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26章 送枕头【1 / 2】

祝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有了目标,向前进的欲望就会比从前更盛一些。

这句话,在祝蹊身上有了完美的体现。

可不是么,这年代的房子虽然没有后世那夸张的价格,甚至可以算是一本万利的投资,但对于一个月工资只有十七块五的小工人来说,那也是很高很高的价格了。

动辄五六百,怎么算便宜呢?

尤其是,现在可不允许房屋买卖的。

祝蹊啊,不仅得想办法多多赚钱,那还得找法子找渠道,来完成一项并不合规但也得靠谱的交易。

这可太难了!

谁让现在她也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工人呢?太不起眼了,这许多事儿啊,也是十分不方便的。

所以,祝蹊就不得不动作起来了。

可别小看宣传工作,祝蹊就知道的,宣传工作可是重中之重,这项工作做好了,有许多大佬都得给你面子呢。

机械厂的年假是从除夕夜那天开始的,所以祝蹊现在只剩下六天的时间来完成她的采访了。

还好,刘科长十分给力,祝蹊才拜托完,第二天人就给祝蹊整理出来了名单,并且十分贴心地在名单上标注好了各人的情况,让她能够直接根据标注的情况选择采访对象,方便她第二次筛选。

这次她策划的新年专题系列报道主要分三步。

第一步,跟往年没有多大的差别,首先就是从宏观上报道这一年来机械厂取得的成绩,力争成为国内第一生产标杆,并且对来年的生产任务抱有十足的信心。

这样的稿子往年宣传科写了不少,祝蹊没有什么不放心的,直接就让刘科长安排人开始写起来了。

第三步还远着,这部分安排在年后了,主要写年后开工新气象,也属于宏观稿子,祝蹊觉得交给宣传科完全没有问题!

主要是,自己就一个人,实在没有必要把宣传科的工作都接过去干了,这样一来人家宣传科该干什么呢?

到时候不要误会她是抢工作来了!

祝蹊:我并不想拆散这个家,我只想要加入这个家。

十分真诚的那种!

至于系列报道的重中之重,那当然是第二步。

也是祝蹊现在正在准备的报道内容——典型人物报道。

这宏观已经报道完了,自然就要进入微观细节方面了,这样相互配合着,才能让整个专题的报道效果更上一层楼,再加上第三步的话,那就是完美的总分总结构,这就是效果最大化了。

而现在祝蹊已经初步筛选出了三名用于宣传的典型人物。

第一位是在保卫科的退役军人胡卫国,连续三年都主动申请在过年的时候值守,身上有许多可以发掘的报道内容。

第二位是高级技术工毛先贵,他是外地调来的高级技术工,原本来到机械厂的主要人物是带徒弟,但人家很有思想觉悟,带徒弟的同时还十分积极投入生产,并且考虑到家乡距离京市较远,就在过年时选择了坚守岗位。

最后一位,也是祝蹊最精心安排的对象,车间一个十分普通的刚好轮班轮到了过节这天的工人赖小琴,她可是代表了最广大的劳动群众的典型,虽然没有什么新闻亮点,但被报道了,这就是一个亮点了。

而且,选她还有祝蹊的一点小私心。

机械厂的工人大部分都是男性,连干部岗也不例外,也就妇联部门好些,虽然这是事实没错,但祝蹊不希望这成为外人对机械厂的刻板印象,也不希望这成为人们对工人的刻板印象,在生产一线,还是有许多女工人也在发光发热,她们可一点儿都不比男工人差。

所以呢,她就特地选了一个女工人,前两两个类型是没办法,刘科长交给她的名单里全都是男性,她也挑选不出女性来。

无论什么时候,做人物宣传的时候,大家伙儿都比较倾向于做小人物大英雄的宣传的。

祝蹊研究过现在的百姓报报道方向,在人物报道上,百姓报是偏向于劳动群众的。

虽然百姓报上大部分的人物报道都是她选出的前两位的类型,但仔细研究百姓报上的内容,不难发现,哪怕是宣传某个人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上面的行文也更偏向于渲染这个人的农民、工人之类的身份,还有一种类型,那就是党员,但这属于党宣,那又是另外一个范畴了。

从细节上看真正的大方向,祝蹊觉得,百姓报的倾向还是很明显的,但就是现在的新闻人做报道十分拘泥于新闻性,很少人能够想到挖掘真正的普通人身上的新闻点,于是就忽略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尤其是这投稿对象还是百姓报,那投稿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就往大、宽、泛的叙事里进行报道了。

反而做基层宣传比较多的人能够联想到的群众亮点更多点。

这全国写退役军人,写外地人不返乡搞生产的稿子肯定不少,反而是写一个普通的轮值到过年这天上班的普通工人的稿子更少些,这也算是一个出头的点了。

虽然说祝蹊的投稿目标并不是百姓报,但试一试又无妨,不能上不还有首都工人报作为最后的保障?

既然稿子都已经准备了,那当然是要发挥它最大的效用了。

选定人物后,祝蹊趁着午休的时间把采访提纲写好了,下午一下班就去找人采访去了。

祝蹊还是小看了这年代人们淳朴的程度,因为,她这次采访真的是太太太顺利了!

无论是耿直的胡卫国、爽朗的毛先贵还是性格内敛腼腆的赖小琴,面对祝蹊问的问题都很是配合地回答了,也不觉得祝蹊在耽误他们下班,甚至祝蹊问题都问完了,他们还贴心地追问有没有其他想要问的,他们都可以配合回答。

祝蹊都要落泪了。

她那会儿哪儿有这么好的采访条件啊!受访者哪怕愿意接受采访,在回答你问题的时候都要遮遮掩掩的,生怕你问了什么隐私,也因此,每个记者都练就了一身沟通交流的本领,为的就是能够真正挖掘出有新闻价值的内容。

有了这么顺利的前期进展,后期自然也就顺利了起来。

祝蹊这次写稿可谓是一气呵成,毫无阻塞,她认为一定是采访十分顺利的原因!

【你上次写稿也很顺滑好吗?】

68愤愤不平——都说写小说门槛更低,怎么这人反而写公文比写小说更加厉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