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炒棉花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你早些说嘛,我也好做准备。
现在的英语老师,可是个大宝贝啊。
好好好,我肯定妥善安排。”
咱们国内,在八三年把英语纳入高考之后,国内就掀起了一股子英语热。
英语成了咱们国内,比重非常重的一门学科,一直持续至今。
而后来几年咱们国家越来越好,就有人提出,是否还要再继续如此重视英语。
毕竟咱们国家厉害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都来学习汉语了。
不然那些人到了咱们国家的空间站,连标识都认不出来,这就是国家强大的底气。
当然,如今是八四年,国内教英语的老师奇缺。
一般来说,那些会外语的,多少都有留洋的经历。
回来之后,各大城市,哪个不是争着抢着要?
如今竟然有人愿意来他们这小小的县城,这让局长怎能不兴奋。
“快快快,召集大家来开个会议。”
就在这个时候,秘书走了进来。
“局长,外面有个从上海来的老师,自称叫做杨玉婷,是个英语老师。
说是市局打过招呼的。”
“啥?人已经到了?这事情闹的。
没错,老傅这老小子,刚刚给我打过电话。
走走走,随我去迎接一下。”
县城教育界,因为杨玉婷的到来,引起了一番好大的轰动。
许多人都想来看看,一个来自大都市的美女老师,到底脑子是被哪个门给挤了,竟然失心疯了,跑到这穷乡僻壤来。
周卫华跟周大海爷俩到了家,因为水稻在前不久才种了下去,现在处于一个相对农闲的时候。
母亲刘彩云在院子里纳鞋底,周卫华现在穿的千层底,便是母亲一针一线缝出来的。
“回来啦?今儿倒是挺快,我还以为你们爷俩回来要等到天黑了呢。”
“咱儿子现在脚程比我还快,路上也没耽搁,一气儿就回,当然快了。
你这大白天的,怎么还把门给关上了。”
在农村,大门在白天的时候,鲜少有关闭的。
毕竟左邻右舍都喜欢串门。
这年头也没个消遣,除了串门在一起聊天,拉呱,唠嗑,也没别的事情可做。
男人进城去做工,女人要在家里洗衣裳做饭,喂猪喂鸡的,操持家务,也没法离开。
“这一早上,咱娘……”
刘彩云把早上的事情说了一遍,周大海听了,沉默了一会。
“我回头去找她,正好把家分了。
这事儿,你甭管了。
看看,咱儿子知道疼人了,这是他给你还有两个丫头买的东西。”
周卫华受不了老爹一脸谄媚的夸赞,觉得自己还是不要当这个电灯泡的好。
“那个,爹娘,我去找一下修路。”
“看着没?咱儿子这是害羞了。”
“去去去,老不正经的,儿子那是照顾你的脸面!不知羞。”
李修路,是周卫华邻居家的孩子。
按照岁数,他得叫一声哥。
村里人嘛,见着人,都有个辈分称呼,即便大家姓氏不同,但辈分是老一辈定下的。
见人不说话,人家会挑你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