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对于飞速发展的社会和时代而言,时间过得无疑是飞快的。
而对于有着肉眼可见的光明前途的大学生们来说,时间过得同样飞快,一晃眼的功夫,暑假就说飞走了。
如果要给这个暑假一个词语形容,那势必会有无数的学生们脱口而出“我朝”二字。
可以说《我朝》的风靡程度太过于夸张,也可以论定《我朝》并没有在社会的各个群体当中开花繁盛,但《我朝》彻底流行在大学生群体当中了这件事,却没有几个人会反驳。
年轻人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力总是比其他群体更加强有力一些。
不仅如此,因为《我朝》的作者是不言,在此之前,不言这个笔名早早地就因为《青春》这部作品积累到了不少书粉,这些书粉大多都是大学生。
首先,《青春》首发是在《明天》,而《明天》是一本校刊,还借着京大+百姓报的牌子,早早地就响名京市的各大高校了。作为《明天》主推的作品,《青春》的学生受众还是很客观的。
再来,《青春》后面又登上了百花报,它可不比百姓文艺报差到哪里去,甚至因为不属于百姓报体系的,有不少就是对百姓报有意见的人群就爱看百花报,这又为《青春》拓展了受众人群,也就是为不言拓展了新的粉丝群体。
最后,这个时代跟后世不同,作者还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标志,很多人就是吃了个鸡蛋好吃就要去找母鸡的,盖因现在的文学作品不如后世的繁多,类型也不会跟后世那样雷同,暂时还没出现模板文章,就算是出现了套路文,一般来说,通过了出版物编辑的审核,都会被筛选掉。也就是说,现在能够被受众看到的作品,其实质量已经有了一层保障了,所以作者们积累起来的粉丝还是很货真价实的。
《我朝》就这样,在百姓文艺报的加持和不言及《青春》的书粉群体推动下,成功打入了年轻人,尤其是学生群体内,在一些上了年龄的人群还坚持“《我朝》写的是什么历史虚无主义”的时候,年轻人们却很自然地接受了“架空”这个概念,甚至开始做起了自己的穿越美梦。
没错,时间维度直接提早到七十年代末,穿越风就这样在《我朝》的刮动下爆火了!
据百姓文艺报前线,也就是编辑部闫晴晴说,自从《我朝》刊发后,她们编辑一天收到两三份投稿,其中必有一份是写穿越小说的。
闫晴晴是编辑的时候,那肯定是专业的,但私下跟祝蹊聊天的时候,她的心态更多的还是《我朝》的书粉,而这个时候嘛,闫晴晴会暂时忘却自己的专业身份,专心致志地做一名毒唯。
“他们就是觉得自己写穿越也能写出一本《我朝》了,还认为只要是架空的时代,就可以随意创造制度跟规则了,写出来的东西大多都是逻辑不通的!”
好吧,说到后面这句,闫晴晴还是不由自主地带出了几分做编辑审稿时的气愤。
祝蹊倒是客观:“我这是自己水平不足,所以才参照了咱们国家从前历史里有记载部分的内容,如果有水平高的人,的确可以自己创造一整个世界。”
那就需要很深厚的积累了。
毕竟艺术来源于生活嘛,你一丁点儿常识都没有,能写出什么东西来?
闫晴晴就说:“那能有你说的这种水平的人,全国也没有几个吧?”
祝蹊这还水平不足?瞎说什么呢!就《我朝》目前只刊发了六万字都能让读者们分析出好几条线的水平,那是正常人能拥有的水平吗?
至少闫晴晴没有这水平,她只觉得祝蹊的大脑准是什么超级大脑,才能想到这么多稀奇但是又能符合逻辑的设定。
“的确没几个,想想我也是真的厉害呀!”
既然闫晴晴都这么说了,祝蹊就不可惜地自恋了起来。
虽然跟闫晴晴认识没有多久,但这几次沟通都十分顺利成功,祝蹊已经把对方纳入了自己人的范围当中,所以十分干脆地丢掉了一些谦虚的美好品德,露出了自恋的小尾巴。
不过,真正亲近的人还是很吃这套的——跟太完美的人做朋友那也太累了,还是得要有点儿缺点在,这样的人才有人性,交往的时候才不用担心人家对自己不是真心。
闫晴晴就很喜欢祝蹊这样的性格,觉得她是很有分寸的可爱,尤其是能写出《我朝》不说,还能准时交稿,不仅是很好的朋友人选,还是个神仙作者!
嗯嗯,准时交稿绝对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衡量标准!
所以,闫晴晴接下来就道:“那这么厉害的不言老师,你的新稿子什么时候交过来啊?”
祝蹊:“”
被编辑当面催稿大概也是这个时代的特色了吧
还好,别的作者有很大的概率拖稿,祝蹊却是没这个可能的,她甚至存稿数量超前,利用作家助手这个写作利器,不仅能够保质,甚至还能保量!
把包装好了的信封交给闫晴晴:“还以为你只是特地过来给我送读者来信的呢。”
虽然公布了她的收信地址,但大部分的读者还是会选择无视,然后把信件寄到百姓文艺报。
闫晴晴:“要我说,当初你就不应该公布自己的地址。”
之前《青春》还可以说是火得小打小闹,现在《我朝》直接爆火,好多读者都会找到鱼儿尾胡同去,就想要见一见不言,搞得祝蹊都不敢往那边去了,后面还是45号大院儿的人跟居委会反应了,祝蹊见影响到了别人的生活,这才让闫晴晴在八月中旬刊《我朝》文章末尾发了个声明。
意思是鱼儿尾胡同那儿只是个收信地址,她本人不在那边住,甚至连信件都交给了《明天》的总编帮忙管理。
可以说,祝蹊在完善人设这件事上绝对算得上是殚精竭虑了。
“那个时候没有想这么多嘛。”
她只是个人,虽然有点因缘际会和奇妙经历,但也不能算是神,这有些考虑不周到的地方不也是很正常的吗?
祝蹊反正很理直气壮!
好在这个时代的读者们都很“傻白甜”,百姓文艺报上声明这么说了,大家伙儿也都相信了,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所有找上门来的人都扑空了,这事儿传出去了,增强了声明的可信度吧。
反正现在找到鱼儿尾去的人少多了,偶尔有这么一两个也不至于让人厌烦,祝蹊才真正松了一口气。
稍微检查了一下信封里稿件有没有破损——祝蹊给的是作家助手模仿出来的手写稿,在闫晴晴眼里自然就是纯正的手写稿了,这样的稿子最怕有破损,到时候她整理起来出错,所以能当面审查了就最好,有什么不知道的地方还能当面问。
不过嘛,作家助手出品,怎么可能有破损?
闫晴晴又到手一份高质量稿件,连错别字都没有的那种,堪称典范!
“不愧是你!”收好稿件,闫晴晴又问,“你明天开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