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20章 百战西军【1 / 1】

天眼观世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张宪冷笑,心中自然知道这个桑仲是想把这些百姓留下。襄阳一带自从靖康以来被多路流寇、军阀反复争夺。

其地“久罹兵火”,当地百姓“或被驱虏,或遭杀戮,甚为荒残”,“百里绝人,荆榛塞路,虎狼交迹”,“野无耕农,市无贩商,城郭隳废,邑屋荡尽,而粮饷难于运漕。”

桑仲苦于没有兵源和粮草。而张用等人的十几万人在确山割据耕作,所藏粮草颇丰。这十万百姓去江陵必路过襄樊,可以说是把兵源和粮草送到桑仲嘴边了,哪有不吃的道理?

张宪冷笑道:“桑统制,你想吃这块肥肉,就怕你没有这个胃口!“

桑仲大笑道:“哈哈哈,猖狂!你已经被我包围,就你带的这些老弱病残能有自保之力么?识相的率你本部兵马速速离开!否则休怪我不给你家岳将军情面!“

张宪提枪在手道:“谁被围了还不一定呢!“

这时只听桑仲后军一片厮杀之声,遥遥可见“王”字帅旗和“赤心报国,誓杀金贼”的八字大旗——正是王彦率领赤心军前来!桑仲军登时大乱,四散奔逃。

张宪高声喝道:“杀!”随行骑兵甩掉身上的破衣,竟然全是身穿全副铠甲的精骑,“赤心队”的战旗也举了起来。

张宪和刘晏率领上千骑兵和从十万百姓中跳出来的两万能战的壮丁一拥而上。内外夹击之下,桑仲和李横很快被张宪和王彦挑落马下。

王彦命人提桑仲、李横头颅高喊道:“桑贼已死,降者不杀!”

桑仲和李横部下于是闻风而降。

张宪策马来到王彦马前,翻身下马拜道:“张宪拜见将军!”

王彦是岳飞和张宪在河北八字军的老上级,张宪行此大礼自然是应当的。

王彦笑道:“是张宪啊!几年未见,越发出息了!你回去与岳飞复命吧!这些百姓由我护送到襄樊以南安置!”

张宪领命道:“遵命。”

原来岳飞早就猜到桑仲必会截杀张宪率领的这些百姓,于是先派人悄悄传信王彦。王彦虽说当年和岳飞闹的不太愉快,但是涉及国事王彦也不敢耽搁。

于是王彦率八字军前来,等桑仲出襄樊就悄悄尾随。只等着他动手截杀张宪,就率军前后夹击。一举消灭了这个盘踞襄樊要地的军阀。

襄樊附近早已十室九空,王彦正好将这些百姓安置下来。按照赵构给他的旨意,百姓定为屯田性质,所收谷物百姓取八成,国家取两成。

襄樊西为秦岭、东为大别山,中间汉江流过,襄城在江南、樊城在江北夹江而立。襄樊历来就是长江中游的门户。史上蒙古攻宋,宋军在此处坚守六年,襄樊失则南宋灭。

三国时期,魏蜀吴之间以关羽、陆逊、吕蒙、曹仁为代表,也围绕襄樊展开多次争夺,最终吴国得手这才让吴国坐稳了这半壁江山。

王彦夺回襄樊后,立刻上书朝廷将治所移到此处。并将大量北方流民和其他义军归降后裁撤下来的部分发往此地屯田,国家也发放了大量种子、农具、耕牛。有襄樊城为屏障,这些百姓也可安心耕作,而免受颠沛流离之苦。

西北战区,李纲携刘子羽在杨惟忠挑选的西军老兵护送下,先到江陵与折彦质汇合。然后李纲来到汉中定军山下祭拜了诸葛亮孔明的武侯墓,最后走祁山道入陇右。

李纲直接进入秦凤路首府秦州(今天水),而后唤各路经略安抚使(主将)前来见面。鄜延路代经略使郭浩,熙河路经略使张深及副将刘惟辅,秦凤路经略使孙渥,泾原路第一将吴阶及其弟吴磷、部将杨政,环庆路经略使王似及部将慕容洧、张忠、乔泽,原川陕延经略使王庶,陇右都护刘锜及部将李彦琪等皆到。

这些人中吴阶自不必说,川蜀第一将。吴磷、杨政、郭浩后成为蜀中三大将,也是颇有才干。刘锜,则是能和吴阶齐名的良将,史上被称为最后一名西军。

(与水分颇大的中兴四将比,岳飞、韩世忠、吴阶、刘锜才是宋军的四根顶梁柱。刘锜为西军名将刘仲武第九子。刘锜的大哥刘锡,时任明州观察使即今宁波。史上刘锡跟随张浚入川蜀成为熙河路经略使,后在富平之战担任主将。然而刘锡军事才干一般,于是此时被赵构扣下继续给杨惟忠当差,换成了折彦质代替他的位置。)

唯有曲端呆在泾原路拒不前来,李纲于是命折彦质持杨惟忠手书前往。

折彦质铠甲全服披挂,次日来到泾原路军府门前连门都不叫直接就往里走,门前军士拦住道:“大胆,什么人也敢擅闯帅府!”

折彦质身边一个亲兵一巴掌将其扇倒在地道:“有眼无珠的狗东西!折将军都不认识么?”

