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头欣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风起,席卷起沙尘,几乎遮蔽了前路。
此处并非是荒郊。
而是徐州的官道。
大抵是为了躲避沙尘,路上人很少。
只有一支商队,不急不缓地,沿着道路行进。
商队为首的一辆马车之内,有四人,三男一女。
这三名男子,一位年长的,两位年轻的,他们相貌几分相似,一看就知道是父子。
他们的确是父子。
谁也不会想到,这位稍许年长、气度不凡满身威仪的男子,正是当今圣上,洪武大帝,朱元璋。
此时,是他在位的第十年。
而那两名与他相貌相似的年轻人,是他的两个儿子,朱标与朱樉。
那名与他年纪相仿的妇人,则是马皇后。
这身份极为显贵的一家人,扮作行商,微服出行。
就连商队之中那些商客们,亦是神机营,个个都是好手!
听着外面踢踢踏踏的马蹄声,身体也随着马车的不断摇晃,有些晃动。
马皇挑开帘子一角,朝着外面瞧了瞧。
“眼见着就要进入沛县的地界了,标儿,樉儿,你们瞧,那便是我们朱家的祖地了。”
随着马皇后的讲话,朱标和朱樉脸上透着几分好奇,也朝着外面看。
可入目的,还是漫天黄沙。
马皇后接着又道:“此番,便是可定下祖地封名了吧?”
朱元璋本是微闭双目养神,听得马皇后的话,睁开双目,嘴角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我也正有此意。”
“若是查明了位置,便是定下此事!”
定下朱家的祖地并封名,正是他此行的目的。
作为华夏之人,非常注重先祖。
而祖地,更是代表一个人、一个家族的起源、血脉、延续。
不仅名门望族,就连普通百姓,亦是相当在意,将祖地修缮得相当好。
在民间都认为,谁家的祖地高大雄伟,代表此家后人的能耐。
而先祖之地,也会护佑后人。
朱元璋当上皇帝以来,就一直惦记着要修缮自家的祖地。
然而说起朱家祖地,却是找得并不顺利。
毕竟朱元璋祖上几代都是穷人,穷的都吃不上饭,怎么可能顾得上祖地?
元朝盘剥欺压,朱元璋爷爷就带着他爹远逃他乡。
而朱元璋的爹呢,又多次流亡。
最后定居濠州,也就是凤阳。
后来朱元璋也就出生在这里。
之上几代人,都是大字不识的,只是没有留下关于祖地的记载。
如今朱元璋想要寻找祖地,破费了一番力气。
不久前得到回禀,他家祖地,乃是沛县朱家庄所在。
朱元璋立刻就带了发妻、长子、次子一并过来查看。
“这沛县,可是英雄辈出之地!”
“汉高祖刘邦,本是沛县街亭。”
“追随他的名士,绛侯周勃、安国侯王陵和颍阴侯灌婴,皆为此处人士。”
“这可是千古龙飞地、帝王将相乡!”
“我朱家祖地在此,甚好,甚好!”
随着朱元璋的侃侃而谈,马车之中的气氛,也略显得活泛了几分。
朱标与朱樉不住地点着头。
马皇后则是面带慈爱微笑,看着他们。
……
随着几个人说话,马车抵达沛县的地界。
一路车马劳顿,想着很快就可以下车活动活动筋骨,四人心中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要知道,那时候的交通基本靠马。
这马车走在土路上,是相当颠簸的。
吃不好睡不好,长途跋涉极为难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