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32章 少年志在,国粹不死⑦【5 / 13】

春绿可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钱萍复杂地看了眼面前胆大的学生。

王瑶卿王先生,擅创新腔,从唱念做打,到台上的扮相以及唱词,王先生都有进行过革新。

最受争议的就是王先生当年废除旦角‘跷功’的做法。

当年在戏圈中轰动一时。

但也就一时罢了。

王先生逝世之后,不被推崇的跷功渐渐又浮出了水面。

风红缨站起身,没借助任何跷板就立起了一双脚,在办公室疾走了一圈。

她说:“老师,您看,不踩跷我也能走好,戏在人演,学生以为,取悦观众之前能先将自己弄开心。”

走了一圈,风红缨停下来,慢慢道:“当年戏曲老祖宗发明跷功,学得是小脚女人左摇右晃的走路姿势,裹脚的陋习,是国家强制废除的。”

风红缨加重了语气:“老师,京剧是国粹,咱们学得戏既然承了国家大力支持,那就应该向国家的政策看齐。”

在钱萍震惊地目光下,风红缨掷地有声地说:“国家既然废除了害人不浅的缠足陋习,咱们京剧跟党走,学党风,更应该将跷功废除,而不是将从缠足演变而来的表演手法护在怀里当一块宝!”

一席话震得钱萍久久没说话。

两个学生离开后,呆坐在办公椅上的钱萍突然直起身,旋即拨通了一个电话。

“您觉得有必要废除跷功吗?”

老人笑::“这是有学生跟你诉苦了?”

钱萍:“算不得诉苦,有一个孩子从小就练跷功,真要诉苦,早就该说了,临到明天上台突然跑过来跟我说她明天不踩跷,您说这事闹的,我一个头两个大…”

话里话外,多少带着不赞同。

老人沉默了下,道:“萍啊,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喜欢京剧的人一直有,但上台唱戏的年轻人却越来越少?”

一直说传承 ,让更多的人看到传统京剧,风红缨和高画的那场友谊赛中,大家都看得出来,喜欢听戏的人并不少 。

但台上唱戏的呢?

流行音乐系十几个班,每个班至少三十个人,京剧呢,大一拢共才三个班。

“萍啊。”老人喊。

清了清嗓子,老人继续说:“你得向前看哇,学生们对存在问题,存在缺陷的戏提出了质疑,你这个系主任就该反思。”

“唱戏的人都觉得不合理,你让听戏的观众怎么想,想让他们看到学生们辛苦踩跷上台时,他们欢呼,他们鼓掌?萍啊,你胸膛里的心过分偏向台下的人了,小风这孩子有一句话说得很对,唱戏嘛,得先将咱自个儿哄开心了,自个开心,顶下的观众才能看到好戏。”

钱萍握着话筒叹了口气。

-

一回到宿舍,苏流星和崔玉忙将两人围住。

“怎么样?”苏流星问,“钱老师同意你改戏吗?”

崔玉:“初夏,你快说呀?!”

唐初夏摇摇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