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厚脸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东京城。
连下一夜的大雪,将整个东京城变成雪白的世界。
鸡鸣时分,仍是黑夜的东京城,就已经热闹起来。
参与早朝的京官,纷纷从府里出来走上御街。
忙碌的还有他们的随从,匆匆忙忙地给各自的老爷,买好早上的餐食。
不至于饿着肚子,让他们上朝。
京官吃饱后,从宣德门进入皇城。
遇到各自熟识的同僚,热情的打着招呼。
密集的京官群里,忽然避让开一条路。
这条让开的道里,缓步走出一肤色黝黑,面色严冷的中年人。
身材高大,衣着紫色公服,走在人群里,如鹤立鸡群很是显眼。
他从旁人边经过时,众人都会被他目蕴的五彩神色所慑服。
纷纷低头行礼,躬身尊称一声:“王相公。”
此人,正是大宋参知政事,神宗赵顼目前最为宠信治疗,王安石。
默不作声的王安石,走到最前面。
众臣小心地跟在他身后,通过文德门一起入宫。
通过文德门后,便按文武东西两班,在上阁门处等待着上朝。
而上阁门后,便是上朝的地方,紫宸殿。
自从大宋儒道当国之后,便不再分文武官,全部都是儒官。
但因职事不同,便根据政治军事分别开来。
文官着云纹袍,武官着鱼鳞袍。
站在领头的王安石,看着风光。
但心头却装着,他们不知道的沉重。
自仁宗即位,儒道治国开始。
国家看似蒸蒸日上,但发展中的隐患,却是无人去管。
在儒道一言堂的时代,朝廷派系林立,将精力主要放在内耗之上。
学派争斗之间,不断抬高儒生的地位,不知不觉间,把读书的门槛变高。
导致的后果便是,读书人的数量非但没有变多,每年还直线下降。
英宗继位之后,妄图用皇权压制儒道,引得镇国神器“真龙儒玺”反噬,国运震荡,最终惨死驾崩。
经过两代的耗费,大宋的才气储备,如今更是十不存一。
王安石总是在想,要是孔圣他老人家,再次显圣的话,不知道会不会被气死。
更让他无奈的是,儒官们是一代比一代不要脸。
每天张口闭口就是“仁义生利”,一个个却是背地里,拼命的偷用大宋的才气,为自己延寿和牟利。
大宋的才气储备,来源是天下儒生读书的感悟,摸不见看不着,但它确实存在。
在如今大宋才气储备,只减不增的情况下。
边疆都快要到了,无才气可用的境地。
没有才气,拿什么来抵御西夏和大辽?
没有才气的儒生,浑身上下最厉害的就只剩下嘴。
但你的嘴,能硬得过人家的钢刀?
和大宋不同的是,西夏和大辽这些年来,神通秘术层出不穷,进攻手段更是花样繁多。
唯一让王安石得到安慰的是,便是工部的沈括。
沈括的机关术,在各个方面,为大宋分担许多压力。
心烦意乱的王安石,深吸一口气后,继续闭目养神。
不过没等多久,阁门使清点过人数后,众人便一同入朝。
乐工吹响赞美圣人圣君的曲乐,阁门使唱着班次。
大臣们按照唱名,陆续进入殿内,静候皇帝。
啪的一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