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423章 智商税【5 / 7】

眀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十倍?

便是以元雍宣甲天下,想到那庞大的数字,肉疼的脸都绿了。

但想到以后只要入冬,于颍川的那几座炭山就会源源不断的赚来金钱,元雍猛的一咬牙:“至多三倍!”

“成交!”

谁都没想到,李承志竟当场就答应了。还笑嘻嘻的看着元雍,“口说自是无凭,但即便颍川于此时予我立了字据,下官也不敢信。这可如何是好?”

这分明就是在讥讽元雍反复无常,出尔反尔,见利忘义。众臣顿时一阵哄笑,不乏瞅着元雍面露鄙夷之人。比如皇帝……

但元雍久经风雨,哪会虚了这点阵势。与真金铜钱相比,脸毛算个毛?

他深知今日若不是在式乾殿,但凡换个场合,如私下里,李承志会如此爽快才见了鬼。

心知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元雍腆着脸谄笑道:“还望陛下恩准,放臣出宫,予李承志取来违金……”

都以为皇帝定会悖然大怒,破口大骂。却不想元恪只是淡淡的看了一眼元雍:“朕今日就不该召你来,滚吧……”

元雍大喜,拜过就走,就跟屁股后面有狼撵一样。

李承志心中一动:怎看着元雍好似不想留在殿中议事才演了这一出,并非全为了讨回煤山?

正自狐疑,又听皇帝问道:“说吧,你又藏了什么诡计,准备坑害颍川王?嗯,先说说,颍川王赔你的三倍违金,该是多少?”

“臣租了他炭山五年,每年三万金,合十五万金,且已付迄。颍川王若三倍赔予臣,当是四十五万金……”

“嘶……”

殿中顿时响起一阵倒吸凉气的声音。

四十五万金,若是买粟,可购近四十五万石,合五千余万斤。

这么多钱,都够在内城置一套小些的宅院了……

皇帝一脸不信,斜眼睨道:“不止如此吧,以你的秉性,肯定还有后招!说实话……”

说实话,皇帝还是相当了解李承志的。李承志无奈的挠了挠头:“臣于立秋前后,就已在京中购足了石炭,有近三十万石,足可供京民用足一冬。

便是差一些,臣也已租下了汝阳王于崤山南端的石炭岭。但等天一放晴,便会雇人予崤山运炭。来去也才两百余里,至多两日便能走个来回。多雇些车马,一月也可运炭十万石于京中,如何也该够用了……故而颍川王便是收回炭山,今年已是无利可图!”

何止是无利可图,估计还得赔一点进去。

只因元悦的炭山离洛阳极近,堪堪百里。而元雍的炭山却在颍川,足有三百里,远了近三倍……

众臣阵阵无语,皇帝却好不惊奇:“你租了元悦的炭山朕知道,但怎不知,你予何时、又是从何处购了三十万石石炭之巨?”

李承志刚要张嘴,元怿却先拜了下去:“皆是臣之过……立秋之初,李承志予臣言之,称天气渐寒,治金、锻器便会停工。所积之石炭只能来年再用。又称此物堆积一冬,多少会失去些耐性,还不如以市价售予他,等来年开春,再行官购新炭……

臣深觉有理,便依他所言,将起部、金部、太仓、司农等署的石炭皆焦给了他,近有二十万石……”

这才是二十万,还有十万呢?

皇帝眼皮一跳,刚要看向刘腾,就见老太监噗通一声就跪了下来:“臣也亦此,太府、少府、内藏等曹有往年所积之石炭近十万石,皆以市价售给了李承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