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昭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86章奏疏
京城三大营,中军衙门。
衙门大堂里,只有兵部尚书方逢时和彰武伯杨炳二人。
看着神色凝重的方逢时,杨炳出言劝道:“大司马,您又何必如此较真?”
“前两年,首辅张江陵也曾经动过彻查过京城三大营之事,但也是无疾而终。
这次裁汰个几千的老弱病残,就已经能够给皇上一个交代了。”
方逢时还在翻看着卷宗,没有出声。
杨炳继续道:“大司马,这京营吃空饷之事,可是盘根错节无数啊。”
这时,方逢时倒是抬起头来,赞同道:“彰武伯说的不错,确实是盘根错节无数。”
啪!
方逢时将卷宗猛然一拍:
“这偌大的京营,吃空饷的空额竟然有两万余!”
“朝廷一月给三大营的军饷是三十万石粮食,折一个士卒就是二两多的银子。
两万多人,这一年二三十万两银子!这还不算口粮、军械与军衣。”
“还有两万余是各家的奴仆,在家里伺候着他们的主子,却来朝廷里领他们的俸禄!”
“若是全部算上,一年七八十万两的银子都进了谁的腰包里?”
杨炳低声道:“这里面可是牵扯着十几家豪门勋戚……”
“这武清伯可是占了大头……”
武清伯便是当今天启皇帝的外公、慈圣太后的父亲,李伟。
隆庆六年,加李伟为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
后来万历皇帝即位,封其为武清伯,追赠李伟三代,食禄千石,并赐乘肩舆。
可以说,武清伯李伟就是当朝权势最大的外戚。
“天子既然让本部堂来查,那本部堂就不能藏着掖着,敷衍天子。”
方逢时掷地有声的说道。
…
一封朝奏九重天。
方逢时的一封奏疏在京城掀起了惊涛骇浪。
随着张居正在府上休养、潘晟和于慎行入阁,现在内阁的形式便是张四维已经全面掌握了内阁的大小事务。
饶是张四维宦海沉浮这么久,看到这封奏疏也是倒吸一口凉气。
自土木堡之变后,京城三大营内不如外、空额偷饷的糜烂现象就已经开始了。
百年来,有人想动手处理,但都是铩羽而归,无功而返。
无他,勋戚与国朝共荣。
京营贪腐不是一家一户之事,而是几家十几家王公贵族、皇亲国戚的参与。
这一个贵族群体的既得利益者,是最难动摇的。
以一人之力对抗整个勋贵集团的清查京营,张居正能做吗?
能。
但是他炳政推行改革得罪的人已经够多了,也没有必要多拉上一群敌人为自己的改革增加阻力。
分得清楚主次矛盾,有强硬也有妥协。
一手执光明:厉行改革,开创大明万历中兴。
一手执黑暗:与士人不耻的冯保合作,任用亲信打压政敌。
以黑暗开道,来卫心中光明。
这大概就是张居正在后世赞誉满身的理由吧。
但方逢时不是张居正,张四维更不是张居正。
“召另外三位大学士前往公厅议事。”
张四维吐出一口气,此事他无法专断。
文渊阁的吏员刚刚泡好茶,张四维,申时行,潘晟和于慎行就走入了公厅落座。
虽然张居正已经搬着自己的东西离开了文渊阁,虽然张四维已经掌握了现在的内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