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上天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一百二十六章
张居正倒并非觉得柳贺献出的治河之策太过莽撞, 而是在思索吴桂芳新提的治水之策。
吴桂芳此去任漕督兼凤阳巡抚,是他鼎力支持的结果,朝中自然有不赞同之声, 但吴桂芳开通草湾新河的决定是他同意的, 他允了吴桂芳放手施为。
草湾河开通一事原本就惹来朝中议论纷纷,此时吴桂芳上任不过几月, 又改弦易辙了, 此事恐怕会招来更多的麻烦。
张居正的性子非同一般的强势, 即使是朝臣们不赞同占多数的,他也能够排除一切压力,让官员去做自己所能做到之事,但眼下吴桂芳更改太快,倒是给张居正出了个难题。
当然,若怕麻烦的话,张居正就不是张居正了。
张居正派人将工部尚书郭朝宾请来,朱衡致仕后,工部尚书一职便由郭朝宾任, 此人是嘉靖十四年的进士,资历也十分之老,且任官历经户部、兵备、陕西、浙江, 为官经验十足, 且为人正直清廉。
治河一事上,此前有朝臣提出开通胶莱河以治理黄河水患,也是郭朝宾认为时机未到。
柳贺与郭朝宾宾也有一点交情,他考中状元那年, 郭朝宾正任顺天府尹, 便是他牵马让柳贺御街夸官。
“尚甫兄怎么看?”
郭朝宾思虑许久, 道:“下官于草湾新河开通之事不甚了解,但此前下官之所以不赞同开通胶莱河,也是有这般顾虑在。”
“自嘉靖年来,工部有记载的开河记录便有数条,耗费可谓甚巨,然而效果十分不足,恐怕正如这信中所说,是新河开通致旧河淤塞。”
作为工部尚书,郭朝宾倒是不必算经济账,但眼下官员每逢治河便想到开渠,工部也派出官员在各地河道驻守,但黄河仍是连年溃堤,开河的效果绝非想象中那般有用。
即便是有,恐怕也不过是短短几年的效用,和开河所斥巨资相比根本不算什么。
张居正随后见了户部尚书王国光。
王国光对吴桂芳的想法当然是举双手双脚赞成。
眼下朝中最缺的就是钱,俺答封贡以来,朝廷在各处的兵费有增无减,今年因黄淮水灾一事,户部又向各地发出赈灾银,王国光这户部尚书当得着实是里外受气。
他想省钱,可花钱的地方比省钱的地方多太多了,京中各衙门也在向户部伸手要钱,两直十三布政司也是将户部当成了钱袋子,各个只知道伸手。
眼下出了一个要钱少的官员,王国光又怎么会不乐意?
张居正仔细一想,还是给在乌程的潘季驯去了信。
潘季驯有治水之才,这一点张居正是很清楚的,不过他眼下用了吴桂芳,吴桂芳意见与潘季驯相左,他自然不好在起用潘季驯,治河之事只能一心而为,主意太多反而难以将河治好。
不过……
他与郭朝宾商讨后,又找来工部及顺天府于治河一事相当精通的官员,这些官员的意见都很一致——可以先由吴桂芳施为,他的水策是有可取之处的。
眼下淮、徐、扬等地水患严重,吴桂芳既承担着治水之责,无论采用何种治水之法,都得先水患阻挡了再说,否则再过几年大水淹了泗州城,谁也没法承受天子的怒火。
……
柳贺的治河之策,张居正自也是细细读了一遍,因吴桂芳夸柳贺夸得太狠,张居正也想探究探究柳贺究竟做了什么。
事实证明,他这个门生做什么都能立刻上手,且经手的事务都能够尽职尽责完成,任日讲官时也是如此,到地方任职也是如此。
此次南直隶水患,一批官员受到斥责,也有一批因救灾有力受到褒奖,南直隶各府交上的官员名单中竟有柳贺的名字,这叫张居正吃
了一惊,可了解柳贺在当地做过什么之后,张居正立刻明白了。
而看柳贺写出的治水之策,这完全不像一个刚接触河道不久的官员,倒好像在河道上浸淫过数年一般。
柳贺为人虽不声不响,却着实是个能成事之人。
但这治水策……考成法推出前,柳贺给他写过信,信中毫不客气地直言考成法的利与弊,虽他大力夸赞了考成法的益处,对他这个座师的称赞却远不如称赞吴桂芳这般直白。
他倒不知自己这门生和旁人写信是这般口吻。
当然,张居正对柳贺吹捧吴桂芳的行为并不放在心上,毕竟他每日都接到无数封吹嘘他的书信。
大明朝官员上疏一贯是这样的风格,吹捧天子及上官占了七成,实用的话通常都在三成以下,看书信时前面都可以匆匆略过,只捡重点看就是了。
……
治河之策得到张居正首肯后,吴桂芳便正式向天子上疏,严明此次治河要疏浚旧河、修筑堤坝,将淮河和黄河之水归入正道,要在高家堰、归仁集、柳浦湾等地各自筑堤,还要修遥堤、缕堤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