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849章 想的太简单了【1 / 1】

吾爱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你说的这个项目,国外已经在做了,不是什么新东西,而且国内的情况跟国外还有很多不同,在推广上,你有什么想法呢?”

这个世界不缺创意,缺的是将创意落地的具体实施计划。

杨林很想知道,眼前这个陈奇到底是灵光一闪想到了这样的一个点子,还是已经有了相对完备的计划。

如果是前者,那么很遗憾,不用说杨林了,换成任何一个投资人都不会再对他感兴趣。

还好,陈奇是后者。

听到杨林这么问,陈奇似乎来了精神,他从随身带的公文包里拿出了一叠厚厚的a4纸,双手递给杨林。

“杨总,这是我草拟的一份计划书,希望您能看一下。”

杨林接过那一叠计划书,开始翻阅。

看起来陈奇的确做了不少的功课,以滨城为例,上面有相对详尽的交通数据,以及市场调研的部分信息以此来印证调动私家车填补运力不足的可行性。

对于这些基础性的、背景性的东西杨林兴趣不大,因为这些东西他早就知道,他所关心的是陈奇有没有推广计划。

前面一些杨林认为没有营养的内容上,他一目十行大致翻阅了一下,而到了推广这块,杨林才相对仔细地看了看。

在陈奇的这份计划书中,他提出分三步走的推广计划,第一步是大范围的广告,用广告的方式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第二步则是给司机高昂的出车补贴以此来刺激司机的出车热情,第三步便是给乘客极高的优惠券,用这种办法来吸引乘客使用软件。

在计划中,陈奇还引用习惯构件原理,认为人们想要养成某种习惯只需要两个星期的时间,当习惯养成之后,这件事就跟他的生活再也分不开了。

单纯从这个方面来看,陈奇的想法是完全没错的,且跟杨林认知中的网约车最初出现时的模式几乎一模一样。

但那是人家经过许多专家一起做了复杂模型之后得出的结论,而陈奇显然没有经过这种专业的学习,他能想到这一点,也足见他是个极有想法的人,且还是那种不笨的。

陈奇见杨林看的认真,也解释道:“杨总,您也看到了,这个项目的前期会涉及到给司机和乘客的补贴,还有大面积的广告投入,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也需要很多的钱,放眼滨城,我认为也只有众合集团有这种实力能接下这个项目。”

对于这种彩虹屁,杨林早就免疫了。

“盈利转化模式在哪儿?”杨林没搭理他的吹捧,反问了一句。

“等到司机和乘客都已经习惯了这种模式之后,我们就可以停止那些高昂的补贴,作为平台我们抽取一定比例的佣金,从而实现盈利……”

陈奇说他没有留学或者在国外生活工作的经历,但杨林听了他的这些话之后,感觉他至少是知道uber的,因为他说的这种模式,跟uber几乎就是如出一辙。

当然,杨林不会在这个问题上跟他去掰扯什么,因为那样并没有什么意义。

“你认为司机和乘客多久会习惯这种模式?”

“我认为半年时间即可。”

到了这里,杨林也基本可以肯定陈奇多半也是个天真的理想主义者。

商业活动真正实施起来,变数其实很大。

据他所知,任何一家公司第一个涉足网约车行业,即便是没有任何竞争,想要达到停止烧钱转而进入收割阶段,都至少需要一年,如果此时再出现一个竞争者,那么这个时间会无限延长。

以前杨林对这些东西没有概念,但是自打开始经营众合之后,他所接触的人越来越多,对于资本家的想法也是愈发地了解。

作为资本家来说,想要介入任何行业,前期烧钱吸引用户是基本操作,然后靠着雄厚的资本将所有对手挤走从而达到垄断才是目的所在。

在当达到垄断的地位之后,再将价格提起来,进行一波接着一波的大肆收割,来弥补之前的投入。

网约车同样也是如此,驾驶汽车如今成了一个最容易获得的技能之一,也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

假设一个场景,在滨城这种一般白领月工资五六千就属于高薪的城市,网约车司机一个月轻轻松松就能赚上一两万(加补贴),不需要看领导的脸色,工作时间自由,会造成一种什么样的局面?

势必会有一些原本从事其他行业的人员转而投入到这个新生行业中去,成为专职的网约车司机。

等到越来越多的专职司机出现后,这份职业成为他们养家糊口的必须时,逐渐降低补贴,让他们没有办法抽身,也就跟网约车平台变相地绑定了。

至于乘客,那更简单,一个跟出租车差不多,或者只稍稍高一点的定价,在大量的优惠面前该怎么选根本不需要考虑,而当他们养成了搭乘网约车这个习惯之后,优惠券给的少点或者不给也就无所谓了。毕竟,网约车不存在拒载、临时加价、绕路等出租车经常犯的毛病,且都是私家车的网约车在车况上也好于叮当乱响破旧出租车。如果运气好,还能搭乘到高档豪华车,何乐而不为呢。

不管司机还是乘客,当资本开始收割的时候,他们一个都跑不了。

司机不会永远那么赚钱,乘客也不会打车永远那么便宜。

在长时间的补贴下,他们想要“捞一票就跑”的心理也会被无限地击穿底线,从而完全陷进去。

只是这个补贴的时间绝对不可能像陈奇说的“半年”那么短,也是因为这种情况,这种全国性的项目众合一家根本做不了。

杨林已经不记得国内的网约车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了。但绝对不是现在,大约应该是2013年年底到2014年左右的时间,而补贴逐渐减少的时间则在2016年uber退出中国市场,这足足有接近三年的时间,据不完全统计这种补贴不会低于四十亿。如果再算上市面上所有的网约车平台所给出的补贴,妥妥超过一百亿。

众合数据中心从成立直到国投注资的六年的时间里,众合总共投入的也没有超过二十亿。

陈奇想的太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