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26章 第26章【1 / 1】

薛定谔家里的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许清玉把金秋月介绍给了自己的爷爷奶奶,两位老人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对金秋月的遭遇更加感同身受,那个时代因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八个字,不知道害死了多少人,让多少男女成为了怨侣。

本来以为现在已经没有这样的事情了,可没想到越英才这么丧心病狂,为了自己的前程逼自己的亲生女儿嫁给一个植物人。逼迫亲生女儿不成,又把主意打到了无依无靠的继女身上。

张琇芳拉了金秋月的手,慈爱说道:“孩子,你受苦了,以后你就把这里当成你自己的家,过去的事情就不要想了,好好开始新生活。”

许振华则是皱着眉头,对许清玉说道:“清玉,你做得对,这样的事情知道了就不能袖手旁观。你爸那个人心术不正,以后你就不要和他联系了,就当他没了。要是他再找你摆父亲的谱,你跟外公说,外公去骂他。”

当初女儿和越英才在外地结的婚,他对越英才并没有什么了解,只是看越英才浓眉大眼模样周正,以为他是个性格朴实忠厚的年轻人,谁知道清玉出生没多久,他就和一个刚进厂的女工有些不清不楚,女儿一气之下就和他离婚了。

离婚时说好的抚养费,越英才没给几次就不给了,女儿的工作完全能一个人养活孩子,干脆就给孩子改了姓,完全和越英才断了联系。

本来他以为越英才只是冷心冷肺自私自利,没想到却是狼心狗肺毫无人性,让一个正值妙龄的女孩去嫁给一个植物人,那不是毁了女孩子的一辈子吗。

许振华又骂了越英才几句,就对着金秋月说道:“小金,以后你也不要和越英才联系了,我们就做你的亲人,你遇到什么困难就跟我们说,千万不要觉得不好意思。”

金秋月红着眼圈大力点了点头,现在不光有清玉姐关心她,还有阿姨许爷爷张奶奶也都十分关心她,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

许清玉辞职创业,在许家虽然不是引起轩然大波,可也是引起过波动的。

许振华和妻子张琇芳生养了四个儿女,老大许瑞芝,老二许瑞沧,老三许瑞娟,老四许瑞军。

许清玉是许振华孙辈中年纪最大的,也是成绩最好的,当年她以江北市理科第一的成绩考到了京市的大学,可是狠狠给许家长脸了。

大学念完了,她被分派到了玉津市日化厂,要知道玉津市日化厂可是国内数一数二的日化厂,一毕业就进了这么大的工厂,日后前途是错不了的。

可谁想到,这么好的工作她竟然说辞职就辞职了,都没跟家里商量一下。

许清玉辞职没多久,她二舅许瑞沧就从报纸上看到了国外日化工资和玉津市日化厂合作的消息,国外的公司克制足足注资了一个亿美金。

一个亿美金,这是什么概念,许家人只能靠想象来脑补这些是多少钱了。

有了国外的资金,再加上玉津市日化厂的实力,这个厂子的腾飞好像就在眼前。

这让许家人对许清玉辞职的事情更是可惜了,许瑞沧这个做舅舅的,更是教训了许清玉一回,让她不要那么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一个女孩子创什么业,还是好好找份工作,谈个门当户对情投意合的男朋友组成家庭,这样安稳的生活不比什么创业好。

可是许清玉铁了心要创业,家里人介绍的工作她根本就不接受,亲戚朋友介绍的对象也不去相,一心一意投入到自己的研究当中。

创业的第一款产品,许清玉打算做洁厕灵。

这种东西并不是什么很高大上的产品,国内国外都有生产,技术含量并不高,她在大三的时候就在实验室里搞过,成品都被她送给学校里的保洁员环卫工了。

国内发展比较晚,大部分卫生间比国外的要狭小很多,管道设施也比国外的要落后一些,这让国内卫生间更容易潮湿有异味。

除了清洁杀菌的功能,国内还需要洁厕灵能掩盖卫生间里的味道,这就需要在洁厕灵原本的配方上,加大芳香剂的比例。

许清玉在实验室里做的那款洁厕灵,就是多加了一些芳香剂,据学校里的保洁员和她反应,她送的比市面上的厕所清洁用品味道都要好,下雨返潮的时候厕所里都没有那么难闻了。

当时许清玉一心读书,对未来的规划就是到大厂里的实验室里工作,并没有把随手做的那款洁厕灵放在心上。

国内的楼房越来越多,对卫生间清洁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洁厕灵的生产工艺并不复杂,她还记得当时的配方,只要适当改良一下,就可以批量生产了。

