有什么男四书的说法,女四书是后汉班昭写的女戒,初唐长孙皇后编的女则,中晚唐宋若莘编的女论语,再加上本朝诚明圣文皇后编的内训这四本书,教给你怎么对待父母,兄弟,公婆,丈夫,子女的书,顺便教教你怎么持家待客。等你大一点也要学起来了。”贾玫毕竟原身是接受过正经闺阁教育的,这种常识她还是知道的。
“我才不学,怎么对待父母兄弟,孝经都讲了,公婆,丈夫,子女什么的,我才不要,我陪母亲一辈子。”
“就你贫嘴,”然后转头对薛王氏说,“薛夫人见笑了,这小皮猴就是不怎么听话。”
见到贾玫和周瑶开玩笑,薛王氏心里长舒一口气,薛宝钗没看到,她可是看的真真的,自从进门,周瑶看她们的眼神就透露着不善。最起码现在这种眼神没有了,虽然她也不明白自己到底哪里得罪这位公主了。这番心理活动,要让周瑶听到,肯定得说,要不是你们,我再滚一会就能去秦淮河玩了。
“这是公主孝顺王妃娘娘,哪能算贫嘴呢,再者公主以后哪怕是招了驸马,也只有驸马伺候公主的份。”薛王氏面带微笑,十分恭敬的说。
“你可别替她说话,再说一会,她就要飞起来了。咱们姐妹说话,让她们小姐妹一边玩去。”说着就要打发周瑶带薛宝钗离开。贾玫想要通过薛王氏打听一下这金陵城的一些变化,从这两天的感觉来说,现在的金陵比当初她印象里离开的时候,萧条了十倍不止,按理说一个普普通通的迁都,不会有这么大的影响。虽然可以让人出去打听一下,但是无论如何也不如薛王氏这个一直待在江南的人熟悉。
另外还要打听一下甄家的为人,虽然不怕他们,但是现在明显正统帝要抬举他们,正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实际了解一下敌情还是有必要的。
不说贾玫怎么询问薛王氏,金陵的情况。单说周瑶带走了薛宝钗,这一次周瑶见识到了薛宝钗八面玲珑的雏形,对蜀王府的丫鬟婆子那叫一个客气,姐姐婶子的叫个不停,虽然还有些僵硬,周瑶能明显感觉到,周边的人对薛宝钗感观不错。
在和薛宝钗聊了几句之后,周瑶迅速的找到了一个两个人都能玩的东西,打棋谱。围棋这东西周瑶是初学,薛宝钗学的也不深,如果两个人比下棋,周瑶能把薛宝钗顶死。原因就是计算能力,别说薛宝钗,就是朝廷里的棋诏都不一定能拼过周瑶,就像很多人和阿尔法狗下围棋,赢得艰难一样,现在的人单论水平绝对是玩不过后世的世界冠军级棋手的。
但是打棋谱不一样,打棋谱目的不是为了赢,而是去复原棋谱,然后去揣摩下棋人的深意。但是有很多棋谱只有结果,没有过程,这样打棋谱的人,就要考虑怎么样才能复原这个棋谱,让它合理起来。所以两个人并不是对手,而是队友。
然后周瑶就见识到了,南方特有的说架,语气温温柔柔的,不急不缓,也没有声高声低,但是你却能感觉出来,她在和你吵架。“公主殿下,你看这个棋谱是宋宥书留的,宋先生下棋的风格就是讲究中正平和,你这一步就是兵行险着,绝对不是宋先生的走法。”
周瑶的声音就大多了,“不可能,这一步要是不这么走,这个盘就复不了,必须这么下。”
“公主殿下,既然这一步必须落一个奇子,那么就有可能是我们前面下错了,反正宋先生是绝对不可能,用这种落子方式的。”
“前面的也没错,要是错了,我们复原不到这一步,只要这个子这么下,咱们很快就把棋谱复原了。”
“公主殿下,打棋谱,尤其是这种残谱,要体会的先人的意境,和处理手法,绝对不能为复原而复原。”
……
“哗啦!”周瑶和薛宝钗的争执中,周瑶落了下风,主要是人家薛宝钗说的在理,周瑶亏心,但是周瑶是什么人,所以直接把棋盘掀了。然后直接叫人重新摆上棋盘,扬言要用实战说明,应该听谁的。谁赢了,谁就是对的。
薛宝钗自然不敢不允,毕竟周瑶是公主,自己还有求于她。周瑶为了所谓的公平还叫来了裁判,陈知书。陈知书其实早就在外面,在周瑶带着薛宝钗打棋谱开始,石榴就去请了陈知书,她们可是见识过她们家公主是怎么胡搅蛮缠把林黛玉气哭的。薛宝钗毕竟是客,哭着出门怎么说也不好,所以把陈知书请过来,看着点,毕竟她们一群丫鬟也看不懂谁对谁错。
从两个人还没争吵的时候,陈知书就在外面听着,周瑶知道,但是薛宝钗不知道。等陈知书听着薛宝钗用非常恭敬和柔弱的语气,把周瑶逼得掀棋盘,心里还是挺佩服的,最起码比林黛玉强。这两姐妹在一起能直接吵起来,而且每次都是周瑶凭借厚脸皮获胜,然后林黛玉委委屈屈的哭一场,到后来林黛玉根本不和周瑶玩这个游戏。
陈知书听到周瑶要手底下见真章,也知道周瑶是真的黔驴技穷了。她听说过,周允在围棋上面经常输给周瑶,而且次次都被杀得丢盔弃甲的。但是她也没见过周瑶下棋,今天正好见识一下,看看是周允水平太次,还是周瑶水平太高。
周瑶趴在棋案,跪在榻上,而薛宝钗则是规规矩矩的坐在榻上,就姿势而言,上下立判。但是陈知书也懒得纠正,因为贾玫说了,周瑶是公主,这世上比她份位高的屈指可数,规矩这事,大面上没问题就行,不必细究。有了尚方宝剑的周瑶,也确实是做到了大面上不差,各种各样的规矩那叫一个娴熟,但是私底下,什么情况就不好说了。
但是当她看着周瑶下了十几步之后就开始摇头,周瑶下棋,只要展开布局之后,那棋路讲究一个天马行空,攻其必救。采用的是以点带面,集中兵力,在局部形成优势,让自己在全局上获得胜势。但是只要薛宝钗要重新开辟战场,周瑶就会在新的战场局部处于劣势,但是同样的很快就能展开攻势,反败为胜。
就在薛宝钗越下越慢的时候,哪怕是不懂行的葡萄也知道周瑶赢定了,但是陈知书却直接把棋局给搅了,“这一局,你们两个算和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