眀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要么就是达奚在狐假虎威。
李承志想不通,达奚这是有多看好自己?
听到是奚康生送的,李始贤双眼一亮,踌躇如何回礼的苦恼竟似一扫而空:“这莫非……就是传言中的太清弓?”
不怪他见猎心喜,其实对男人可言,感兴趣的东西也就那么几样……
一听“太清”这两个字,李承志也跟着来了兴趣。
这难道不是南朝当今皇帝萧衍的名号?
但只是扫了一眼那弓,他又不由自主的倒吸了一口凉气。
弓体长足有六尺,即便上了弦,也至少有一米三四。
而历史中的英格兰战弓才多长?上弦后大都在一米五左右,最长的也就一米八。
也别只听长度,觉得比这把弓还要长,那英格兰长弓就一定会比这把弓厉害。
英国长弓之所以长,是因为欧州人只会造单体弓,为了增强威力,只能尽可能的将弓造长,而再别无它法。
说直白点,就是在一根木棍上绑了根绳,几乎无技巧可言。
而中国历史上反曲弓,与同样长度的英弓战弓相比,强度可达其三倍以上……
便如眼前这一把,就是一把名符其实的反曲角弓。
不但腰弯梢翘,复合弓所需的干、角、筋、胶、丝、漆等物更是一样都没少。
弓体是上好的柘木,弓腹内贴满了牛角片,而后通体缠绕牛筋丝,又用鱼胶粘合后,再刷以生漆,以尽可能的增强弓体的强度。
这么长的反曲弓,还用了这么多、这么上乘的复合材料,这弓得有多硬?
李承志再没常识也能估算出来,想拉开这弓,没有三石以上的力,那是想都别想。
元魏时期的三石,折算成后世的数据,至少也有四百磅……
因为没遇到过趁手的弓,李承志不知道自己的极限是多少,但李松、李彰等步战用的都是一石五左右的硬弓,他用起来倒是游刃有余。
若要换成眼前这一把,他估计拉是应该能拉的满的,但想用来做战,那就是在讲笑话了……
不说夸张的话,眼下能用这样的弓打仗的,数完全天下,估计十根手指头就能数的过来。
而所用之人,也无一不是名震天下的骁勇之将。
便如奚康生……
所以李承志才吃惊,达奚送礼竟如此之重。
“这不是太清弓……”张敬之给李始贤解释道,“梁帝萧衍赠与镇守的那两把大弓足长八尺,重有五石,所用箭矢比横笛还粗。
便是奚镇守也只能平射(横拉)……之后镇守将弓献于今上,今上以为希世绝伦,便置于皇室武库……”
“这是齐眉弓!”达奚又指着弓说道,“不知从父是从何处得来的,但据说吕奉先辕门射戟,用的就是这张弓……”
齐眉?意指到眉毛那么高……名字普普通通。
但听到“吕奉先”三个字时,李承志差点喷出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