许清玉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完善了洁厕灵的配方,她做了三种味道出来,一种兰花香,一种薰衣草香,还有一种玫瑰香。

为了调好香味,许清玉做了几百次实验,才做出了最适当的配料比例。

洁厕灵的配方调制好以后,许清玉最发愁的,是批量生产洁厕灵需要的资金从哪里来。

生产产品和倒卖产品不一样,倒卖只要有些本钱就能把生意慢慢做大,生产产品就是一个小作坊,一开始要投入的启动资金也不会少的。

她可以从母亲那里借一些钱,可那些钱也是杯水车薪,一条生产线她都买不起。

还有工人的工资,包装,销售方方面面都要钱,她要从那里弄到钱呢。

许清玉愁得头都快大了。

既然遇到困难,那就想办法去战胜它,办法是人想出来的,许清玉冥思苦想,还真的让她想出一个办法来。

她没有钱买生产线,也没钱租大厂房找工人,可是市里的日化厂却是有生产线有工人的,而且现在日化厂的经营状况并不好,已经在破产的边缘了。

许清玉的小舅许瑞军就是市日化厂的工人,去年厂里效益不好工人下岗,她小舅托了好多人,才没在下岗的名单中。

不过没下岗,也不代表日子好过,现在不是计划时代了,国家不帮国营厂卖产品了,国营厂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都挤压在仓库里,自然就没有钱了。

厂里没钱就没法开发新产品,没法开发新产品就更没有竞争力,没有竞争力产品就更卖不出去,卖不出去就更没钱

这就形成了一个死循环,厂里的情况越来越不好,一部分工人下岗了,剩下的工人却连基本工资都发不出来了。

现在许清玉的小舅一家一日三餐都在她外公外婆这边吃,两个孩子的学费也是老人掏,孩子的衣服是许瑞芝这个做姑姑的买,就算这样,许清玉小舅的日子也不好过。

昨天下了一天一夜的雪,今天又是星期天,许瑞军一家四口起的有些晚,都七点半了,一家四口还都没起。

许瑞军的住处是日化厂的家属院,一共就只有三间房子,一间厨房兼客厅,一间是孩子的房间,一间是夫妻两个的卧室。

外面偶尔响起咯吱咯吱响的脚步声,那是人踩在雪上的声音。

屋门忽然被敲响了,许瑞军躺在被窝里,探出个身子来,喊道:“谁啊?”

清脆的女声响起来:“小舅,是我,清玉。”

原来是外甥女来了,许瑞军赶紧穿衣裳起来,他的妻子梁静云也坐起身来穿衣裳。

梁静云一边穿衣裳,一边和丈夫小声嘟囔着:“清玉怎么这么早过来了,她找你能有什么事?”

她穿好衣裳,随便用梳子梳了两下头发,一边往外屋走,一边在心里疑惑许清玉今天过来是为了什么。

自从开始创业,许清玉基本都不在家庭聚会中出现了,今天这是怎么了,怎么突然来了自己家了?

许瑞军拔开屋门的插销打开门,一阵寒气就往屋子里冲。他看见许清玉穿着绿色的棉大衣,双手拢在袖子里,笑嘻嘻地看着他。

“快进来,外面冷。”许瑞军把许清玉拉进屋里,说道:“清玉你先坐,你舅妈还没起呢。”

他话音刚落,梁静云就从里屋出来,笑骂道:“你又说我坏话呢,我没起,你也不是刚起来。”

许清玉一边笑,一边从自己怀里往外掏东西:“小舅妈,我带了火烧来,还热乎着呢,你们也别做饭了,咱们一会儿就吃这个。”

许清玉过来的时候买了六个夹肉的火烧,是放在怀里揣过来的,这会儿好热乎着呢。

许瑞军今年四十岁,正当壮年,因为生活的压力,他比同龄人要显老一些。

许瑞军给许清玉倒了一茶缸热水,朝着妻子说道:“静云,你去把两个孩子喊起来,我去下点挂面。”

许清玉走到许瑞军身边,看着她小舅手脚麻利的刷锅,把水壶里的热水倒进锅里。

水壶是昨天晚上蹲在煤球炉子上的,这样早晨起来就有热水刷牙洗脸了,用热水做饭也快一点。

“小舅,我今天找你来,是有点事想麻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