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许是被常瑛那阵仗吓到, 又或许是无颜面对吴姨,少年人很是蔫巴了两天,一举一动之间总是行色匆匆, 生怕再被小姑娘堵住, 落得那般进退两难的境地。
可惜常瑛做事,从来都贵在一个“持之以恒”, 绝非赵恪这两天绕着她躲一躲便能改变。
新春的元月初七这一日,她便拉着赵恪的胳膊,一马当先地把人拖出了门。
万象更始的季节里多的是村人闲着无事, 便三三两两地围坐在村头的那棵老柳树下闲磕牙。
远远地瞧见这二人来了,除却热情打招呼的人之外,竟也有不少妇人神色有异,见怪地瞟一眼常瑛拉着赵家小子的手, 又复而露出果真如此的神色。
可惜一心扑在正事上的常瑛, 哪里有心思去管这些无聊妇人心中那些弯弯绕绕的小把戏。尽了礼数问候过一声新春安好, 便径自扯了赵恪走远。
确定二人的身影早已不见, 绝不会听到自己八卦之际,众妇人再次凑做一团,好似遇到什么稀奇事一般, 讨论的声音越来越大:
“你瞧瞧你瞧瞧, 我说什么来着,这常家的小丫头主意多, 瞧着便不是个安分的……”
“就是就是,那赵家小子往日里没地方住便也罢了, 如今常家发了家,再把人留在屋子里,打得是什么主意?”
“要我说, 多半是这姑娘瞧上了人家,兀自不放他走呢!”
众人窃窃地笑出声来,却也有承了常家恩德,在常家做事挣钱之人不愿意瞧她们那副长嘴婆的样子,出言反驳:“阿瑛与恪儿不过十二三岁,哪里有你们这般的曲折心肠?切莫乱嚼舌根。”
“诶我说,喜鹊,你如今说话可真是硬气,得了常家的好处,便瞧不起嫂子们了是不是?”
那挺身而出的年轻小媳妇正是当日那个畏畏缩缩的喜鹊,可这半年以来,她日日不辍地来常家做工,生生凭借着自己一双手在那恶毒的婆婆眼皮子底下站了起来,早不是当初那副胆小郁郁的样子。
可偏生那些妇人还当她是个软弱可欺负的,见喜鹊敢站出来反驳,不假思索地便把那一顶大帽子扣在了她的头上。
“我呸,你们因着惫懒没能到常家做工,心中便见不得别人好。捕风捉影的事情也说的跟真的一般,信不信我若是报给族老,你们个个都要犯七出之条?”昔日的小媳妇字字如刀,毫不客气。
众人腾地变了脸色,被她那“七出之条”吓住,讷讷了半天也说不出一句反驳的话。
只因喜鹊说的字字切中要害,她们在此说的闲话,确确实实不知自何处传出。正正好抓住了众人眼红心热常家的小心思。
巳时三刻,早早便出门的常赵二人终于赶至熟悉的松阳县城。
被小姑娘这一番折腾下来,赵恪的心结在不知不觉之间多少散去了一些,在常瑛面前再次妥协的溃不成军,那拜师求学的一众束脩也因为不想使常瑛受累,早便转移到了自己肩上。
他心下盘算得分明,如今他污名在身,哪里会有那自诩月明风清的书馆肯收下他这样的弟子呢?
用陪着常瑛吃上一天闭门羹,了却她非要送自己入学的执念,倒也不亏。
这小小的县城之中求学之风倒颇为盛行,大大小小的书馆学堂倒也有数家。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一位不第老举人所开的聚贤馆,几乎囊括了城中所有富贵人家的子弟。
当然,所收束脩自然不会便宜。单单是入馆学费,一年便要五两白银,加上寄宿衣食纸笔文会之类的开销,只怕是十两银子都勉强。
寻常的贫寒人家,哪里敢登此大门?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常瑛如今手上捏着不少银子,又是下定了决心要把赵恪重新送回书院。区区十两银子,还不至于难得倒她。
可乍一迈入东城的劝学巷子,还没待她上前去叩人家聚贤馆的大门,赵恪便一脸哭笑不得地拦住了她:“阿瑛,我又做不得秀才举人,来这样好的书院做什么?”
况且赵家还未败落之际,赵恪五岁便被赵夫子送进了这聚贤馆,在此久负盛名之地读了四五年之后,自觉这盛名之下亦不过如此。
今日哪怕不敲这个门,他也能八九不离十地知晓,聚贤馆的那老举人,是绝对不会重新收下他这样毫无前途的弟子。
常瑛不信这邪,大不了便被夫子赶出来便是。她近日便与赵恪打下这个赌,非得为他敲开一扇门不可。
小姑娘上前一步,提起胳膊便重重扣了三下,气势汹汹地抱臂等着里头的童子出来开门。
那两扇气派的乌木大门被吱呀一声拉开之后,从里头探出一颗圆滚滚的小脑袋。约莫八九岁的小童打量了一圈他们的打扮,便也见怪不怪地知晓,这是又一个想要来寻他家主人拜师求学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