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赵母身上披了一件不知道从哪捡来的破破烂烂的衣服,还能看到里面的中衣。
赵家父子俩也好不到哪里去,身上溅满了泥水,隐约还能看到脚印。
脸上脏兮兮的,头发也乱了,还有几根草在头上。
村里顿时就轰动了,都在猜赵家人遇到了什么,是不是没钱了。
只有这几天去过镇上的人,心里隐隐猜到些。
不过虽然东西都被抢了,但是鸡贼的赵父把银子都放在自己身上,赵母身上只留了一些铜板。
赵父又是跑得最快的那个,所以钱是都还在的。
虽然现在已经五月初了,但是距离八月底还有三个多月的时间。
大家都在抓紧时间伺候田地,期望着能再收一波粮食。
村里开过会后,大家都投入到种植大业中。
都是种的好养活,生长周期比较短,又能饱腹的东西。
宋河和杨珊带着木桶在田里捡鱼,这边的稻田里都养着稻花鱼。
每到春季犁田和秋季收稻子,都能有鱼吃。
当然要是平时你能在田里抓到鱼,也没人阻止你抓自家的鱼。
虽然今年一场大雪,还来了一次大降温,田里死了不少鱼。
但是竟然还有一些小鱼活着,杨珊非常惊喜。
今年不种水稻了,以后也种不了,准备把田里的水放掉,晒几天,种些土豆。
田埂上也放了一个大木桶,抓到的小鱼都放到大桶里,用清水养着。
两个孩子在田边守着鱼桶,一边伸手去抓鱼,也溅了一身的水。
赵家现在到处在买粮食,可是小河村的村民都是知道后面的天灾的,根本不会卖粮食给他们。
花了大价钱,才买到一些粮种,一家人准备重操旧业,开始种田,当他们看不起的泥腿子了。
赵父还准备春耕过后,混乱也平息下来了,去隔壁几个村子看看,能不能买到粮食。
他估摸着是能买到的,其他村不像小河村,提前知道消息,可能就是价钱贵些。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赵父怕现在大雪过去没多久,外面还乱着,都不敢出村子。
可能是一场雪灾过后,印证了纸条里的预言,官府终于开始重视纸条里的内容了。
但是现在也没剩下多少时间了,只能在这短短的三个多月里下功夫。
这不,这几天官府的告示到了,让抓紧今年的夏耕,而且勒令不许种植水稻。
只能种植红薯、土豆、玉米这些作物,偷偷种植者,视种植面积多寡进行罚款。
严重违背者,视情况进行拘留或者判刑。
这主要是针对拥有大面积土地和对细粮有较高要求的地主阶层。
怕他们大面积种植水稻,最后颗粒无收,严重浪费社会资源。
这下好了,小河村的村民们不用纠结该怎么劝其他村的亲戚不要种植水稻了。
不能把天灾的预言透露出去,还要劝亲戚们不要种植水稻,还是很难办的好嘛。
又不能见死不救,最后只剩下你有粮食了,大家都是亲戚,不来找你借才怪了。
至于有渠道偷偷收到消息的达官贵人,已经暗地里开始囤粮食、囤物资了。
得在官府出新规定之前,多囤一点东西,怕以后就不好囤了。
这些世家大族囤起东西来,那才叫一个大手笔,很快市场上的物价飞涨。
官府不得不出了新告示,对很多东西的购买数量做了要求。
当然,这是明面上的,暗地里的交易一点都没减少,限制的只是普通富贵之家。
只有穷苦的老百姓什么也不知道,有的庄户人家还在为今年上涨的粮价暗暗心喜。
有的人家把去年的陈粮都拿出来,趁着高价卖了,好给自家小子成婚。
只有一些有远见的老人家,见情况不对,阻止了家中小辈卖粮,有条件的还囤积了一些物资。
在大家忙于今年的夏耕的时候,王招娣要回娘家了。
“你家招娣真要回娘家住啦?”
“是回村里建房子啦,纪老爷一家来村里建房子啦!”
什么回娘家住,呸呸呸,她家招娣才不会被赶回娘家。
招娣娘,也就是春花婶子,赶紧反驳大伙的话。
“不能吧,人家纪老爷不是在镇上住?听说他家大儿子生意都做到县里去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