折彦质冷笑道:“不认识我折彦质无所谓,我也有好些年没回来了,不过杨惟忠将军的手书你们总认识吧!叫曲大给我滚出来!”

“巧的很”,上一任泾原路经略使就是杨惟忠本人,折彦质父亲折可适生前也长期担任泾原路经略使。在极其重视世家和资历的西军,这两个人合在一起就是一杆大旗。更何况他曲端就是杨惟忠手把手调教出来的!

片刻后,曲端一路小跑、满脸恭敬来到门前,扑通跪下行军礼道:“拜见折将军,敢问杨老有何训示!”

折彦质抽出信件高声道:“曲大!老夫听闻你近来威风的紧啊!屡次不听将令、欲夺上司兵权、拒不往鄜延路赴任、嫉妒袍泽军功等等,把老夫耳朵都磨出茧子了!

屁!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若不是老兄弟们出关勤王死的死、散的散,老夫和良臣(韩世忠字)、伯英(张俊字)扈从官家安危又抽不出身来,这六路西军哪轮得到你来做主!

你小子有什么值得跋扈的!你可知如此做派,实为取祸之道!若真有那一日,可惜了老夫当年简拔你于行伍!

听好了,自今日起,好好听候李相公差遣,若再有一个不字。不用老夫亲往,仲古(折彦质字)亲手斩了你,你又有何怨言!

随信附上六鞭子帮你清醒清醒!”

折彦质掏出马鞭道:“曲大,我虽然没当过你的上司。但是我长你十岁,在西军的资历、家世也远在你之上。我代杨老将军行军法,你服不服!?”

折彦质此时年49岁,自30岁为官到44岁出关勤王之间的事迹史书没有记载。唯一知道的是,此时折彦质已经是仅次于两位种相公和杨惟忠等老将之下的高级将领了。其官阶必然在曲端之上。

更何况,自古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袍泽之情最为真挚。更何况如杨惟忠这种德高望重、战功赫赫的老将军,在老部下的眼中更是和干爹没什么区别。

他曲端近年来虽然跋扈了些,但是本性并不坏,对杨惟忠更是尊敬至极。再加上杨惟忠大白话的一番如同父亲一般既有训斥又有点拨的信件,曲端瞬时间热泪盈眶。回想这几年自己的作为,确实有点飘过头了。

当即曲端一句话也没说,直接甩开衣衫将满是伤疤的白花花脊背亮给折彦质。折彦质也不客气,甩起马鞭就抽,鞭鞭响的如爆竹一般。

六鞭子抽完,曲端背后六道鞭痕鞭鞭见血,可是他从头到尾愣是一声没啃。这就是在百战中锤炼出来的西军汉子,宋军的脊梁骨!

曲端回过身双手接过杨惟忠的信件道:“折将军放心,不日末将就会给杨老回信。还望将军稍候片刻,容末将收拾一下,马上随您去秦州大帅府!”

折彦质点头道:“去吧!”

片刻后曲端包扎了一下伤口、披挂上铠甲,然后骑上他那一日可行四百里的骏马“铁象”,随同折彦质一起去面见李纲。

要说曲端没有野心,那是不可能的。就他屡次试图坑死吴阶、李彦仙的动作也能看出来,他就是想在陇右当土皇帝。正如杨惟忠所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曲端飘了,虽然没想投降金国,却也动了割据一方的心思。

然而李纲来到,平时飞扬跋扈的曲端立刻乖的像狗一样。曲端不愿意来秦州的原因,也是知道他们两个人威望这方面的段位差距太大。如果是他曲端是大闹天宫的孙大圣,那李纲就是被玉帝赵构请来的如来佛祖。

毕竟曲端那点战绩,跟赢得东京保卫战并身为抗金大旗的前宰相李纲,根本就无法相提并论。

所以曲端想以拒不觐见,逼迫李纲亲自来请他,好给李纲一个下马威,他以后的日子也好过些。谁能想到,赵构为了按住他、也是为了保住他,让他不像前一世那样被杀在狱中,不但重新启用了因为兵败被贬到海南的折彦质,还让他老上级杨惟忠写了一封亲笔信。

这种自恃有才的烈马,有好骑手握着缰绳那就是一匹良驹,没有好骑手驾驭那就只能杀了。

于是这个下马威,反倒下到了他曲端自己身上。不过既然坏人杨惟忠当了,李纲自然要唱白脸给他曲端一个台阶下。

不但对曲端的背伤嘘寒问暖,还当众表示泾源军还由曲端执掌,而且作为折彦质的副手一起执掌川陕六路大军。曲端虽说心中苦笑,但是面上还是要满脸感激。

自此曲端只能服服帖帖听候调遣,屁都不敢放一个。

李纲上任后,马上任理财能手赵开总理川陕财务,通晓军事的刘子羽整顿西军六路防务,吴阶兄弟为利州路(今汉州周边)经略正副使巩固四川防务。

赵开改革茶、马、盐、酒的法令,不但让官府收入大大增加,百姓的负担也得以降低,商贸变得越发繁盛。单单马匹一年的收获就比之前多了两万匹。

刘子羽建议采纳之前曲端的建议:在关中平原地区坚壁清野,并常常派军袭击金军的补给和农田,让金军没有粮食可吃。

王彦:八字军名扬海内,张太尉威震河北!

武力:80

军略:85

私德:80

家世:70

资历: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