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加上农闲就出去打零工,在家时间不长,是家里比较容易被忽略的孩子。
宋父宋母虽然不是偏心的极品父母,但是十个手头都有长有短。
三年前每家要出一个人去服徭役修建大坝,宋家没有钱去报免选。
最后还是新婚才半月的宋河去了,如今也不知道是生是死。
说到原主的丈夫,两人虽然在同一个村里但并不熟悉。
宋河比原主大5岁,小时候玩不到一起去,长大以后宋河又一直去镇上打零工。
三年前原主在村口挖野菜,遇到从镇上回来的宋河,突然死活要嫁给宋河。
宋家比较穷,刚建新房子和给老大宋山娶媳妇不久,还欠了债,所以宋河都20了还没有娶妻。
杨父杨母开始是不同意这门亲事的,但是拗不过原主,只得同意了。
如果一直是这样家长里短温馨的种田模式,杨珊的怨念就不会这么大了。
但是从原主重生的记忆里,杨珊知道没有这么简单。
五年后的冬天会迎来一场特别大的雪,从大年三十一直下到第二年四月份。
要知道南方的雪最多下一两个月,甚至有的只有十天左右就会融化。
这样下了三四个月的雪闻所未闻。
直到五月份左右,人们才开始伺候田地,种稻谷已经来不及了。
这里的气候是一年一熟,只能尽量种些玉米、红薯、土豆这些对环境气候要求比较低,产量比较大的作物。
但是这一次的放晴并不是灾难的结束,才是灾难的开始。
那一场大雪仿佛是一个预告,那一年已经是人们最好过的一个年关。
第二年五月份种子才下地,八月底气候突然一夜之间变冷,屋檐下甚至开始结冰。
地里的红薯才和鸡蛋差不多大小,玉米刚成型,也只能忍痛收回来,不然就要烂在地里了。
人们开始虽然难过,但总觉得寒冷会过去,再怎么样明年夏天总会暖和吧。
但是这一场严寒仿佛没有尽头,随之而来的赋税、饥荒、战乱,让人间变成了地狱。
直到原主死亡,已经是寒冷的第七个年头,气候还是没有变暖……
第二天一大早杨珊就醒了,再次抬眼看四周,这是一间十多平米的房间。
除了这张床架子上面用木板拼接而成的床,还有两个木箱子、两个小木柜子、两个小凳子。
除了床外都是原主的陪嫁。
床是半完成品,只有一个架子,原主丈夫会一点木匠手艺。
虽然没有人请他去干木匠活,但是打一张自家用的床还是没问题的。
只是床还没做完就服徭役去了,原主只好把原来架在两张长凳子上当成床的木板子搭在新的床架上。
原来的凳子则拿去堂屋搭餐桌了。
卧室的窗子开得比较小,用白色纱布糊的窗子透光性也没有玻璃好。
即使现在大白天光线也不是很明亮。
出了卧室门就是一间小小的堂屋,只有卧室一半大小。
窗边是几块木板子和凳子搭成的餐桌,几个吃饭坐的小凳子。
固定在墙角的高木头架子上放着一把柴刀。
另一边靠门的墙边放着锄头、簸箕等农具和蓑衣等生活用品。
出了堂屋,门口左边靠墙的地方是一个小厨房,够一个人在里面做菜。
厨房旁边是一个用茅草盖的大棚子,用来装干柴。
右边走几步是一个小菜地和茅房。
这些都是成婚半月的时间内小两口自己收拾出来的,对一个年轻的小家来说,这在村里是已经非常不错的条件。
多的是一家三四口吃喝都在一个房间里的人家。
还是原主家里条件不错也疼爱女儿,陪嫁了家具,多的是几件旧衣服就把女儿打发出门子的人家。
刚好宋家也起了新房子,住房条件比较宽松了,才能在刚成亲分家时分到西厢的两间房,分家后把原来的门封了,
另外开一边靠外边的门,搭个小灶房,就可以另外开火了。
要说穿过来杨珊最满意的事情是什么,就是已经分家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